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晚,郭敬明可能要“洗白”了!

说到今年下半年最热门的综艺,莫过于《演员请就位2》了,无论是之前李诚儒老师的犀利点评,还是各位选手的精彩表演,都会在周六掀起一波讨论的热潮。

而今晚的节目,四位导师分组已经完成,从预告片中可见,各组的“矛盾”和“火花”更是劲爆得不行。

然而,对于吃瓜群众而言,最期待也许莫过于看“小四”如何扑街……

郭敬明,到底有多么招人“讨厌”?才能达到如此被人评价为“呼吸都会被骂”的程度?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网友留言

郭敬明和陈凯歌、尔冬升这种等级的导演一同被邀请加入节目。

从最开始就被大家质疑他的专业性;

评价黄奕演《风月》的片段,被群嘲郭敬明对演技的理解水平;

和李诚儒的“相爱相杀”又掀起一波“论小四诡辩方式”的热潮……

这种热搜体质似乎在他“弃笔从商”前,当郭敬明走入青春文学的市场时,就埋下了一颗不安分的种子。

郭敬明小组x ELLE拍摄的大片

当大家都把《萌芽》奉为青春文学的经典时,郭敬明就杀出一条纸醉金迷的不寻常路,成为当时畅销小说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但在流行的同时也被批判具有太多物质主义倾向和拜金色彩。

随后作为导演把自己的作品《小时代》拍成电影,那时许多关系不错的小姐妹们相约着一起追完全系列的《小时代》,在收割大批韭菜的同时,电影在豆瓣评分惨不忍睹,而郭敬明本人所宣扬的价值观也一直遭到诟病。

而这一次郭敬明作为导演出现在综艺节目中,几乎每次上热搜都是遭到连连群嘲。

“拜金主义”、“流量文化”、“戏多”、“诡辩”……我们不用花很多精力,去证实关于小四的一些观点是否属实,就将一个个“标签”贴在他的身上,似乎给予郭敬明负面评价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但是,这些“标签”真的可以代表他吗?

谁没有几个被迫贴上的标签?

试想一下下面这些话:

公司管理者很有能力、人很聪明;

员工只会机械地执行任务,而且常常很懒惰;

女司机开车技术不太行;

女生的逻辑思维不如男生;

东北人嘚瑟装逼爱显摆、上海人虚荣势利精明算计、四川人没事就搓麻将天天吃火锅;

……

如果你不是以上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你可能会点头认同;

如果以上群体中恰好包含了你,那你一定有很多不服气,想着来跟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人科普一下了。

点击图片看更清晰

虽然我们很反感别人给我们贴标签,但我们却时时刻刻都在给他人贴标签。

这种事情看似没什么好处,为什么我们却一直在做呢?

其实这种“标签”,是我们对社会上的某类人产生的“刻板印象”。

它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好处,以至于我们在漫长的进化中不仅没有抛弃它,反而对形成“刻板印象”越发熟练。

这个好处就是它非常简单高效,在节省认知资源的同时,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对他人做出一个概括的了解。

《世界奇妙物语》

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个人长得非常凶恶,我们会马上给他贴标签认为他很“危险”,要即刻远离。

因为在这种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和这个人仔细相处,获取关于对方更多的信息,万一真的是个很危险的人呢?还是小命要紧。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贴标签也有很多坏处。

我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对他人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而且这种第一印象还非常稳固且持久,会影响之后我们与他人的相处和对他人的判断。

比如,当你觉得郭敬明的小说是“拜金主义”、“流量文化”,你非常反对在文学作品的清流中搞这么一团乌漆嘛黑的东西,于是就抵制他的小说,即便有《夏至未至》这样的租赁,你也根本不去看。

《世界奇妙物语》

或者你觉得他“戏多”、“诡辩”,他一个半路出家的导演哪来的资格评价许多资深的演员,于是当他说话时,你就格外注意他“诡辩”的部分,甚至有可能把他对电影的正确解读,也误认为成“诡辩”。

“刻板印象”是“保护”也是“陷阱”

“刻板印象”虽然很高效,但它却不一定总是正确的。

那个被你知觉为“危险”的人,或许只是个长得有点凶的温柔大叔也说不定。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随着更真实的郭敬明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在最新一期《演员请就位2》综艺节目中,许多人对郭敬明的态度发生了改观。

我看到尔冬升和陈凯歌在指导演员时,更多的是给予一种方向性的指导。

而郭敬明却亲自下场,全程陪着演员一次次地练习、一句句地抠细节,对待演员非常细致耐心。

当其他导演更多被“拘束”在一个场景中拍摄时,他敢于利用不同镜头切换和换装,令《天才枪手》的片段,瞬间令人眼前一亮。

即使是“老对手”李诚儒也忍不住为他点赞(看得不小心流露出姨母笑~)。

在李溪芮排戏不认真时,会认真严格地指出她的问题;随后在她感到失落和郁闷时,也不会端着导演的架子,反而很会照顾对方的情绪,共情她的感受,对她进行鼓励。

弹幕上也有许多人注意到这一点:“郭敬明挺温暖的。”

“小四很好,被他的认真和专业圈粉。”

“李溪芮被郭老师指导之后进步好多。”

“演员有进步都是要看导演抓得细不细致。”

就连尔冬升导演在评价郭敬明导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这场戏时,也说到“导演的手法是很重要的,能够帮助到演员很多”。

无疑也是肯定了郭敬明的心思和认真。

别作“无意识的偏见者”

会无意识对他人形成“刻板印象”,给他人贴标签,这是我们知觉过程的特性,是正常的行为。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

保持觉察,增加自我检控。

标签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我们建立的“刻板印象”,都是基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这往往局限了我们的认知。

当我们认知到这一点,就可以有意识地用更加全面的方式看待他人。

当我们看到郭敬明有“拜金主义”、“流量文化”、“戏多”、“诡辩”特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自省,自己是不是在待人、待物的时候都习惯沉溺于过去的思维模式里?

自己是不是一个拜金的人,是不是也是一个喜欢追逐流量的,是不是也是一个渴望认同,不服输的人,才会看到小四的这些特点?

《死于独特》众人对苏菲和罗伯特的特立独行存在偏见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他有没有其他的优点呢?

他能跳出思维的舒适圈,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接受这么多骂声后依然活跃,那这些优点我们有吗?我们自己拥有这份抗压能力吗?

通过接触,增加对对方的了解,建立积极情感。

许多研究表明,仅仅是接触,就能够减少对立双方之间的偏见,称为“曝光效应”。

比如,奥运会、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等,在竞争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

郭敬明曾经一直作为一个虚幻的人设隐藏在小说和电影的背后,而这一次他暴露在镜头前,展示了更鲜活更真实的小四。

让人们看到他是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他人,也让人们看到他细心、温暖、独特、认真的一面。

增加知识。

“在每一个事件中,是知识改变了态度,并通过态度改变了行为。”——亨特·莫顿

所以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就在你的知识小金库中添加了一块小金砖。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就点个“在看”,分享一下你也曾被别人怎样“刻板印象”过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绿皮书》里的脉脉温情
如果你真的了解我,就不会随意给我贴标签
看《金瓶梅》,不能只学其淫
一句“你不够好”,为何有人感到打击,有人受到激励?
尔冬升怼哭郭敬明,邀请张铭恩返场,真正硬气的导演才敢这样做
郭敬明:像极了狗急跳墙的道歉想洗白?你接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