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应节:文武兼济垂青史

友情提示:本文1613字,阅读约需5分钟

刘应节(1517-1591),字子和,潍县(今潍城区)刘家庄子村人。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任山西按察司副使,1567年(隆庆元年)调任河南巡抚,1574年(万历二年)晋升南京工部尚书,第二年又改任刑部尚书。因受张居正、冯保等人排挤,遂上书求归,1576年(万历四年)他回到家乡。归乡后,他变卖城中家产在浮烟山创办了麓台书院。刘应节执掌麓台书院19年,为潍县及其周边地域培养了大量人才,不乏得中举人和进士者……

嘉靖二十九年戌之变爆发。蒙古统领大军先犯大同,旋即引兵东向,先入古北口再犯京师地。京师告急,朝堂震动。关键时刻,嘉靖皇帝下诏,要户部选一精干使者到军中慰问。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户部大小官员皆噤若寒蝉。此时,有一人挺身而出:“主忧臣辱,臣身奈何惧死?此臣子授命之秋也。”此人就是时任户部广东司主事的刘应节,他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临行之际,私下向亲友交待后事:“若过七日仍不还,便遣人送母归乡。”

刘应节是一位“文武兼济”的贤臣。他曾在短短几年内训练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在抗击鞑靼的战争中屡立奇功。他也因功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金都御史,取代谭纶总督蓟州、辽东、保定军务,成为时任蓟州镇总兵戚继光的上司,并与之有了长达五年的合作。《明史·戚继光传》记载:“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尤事与商榷,欲为继光难者,辄徒之去。诸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辈咸与善,动无率肘,故继光益发舒。”

明朝的北部边疆当时受到蒙古各部的侵扰,所以长城的修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蓟辽总督刘应节便在修筑长城上下过很大的功夫。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辖区,蓟镇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便是刘应节与戚继光等人指挥设计和修建的。刘应节不仅为官清正,善于作战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其中《蓟门奏议》《沿边军筹》《白川文集》等颇有水平。1591年(万历十九年)去世。吊唁者络绎不绝、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关注潍坊五好青年

如果可以请用一秒钟来支持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应节传
明代顺德知府刘应节
明代北边米粮价格的变动
民族英雄
万历林县志·志官师·职名·教谕
无奈的选择:明代守御客兵考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