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消失的古道——惠东安墩到松坑的担角坳古道

20多年前,在安墩和松坑之间翻越一个叫担角坳的山坳(百度地图上写的是“担谷凹”,为入乡随俗,这里还是写作担角坳),有一条石阶山路,这是一条连接安墩和松坑两个圩的必经之路。根据“神舟十号”网友写的文章《惠东名山——担角坳》中回忆:

五、六十年代,松坑和安墩共一个公社,公社设在安墩现在的镇府,大门向西南,每逢安墩公社开万人大会,松坑群众就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举着红旗,扛着主席像经过担角坳。每逢圩日也来安墩投圩;安墩群众到腊月打灶头了,就成群结队挑着箩仔经过担角坳,到松坑买石灰,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热闹的地方啊!”但这条古道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开始荒废,至今有20多年没有人走过了。

惠东网友“小样”是一位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怀的人。她小时候走过这条古道多次,她想再次寻找回这条古道,但是她发现在安墩这边古道被半山的一个小水库淹没了;松坑那边的古道入口,也被人头高的野草所覆盖。而我也是一个对古道情有独钟的人,于是在这个国庆假日的第二天,约了青松、然语、星梦几个人,小样也约上了担角坳脚下南华村的80后小伙子华仔,一同去重走担角坳。

我们从南华村靠山边的山下村小组开始出发,沿深坑角往山上走。一开始是机耕路,往里面走草越多,去年小样拍的照片,路上还看得到石板,这次已经看不到,可能给草盖住了。到了小水库前面,往山上走,绕过小水库走到小水库上方的小溪,但不见石板路的痕迹。山上的树木荆棘很密,要在密林中寻找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很不容易。幸好有华仔和小样对古道方位的记忆,终于找到了模糊的石板路。石板路上也覆盖着泥土和树叶,不仔细看还发现不到。沿着古道往上走,但即使是原来的古道,现在也已经长满了野草,横着许多树木,经常不得不趴在地上钻过去。中秋的天气依然炎热,我们全身上下全被汗水湿透了。这个寻觅古道的过程,比我来之前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好不容易快到山坳了,发现脚下的古道有被人砍开的痕迹,原来是松坑这边的人割开了草,方便族人来上面的墓地上坟。

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穿越,终于来到了两边分界的山坳——担角坳,测量此处大约400米海拔。从运动软件显示,其实我们只走了4公里多。担角坳上也是长满了高高的野草,只在杂草丛中留下一面石墙,那是当年的小店。至于小样记忆中担角坳上那三棵高大的松河和那棵几人合抱的荷木,早已经不见踪影了。

从担角坳往松坑方向走,由于已经有人割开了路上的草,小路明显并且好走得多了,古道边有好几株杨梅树,尽管现在不是杨梅成熟的季节,但看到杨梅树长得比周围的树都要高大,可知是人们特意保留下来的,杨梅成熟的时候可供行人采摘解渴。从担角坳下来,不用一个小时就走到了山脚的旱垅村。旱垅村已基本上没人住了,变成了一个空村,但有水泥路通往松坑圩。从旱垅村到松坑圩还要一段路要走,边走边看,走到松坑圩是下午4点。在松坑的小店买可乐喝,跟他们聊起担角坳,他们都是记忆犹新。他们说在以前都是走担角坳去安墩投圩的,有一头猪仔,都要挑到安墩去卖。

实话说,这次寻找担角坳,并不算是快意之旅。因为丛林开路十分辛苦,路上也没有太多的风景。尽管事先已做好准备穿了长袖衣裤、戴了手套,但我手上手套和衣袖的交界处,还是被锋利的草叶割了几道血痕。尽管如此,能找回消失的古道,还是有满足感的。这条写满当地人记忆的古道,至今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如果当地政府或相关人士,能够重新砍开杂草和荆棘,恢复古道的本来面目,使安墩和松坑之间的担角坳古道重新连通起来,让人们可以寻幽访古,或者徒步健身,这也是一件大好事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在消失的古道:桂峰~樟湖西坑峡古道
歙县古村落和白杨古道!
石台适合徒步的路线,走完才叫来过石台,沿途风景美爆了!
走进严婺古道:感受小岭伏击战的艰辛
徒步古道 | 廿八都六石岩穿越
通海县大回村的茶马古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