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山历历,古道悠悠——记河源杨里坳—关爷埂古道徒步

我对古道是情有独钟的。去年7月份河源传出发现60多公里粤赣古驿道的消息,我就心里痒痒的一直想去走一走,但因为对线路不熟,不敢贸然前往。近日通过河源的户外老友醉山108得知,河源户外协会于128日星期日组织【粤赣古驿道】青州杨里坳—绣缎关爷埂20公里徒步穿越活动,正合我意,于是决定特意从惠州提前一晚赶到河源,参加第二天的古道徒步。一同从惠州前往的还有然语、清林两位朋友。

由于冷空气南下,出发前几天天气预报都星期天会有小雨或中雨,大家都担心活动会因下雨而受阻。幸好天公作美,活动当天虽然天气冷了些,但全程都没有下雨。这是活动得以圆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现在写作业是活动后第二天,冷雨连绵,如果是这样的天气就会让活动大打折扣了。

参加古驿道徒步的队伍颇为庞大,有将近100人。大家热情高涨,说明古道和健身徒步活动的魅力所在。古道徒步从位于深山里的和平县青州镇船埠村开始,走过一条古石桥,就正式踏入古道了。靠近船埠村山边的一段古道刚请村民割开不久,古道还覆盖在落叶和泥土下,但只要轻轻刮开上面薄薄的一层泥土,就会露出底下铺在古道上的坚硬石块。转一个弯,脚下古道的痕迹就很明显了,古道都是就地取材,由大小不同的石块铺就。这一段古道人迹罕至,十分幽静,空气清新,是很不错的徒步线路。


翻上一个坡,迎面的是古道边一小片正在盛开的李花,洁白的李花与古道相互辉映,让人感受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古诗词意境。古道缓慢爬升,到了一个山坳,赫然看到路边一座残破的古茶亭,回来查看资料原来是杨里坳茶亭。这是古道难得的历史见证,建议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对这座茶亭予以修复。从杨里坳开始下坡,一段机耕路接到水泥路,就到青州镇区。

从青州镇区沿县道往绣缎镇方向走几公里的水泥路。水泥路对于徒步来说是很不爽的,枯燥,走得脚疼。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修路主要还是为了实用,后世修路,必然会与古道重复,这样大多数的古道都会被挖掉或掩埋在地下。换个角度看,正因为目前保存下来的古道少,所以才更加珍贵,更要保护好。

在县道的路边先看到靠左边有一条新修复的古道入口,旁边树着一个牌子说是“下马岗古道”,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走进去看;继续往前走,在汶井村也有一个古道入口,走进去看到前面一小段也是新修复的古道,但里面大部分还是原来的古道。这段古道经过村庄、田地、树林,距离不长,又接上县道去了。


沿县道再往前走不远,山边又有一个很明显的古道入口,旁边立着一块石碑写着“风门坳古道”,这段古道保存得非常好。上到山坳,就见一座关爷庙,庙不大,但位置很好,居高临下俯瞰绣缎和大湖的平野。这里是两面山的交汇处,风往这里吹,所以被叫做“风门坳”。绕到山的另一边,这边就是连平县绣缎镇的辖区了。一路下坡,因为山上的树木比较低矮稀疏,所以视线很好。古道一直延伸到山脚,戛然而止,应该也是被新路取代了。靠绣缎镇的这一段古道叫做关爷埂古道,与风门坳古道一起,全程保存完好,视线开阔,强度适中,是这次古道徒步的精华路段。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徒步走的河源古道,的确保存完好,名不虚传。从中我们也看到当地政府已对部分损坏的古道予以修复,而且能做到修旧如旧,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除了政府部门,像户外协会这样的民间团体,经常组织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对于发掘和宣传古道,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次徒步的只是河源古道的一部分,从相关报道得知,青州镇以北到热水镇、浰源镇的大山之间,也保存着不少古道,遗留着古桥、茶亭、驿站等古道的附属建筑物。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再去走一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洪仁: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南粤古驿道调查纪实
古驿道上的茶亭
带你探访连平绣缎镇关爷埂古驿道:饱揽大美风光,领略历史风貌~
驿道迢迢 寻访”徽商古道”
探寻即将消失的古驿道
井陉古道行:井陉古驿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