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3金华中考状元:得状元是意外 学习从不偷懒

2013金华中考状元:得状元是意外 学习从不偷懒                                                                                       2013年来自金华四中初三(7)班的陈翀,以总分610分的成绩夺得市区中考状元,各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12分,数学118分,英语118分,科学157分,社会75分。

  对于这个成绩,陈翀本人、班主任老师陈晓英、妈妈胡群英都很意外。“从来没有考得这么好过,平时连年级前10名都没进过呢。”据班主任陈晓英老师介绍,陈翀刚进校的时候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班级排名38位,全校200名以外,只能算中等水平。”那么刚进校成绩平平的陈翀又是如何练成了“中考状元”,他在学习上有什么小窍门呢?

  学习不能偷懒

  在成绩揭晓的第二天,记者在金华四中的校园内见到了陈翀。今年16岁的陈翀性格开朗又不失斯文。说起状元的称号,陈翀有些羞涩:“感觉自己考得不错,但没有想到会成为状元。”陈翀说,18日中午就有同学陆陆续续知道了中考的成绩,看着大家成绩都考得不错,还没拿到成绩的他不由得紧张起来。直到傍晚,陈翀才收到中考成绩短信。610分,比他之前知晓的同学成绩都要高,这让他有些意外。“特别高兴,晚上知道了自己是中考状元,我还有些不相信,要知道我平时考得最好的一次也就只有年级第15名。”

  谈到学习经验,陈翀觉得自己没有特别的方法,就是扎实走好每一步,每个科目上不留死角。就这一点,陈翀也是上了初二后才慢慢体悟出来的。刚上初一时,陈翀玩心还蛮重的,为了有足够的时间放松,在做作业上也会动点歪脑筋。“随便做做,交给老师就完事了。”陈翀说,这样做人是轻松了不少,但成绩也退步了,再看着周围的同学,个个都有进步,他有了危机感。好胜心强的陈翀再也不敢偷懒,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起来,开始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平时做题速度有些慢,可无论多晚,他都要做完为止。

  扎实地学习、做题,让陈翀渐渐尝到了甜头。“数学多练了以后,再做题一看到题目就有感觉了。科学的知识点也能融会贯通地去用了。”到初二,陈翀的学习就有了明显的进步,排到了年级第100名左右,到初三,他已经是班里男同学当中成绩最好的一位,同学们的都称他为“男一号”。

  进步最快就要数中考前的几个月了,那段时间,陈翀天天追着老师问问题。“其实最后两个月,复习点都已经复习过了,关键就看全都掌握了没有。”陈翀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练习做题,还不如把以前的错题集再看一遍,好好查漏补缺。妈妈胡群英看儿子学得这么辛苦,想帮他节省时间,帮忙记错题,被陈翀拒绝了。“以前做笔记的时候,当时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就忘掉,中考前自己再把错题集翻一下,能够加深印象,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中考错得少跟做错题集是分不开的。”

 

 

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值

  班主任陈晓英说,此次陈翀能考得这么完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进步。

  “陈翀是个典型的阳光型、成长型男孩。”陈晓英说,陈翀刚上初一的时候,还是个嘻嘻哈哈喜欢开玩笑的小男孩,上课偶尔会开小差,在课本上画小插画。等到了初二,渐渐有了变化,心沉静了很多,上课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到初三时,不用老师盯着看,他已经能主动学习了。陈翀缘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值,让他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努力。”

  陈晓英让学生们自己在班里找一个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在每周、每月的小测验当中进行对比。“有了学习目标后的学生,读书更用功了,最后实现双赢。”陈晓英说,超越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努一把力就能够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潜力就是这样一步步激发出来的,这次,陈晓燕班里595分以上的有15人。像陈翀,他进步一点点,就给自己设立新的竞争对手,学习也变得主动了,初中三年,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竞争对手的过程。为了给学生增强学习信心,陈晓英不断找亮点来鼓励学生。初一时,陈翀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排38名。陈晓英对他说:“这个学号的上一届学生,中考是第一名,这个号的学生能出奇迹,相信你也可以的。”对其他学生,陈晓英也是如此,她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斗志。“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期望值,让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那他最后就真的能做到。”

  好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陈翀的父亲是汤中的数学老师,母亲是四中的科学老师。可谈到自己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妈妈胡群英却连连摆手。“他很少问我们题目,具体学科方面的交流并不多。”不过胡群英坦陈,具体到儿子的学习,他们夫妻两个有着明确的分工,妈妈负责作业,爸爸负责学习调节。平时两人做得最多的还是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儿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不会开电视机,也不会上网,就是在一旁看看书、做做题。”中考结束了,家里恢复了娱乐活动。胡群英彻底放松了,“终于不用管小孩的作业了。”没想到儿子陈翀反倒有些不适应了:“不用做作业才奇怪呢。”

  “我们对他的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学习能够松弛有度,学得轻松。”胡群英说,做家长的从未给儿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每个周末,他爸爸还带他去出去打球。对儿子的娱乐活动,他们也没有过多的限制。“要相信孩子,适当的娱乐还是需要的,看电视、玩游戏他都爱,但他比较克制,不会入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篇2016高考满分作文| 来自广东佛山
从年级100名到省状元:帅学霸也曾失过恋
理科状元张振宇,高考749分,却被老爸嫌弃考得太差
揭秘:莆田最牛高考班级,9人可以上清华北大!
心态篇--如果你的缺口大 那是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
1981年高考考生,安徽皖北一个县城考场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