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命题作文“_____的韵味”导写及佳作赏析
半命题作文“_____的韵味”导写及佳作赏析
【模拟金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万物会有不同的韵味:天空的广袤,海洋的宽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花的争妍斗艳,树的婀娜多姿…… 
  请以“_____的韵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山、梅、荷、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仿作套作。 
【思路导引】 
  一、精挑细选补好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前面有导语,后面有要求,补题时先要弄懂“韵味”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韵味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声韵所体现的意味,一种是指情趣,趣味。弄清这两种意思之后,再确定自己写什么。如果用“韵味”的第一种意思,可以填上与声音有关的词语,如某一乐曲、某种鸟鸣等;如果用第二种意思,可以填上山、水、荷、茶、柳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看看哪一个题材自己比较熟悉,有独特的感悟,就在横线上填上这种事物。 
  二、精心裁剪巧构思。虽然本题对文体的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实际上,本题还是写成散文容易出彩。构思时可以采用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如写柳的韵味,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描写柳不同季节的韵味;按照生长过程来写,如写草,可以从小草的萌发一直写到其茁壮生长,突出其不同时期的韵味;还可以按照对某种事物的认识过程来写。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某一事物的韵味。比如写水的韵味,可以分别从水滋润万物的柔情、勇往直前的精神、懂得变通的智慧等角度来写,紧扣文题,构成排比段落。 
  三、斟词酌句增文采。语言优美生动,有文采,是优秀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写作时,首先要认真推敲词语,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择上下些功夫。比如写小草萌发,可以用“钻”、“探”、“摇头晃脑”、“东张西望”等动词来突出小草的可爱。其次要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凸显出事物的韵味。第三要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诗词、名句、典故,以增添习作的文化底蕴。 
【佳作示例】 
  茶的韵味 
  热爱生活的人总觉得世界充满了韵味。即便是跟“油、盐、酱、醋”一样寻常的茶,只要你稍加留意,也能体会出它的“韵味”来。 
  茶的韵味,我最初得之于一篇故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到黄州上任,王安石要他捎带些“瞿塘中峡水”。他到了下峡才想起来,一时自作聪明,妄取下峡水企图蒙混。谁知王安石当场点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现在我看到茶色半晌才出现,就知道是下峡的水。”苏东坡才高八斗,怎么就不知道“茶”和“水”的关系呢?他以前在杭州当过太守,不会不知道龙井茶是要用虎跑泉水冲泡的吧?一段故事,凭添了几分茶韵,原来,茶是有性格的。 
  茶的韵味,得之于爷爷。爷爷喜欢饮茶,他有许多茶具:瓷的、紫砂的、玻璃的、不锈钢的;他品尝过多种名茶:龙井、碧螺春、白茶、乌龙茶。但这些都不是我关注的。我感兴趣的是泡茶的过程:静静地,看茶汤变色;静静地,轻嗅茶的清香;静静地,看茶叶在茶汤中表演——杯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或如降落伞,或如潜水艇,或如杂技演员,或如花样游泳。我常常由此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想到沈复的《幼时记趣》,并且由此体察到爷爷品茶中的“闲情逸致”和“物外之趣”…… 
  茶的韵味,更多得之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茶的一生历尽艰辛:被采摘,被焙烤,被烘干,被冲泡。它的“辉煌”,只出现在冲泡的“第二开”。第一开味涩;第三开、第四开,越来越淡,以致于“淡出历史舞台”。唯有这第二开将它的精彩全部绽放:在玲珑剔透的杯中注入开水,茶色便带着缕缕清香荡漾开来,或玛瑙般诱人,或翡翠般清爽,或琥珀般明净,叶片完全舒展,香气尽情发挥,颜色极佳,饮后唇齿留香……虽然没上视频,没入史册,却“有口皆碑”,让人赞不绝口。茶如人生,打磨、历练是为了积蓄能量,即使耗尽生命,也要赢得辉煌——它的价值观、它的“人生观”,不是也能给我们许多启迪吗? 
  茶,韵味无穷。生活,韵味无穷。 
【评点】
   小作者以自己对茶的韵味的领悟过程为线索来构思全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的故事让“我”初识茶的性格——不肯屈就,只有合适的水源才能与之相得益彰;爷爷品茶,让“我”明白茶有怡情之妙用;自己的“研究”与思考,读懂了茶的精神内涵,思路清晰,文笔老道。有关茶的故事以及相关的诗句,既彰显了小作者厚于积累的功底,又增添了文章的情趣。结尾语言精练,将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卒章显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善言敢言孰重孰轻
(32)命题作文“迟到”导写及佳作赏析
“七分茶八分酒”的由来
茶百科丨茶事典故—王安石验水
夏天喝茶,烫在嘴里却凉在心里
王安石辨水考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