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起武器,打败又老又烂的“凡尔赛”们吧!

真没想到朋友圈还可以这样发,刷新了我自己的认知,不过问了度娘后才发现这已经是一个老梗了,叫做“凡尔赛文学”,我真的是有些out了。

你朋友圈偷偷绽放的“凡尔赛之花”?

“凡尔赛文学”之前就在豆瓣有了专门的“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小组初衷是“把侵扰日常生活的炫耀+自恋型人格的毒用一种滑稽化的方式排解掉”。他们用非常做作、刻意的词汇炫耀一种虚拟的生活状态,然后po到朋友圈或者微博上。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凡学”早就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例如:

“本来不想凑第二波双十一的热闹,一觉醒来购物车都被清空了。又买了一堆种草已久但不知道何年何月能用完的护肤品,直男老公真的太讨厌了。”

“今天上班又起晚了,商务车准时停在门口,司机帮我开门说对不起少奶奶,今天这辆没有自动门。我说没关系我知道,劳斯莱斯幻影去保养了。”

上面这些表达的形式,有人表达炫富,有人表达秀恩爱,其实他们都在用“凡尔赛文学”进行表达,而最近这次爆红出圈还是源于一个博主的持续更新。

不难看出,该博主真的是深得“凡尔赛文学”的精髓所在,每篇文章都精准应用这一写作手法,行云流水的创作。

我在想“凡学家”的内心独白应该是这样:你是羡慕我们的生活么?你是酸了么?没办法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你没有,所以你才觉得我们在炫耀。

到底什么是“凡尔赛文学”?难道是法国来的?

在中国最早的“老凡尔赛”,出自战国时期的邹忌。最经典的语录,就是他告诉皇帝,我觉得我没有姓徐的漂亮,但是我的朋友、妻子他们都说我漂亮。诸如此类的还有“悔创阿里杰克马”“不知妻美刘强东”“北大还行撒贝宁”,这些都是“凡学”的典范。

对于这些人来说,或许他们真的把“凡学”视为一种谦卑自夸的交际手段,只是在我们看来,因为他们的财富或者成就,这种谦卑反倒成了一种“炫耀”。还真有一些人通过模仿这类人的心理状态,来虚拟一个人设,把生活舞台化,去刻意营造一个虚伪自我,把“凡学”当成自己的价值观,最后丢失了自己。

《令人心动的offer 2》

就像我们的愤怒、悲伤等情绪,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恋也希望被看到,被满足。而“凡学”只是这样一条途径而已。

凡尔赛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带有“贵族”气质的文学形式。其创作技巧被网友总结为: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看起来像是在埋怨,其实是在炫耀。除先抑后扬外,凡尔赛文学的创作技巧还有自问自答形式,在朋友圈营造出很多人在问的假象,重点表达自己想炫耀的要素;以及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假借他人之口夸耀自己。所以这类人也经常被网友戏称“凡尔赛玫瑰”。

“凡尔赛玫瑰们”到底在想什么?

1.攀比心理

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这为了解释消费攀比现象奠定了基础。杜森贝里(JamesStemble Duesenberry)则通过“示范效应”来对消费攀比进行解释。

他认为,人们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满足高地位群体所“示范”的行为标准和消费标准。人们在与他人的“不利比较”中产生了消除这种“不利比较”的冲动,从而促进了消费欲望的不断上升。(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DUESENBERRY J S. . 1959)

钢铁侠和雷神暗中攀比自己的女友

2.补偿心理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补偿心理(psychological compensation)是人类社会常见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当一个人的实际状况与社会普遍认知出现偏差之时,就会想方设法地弥补。

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人,物质上的匮乏会增加心理的自卑与空虚。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她们可能会不择手段(如校园套路贷,某花,某借等)的打造自己的贵族形象,取得别人的关注,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

例如,之前我所在的医院中,一个男护士长得非常帅气,但是家境一般,可是他非常羡慕那些家境好挣得又比他多的医生,他没有选择增进专业增加学历,而是每天让大家从他的衣着打扮,花钱的能力等觉得他是富人家孩子。

有一次和他聊天,他说买车一定要买BBA,后来真买了一辆最低配奔驰B200(要知道B系列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奔驰),后来我们了解到,车的首付只付了百分之二十,并且他需要为了还贷款每天下班后做网约车的兼职。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炫富,这其实也能解释一些人已经成为“凡尔赛学家”很久后,在朋友的告知下突然发现自己已深陷此圈。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叫“继承性认同”。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前辈、老师和同伴等均以对个人行为加以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把社会现行的某种框架灌输给他。这种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认同框架,称为“继承性认同框架”。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他们购买决策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父母、前辈、亲友的消费和生活观念对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网络上盛行的“贵妇摔倒风”拍照法

所以若出生在较富足的家庭中,随着年龄成长,父母及身边朋友处在相同阶层的圈子时,自己很有可能合理化自己目前做的事情,比如购买的衣服价格,发出的文章内容都不会受其他圈层的影响,自然也就不知道,其实自己也已经成为一个“凡学家”了。

如何拒绝“老凡尔赛”?

当我们意识到“凡尔赛文学”成为我们的困扰,要怎么解决呢?

我认为首先要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动机,这样才能清晰我们到底想不想改变现状。之后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尝试解决。

电视剧《武林外传》

1.远离喜欢和你攀比的人。

有一个国外的谚语“告诉我你的朋友是谁,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身边的人对你的影响超出自己的想象。而攀比真的是一个容易传染的习惯,所以若想解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远离他们。

2.调整自我需要。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满足需要中度过的。有些需求是合理的,有些需求是非合理的,不论是在意外在的虚化,还是内在的涵养,都要学会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生活,要知道打肿脸充胖子只会害了自己。

3.正确对待社会的差别。

每个人其实都需要成就、名誉、地位、自尊等等,可自古以来社会就存在等级性,不管什么人都会存在等级性,在这种等级性普遍存在的情况,当你过度在意差距,一定会让你滋生攀比虚荣的心,客观的看清自己,看淡这些,你会轻松很多。

4.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观。

以前我们总说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可是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何为正确的三观已经变得非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可是有一点是坚定地,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让自己拥有真正的快乐。

面对这个世界到底应该怎么样活着,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做符合内心和可以在现实层面承受的决定,这个很重要。

作者:凌辰&流沐&雨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想知道一个女人正经不正经,看看她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音乐人的凡尔赛式朋友圈,有被“凡”到!
从“凡尔赛文学”中透析身份消费
试论凡尔赛文学的系统性缺陷及其补救
各种“凡尔赛”,让人很烦
《凡尔赛文学观察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