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复习“力学”(命题动态预测)——机械运动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对“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的知识要求是: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的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考试要求:A)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义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m/s、Km/h等,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意义和简单的计算等)。(考试要求:B)
3、知道时间的国际制单位:秒(s),知道其它常用单位,并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考试要求:A)
4、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考试要求:B会)
5、知道长度的国际制单位:米(m),知道其它常用单位, 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结合生活经验粗略地估测物体的长度。(考试要求:A)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描述物体的运动至少要两个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 ⑵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长短。
2、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1)公式: V=s/t
(2)单位是: m/s;  km/h    其中:1 m/s =3.6km/h
3、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任意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相同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任意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相同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即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 h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4、基本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准确值和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7、特殊测量的常用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命题动态分析及预测
重点考查的内容是(1)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会运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长度的测量和估算。安徽省中考中大多是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对知识的理解。
跟踪训练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    为参照物,“退”又是以    为参照物。
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的含义本来就是说逆水而上的船,不用力开就会随着水流而后退;所以是以岸为参照物,如果以水流为参照物,那么船就是静止的,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才是后退的。
答案:河岸;河岸
2、“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
答案:地球、山
3、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     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行驶。
答案:东、西
4、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分析:本题考查对身边物体长度的估测。首先把不太熟悉的单位进行换算,172.5 mm=17.25 cm,然后对各选项中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并排除。物理课本的厚度一般只有1-2 cm,一根粉笔的长度一般有10 cm左右,黑板的长度有好几米长,饮水杯的高度有十几厘米。因此选项D合适。
答案:D
5、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2m/s        B.1.3m/s      D. 0.67m/s       D.2.3m/s
答案:A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答案:D
7、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答案:B
8、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
答案:D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      cm,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秒vAC偏      (填“大”或“小”)。
答案:(1)V=S/t 、刻度尺、停表  (2)缓   (3)5    0.1   0.033    (4)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上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解析、月考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难点总结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解析)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四
01中考物理《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