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劲之软沉酸麻与沾绵透髓①

杨世垣师伯说,一般太极拳的劲力特点是软沉酸麻,李景林、杨澄甫都是这种劲,孙氏太极拳也有这种劲,而且更进一步,发展为沾绵透髓。这就是我多次提到的孙氏拳的渗透力。

万勇南先生讲,支燮堂先生把胳膊轻轻一落,臂沉千钧,手指一搭你,如同触电。这是万勇南先生对支燮堂先生的软沉酸麻与沾绵透髓之劲的切身体会。

软沉酸麻是放松的效果,你周身松下来,手搭在对方手上,几个回合下来,就能使对方手臂感到软沉酸麻。太极拳打轮、武当剑对练粘磨都能出这个效果,但是有这个造诣的人也不多。

沾绵透髓是孙氏太极拳把形意拳的暗劲修为融入进来的效果。或搭、或点、或挂、或随,轻柔绵随中力透对方骨髓、直入心脏,使人心悸,无法承受。我从支一峰师兄轻敲我的小臂那一下中体会到这个劲。但他讲,他的这个劲不如他父亲(支燮堂先生)。支燮堂师伯是搭上对方手臂就有这种渗透劲。连轻敲那一下都不需要。有这种造诣的人更少,到了我这一辈,孙门中有此劲者不过数人而已。而在当今武林中未见有人能再现这种功夫。

这种劲如何练出来?

当年孙剑云老师未能详解,只言孙氏三拳、孙氏三剑习之入门既是此劲。

对于这种劲如今我还在摸索之中,不敢言知其所以然。按照孙剑云老师的提示,这种沾绵透髓的渗透力是孙氏太极拳的入门之劲,是孙氏太极拳有别于别家太极拳的特征之一。虽说这是入门之劲,也需要下一番大功夫才能入门,而且大概还要有明师引领。

其实,退而论之,就是软沉酸麻这种所谓“棉裹铁”之劲,当今又有几人得之、几人再现呢?

而沾绵透髓的渗透力则是区别孙氏拳的劲与其他拳的劲的一个标志,故习拳者不能不知,不能不论也。

练习拳术,包括太极拳,不能稀里糊涂的练,要目标明确,道理明晰,规矩明了。

所以没有明师不行。明师者,不仅能演示其形,还要能讲解其理。不仅能讲解其理,还要能通过示范引领各式之意。不仅能引领各式之意,还要能领出拳劲。不仅能领出拳劲,还要能领出其劲之所用。目前各派太极拳所缺者,明师也。

当年我从孙剑云老师学拳时,孙剑云老师经常讲着讲着,就感叹说:“我们认识晚了,我教不动了。”这里的教,就含有引领拳意、拳劲及拳劲之所用的意思。

数年前,在我临近退休时,单位里有一些人想学孙氏太极拳,本想教教,也算是对单位的一个交代。试了一次,学员们反映还不错,但是我深感教拳比自己练拳累多了。所以后面计划的几次课,我就推脱了,确实没精力教,教拳耗神。除非是糊弄,但我不是一个习惯糊弄的人,只好作罢。

练拳即要琢磨,也要会琢磨,不能瞎琢磨。我的某位师兄,年纪比我大,入门比我晚,所谓带艺投师。他在老师跟前练拳给老师看,每次老师大多都鼓励他,说他练得好。但以我所知的孙氏拳的道理,该师兄练的拳并不合孙氏拳的规矩。于是在该师兄走后,我问老师:“某师兄练的好在哪里?”老师说:“他拿了那么多金牌、银牌的,能说他不好吗?”停了停老师又说:“他不按我们家拳的规矩练,喜欢瞎琢磨,改都没法改,就随他这么练吧。”这位师兄喜欢到处出风头,到处表演,以名家自居,滑稽的很。

所以,练拳要琢磨,但不能瞎琢磨,要先理解孙氏拳的拳理,明了孙氏拳的规矩,在这个基础上琢磨。否则,你练出来的拳就不是孙氏拳,而是打着孙氏拳招牌的张氏拳、李氏拳。

以我的观察,孙剑云老师晚年没有心气也没有心情跟弟子们在拳艺上较真。你爱练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实在看不过去,才会说上两句,听不听随你,你能得到多少东西,真的就看缘分了。

软沉酸麻之功与沾绵透髓之劲要从软沉、沾绵入手。

如何入手?

行拳要合于开启先天真一之气的节律,由以形调息入手,既不是求慢,也不是求快,按照自身调息的节律行拳,经过息调,进入息无,由此算是入门。

行拳或求慢、或求快、或求整劲爆发、或求飘忽变化之势,一旦刻意,皆脱离正轨。唯由自然之中合于规矩方入正轨,临界、松顺、虚空中以形调息是为入手关窍。能如此行拳庶几得其道也。

注:

有人问,练太极拳越慢越出功夫吗?2016年我新浪博客上的这篇文章谈到了这个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劲之软沉酸麻与沾绵透髓
【江湖奇人录】武林隐修者
论“规矩”的重要性
要想练好拳,必听前人言:不可忽视的拳家卓见
太极拳人的造诣
如何学习孙剑云老师的孙氏八卦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