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月的足迹(三)

         我是在西安市辛家庙刘南堡村出生的,从我的“家谱”记载,我们家族是韩愈的后代。 

在中国的农村,每一个自然村基本上都与姓氏有关系,一个村总会有一个姓氏是村里的主导,都有“宗祠”和“家谱”,只是文化革命的时候被当做“封资修”批判了,“宗祠”被取缔了,“家谱”被焚烧了,但是很多的家庭里依然悄悄的保留着“家谱”。

我们“家谱”的第一页就是韩愈的画像。听父亲说过去记载家族历史的有两种,一种叫“家谱”,记录着一大家族每一代所有的人,儿子、女儿、媳妇;还有一种叫“族子”,也叫“族谱”,只记男不记女,与字典里的解释有所不同,在字典里解释说“家谱”就是“族谱”,而按照农村传统的说法,两者是有所不同的。

韩愈(768824),字退之,出生在今河南孟县,后人称之为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关于韩愈的祖籍,有三种说法,一种说他是辽宁义县人,一种说他是河北秦皇岛昌黎县人,一种说他是河南孟县人,争论不一,但我们的家谱上记载确实是河南孟县。

父亲是1950年从河南来的西安,我是在西安出生并在这里成长的,所以我在外地见到“陕西人”就叫“乡党”,见到“河南人”就叫“老乡”;妻子是黑龙江鸡西出生的,虽然来西安很多年,但是满口都是“大碴子味”(东北口音),因为与她常年共同生活,我的“东北话”说的也很“地道”,所以我见到“东北人”叫“半个老乡”;岳父的祖籍是安徽的,我见到“安徽人”也叫“老乡”;岳母的祖籍是河北的,我见到“河北人”也叫“老乡”——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大忽悠”嘛!其实不是!这只能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我们说的“西安人”都有就几个特征:

一是会说“西安话”。外省人听的“陕西话”(除陕北、陕南话以外)是一样的,甘肃庆阳、平凉、天水,河南灵宝说的话都是“陕西味道”,但我们是可以听出来差别的,其实确实不一样。我们称西安以东区域的话为“东府话”,包括渭南、富平、华阴等市县;西安以西区域的话为“西府话”,包括咸阳以西的岐山、凤翔、周至、户县、宝鸡、杨凌等市县。

2015年到昆明工作后,先后认识了很多“陕西乡党”,很多都说是西安人,但我从口音上就能听出是属于“西安话”以外的“陕西话”,只有领跑云南搏击领域的吴峰,还有中科院院士史国柱说的是“地道”的“西安话”,因为我们说话的味道是一模一样的!

二是会说“河南话”。西安市真正祖辈都是西安的并不占大多数,有很多都是在清朝的时候移居到西安的,尤以河南过来的居多,特别是解放前的1938年“花园口事件”和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很多河南人都是那个时候逃荒到西安来的,所以“河南话”在西安也是“标配”,特别是在“铁路上”,流行的“官语”就是“河南话”。

三是能吃辣子。我在昆明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我不吃辣子,当我就着“小米辣”和“朝天椒”吃米饭或者馒头的时候,与我一起在“听牧”工作同事才发现“陕西人”竟然还这么能吃辣子。其实,只要多读点书,是可以认知到“陕西人”对辣子喜爱程度的。

“陕西八大怪”是这样描述的:

老婆帕帕头上戴,

家家房子半边盖,

板凳不坐蹲起来,

面条宽得像裤带,

锅盔大的赛锅盖,

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大戏吼起来,

陕西姑娘不对外。

我们小时候,吃得最香的饭就是“油泼面”和“馍夹辣子”,我们那时吃的“馍夹辣子”与现在卖的有所不同,是用刚出锅的“馍馍”(也叫馒头),掰开抹上猪油,再夹上红红的“油泼辣子”,那个香味至今想起来都会流口水。

陕西至今还流传着一首顺口溜: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秦人怒吼秦腔,

一碗燃面喜气洋洋,

没辣子嘟嘟囔囔。

当年中央电视台主持“非常六加一”的李咏,就是因为把“秦人”改成了“懒汉”被黑的。

四是能吃醋。真正的陕西人绝对离不开醋,吃面要放醋,吃凉皮要放醋,吃饺子蘸碟要放醋——这样说吧,就是爱吃醋,水平绝对不亚于山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辣妈美食集锦(二)
为什么西安火车站周边都是河南人?
一条陇海铁路,为西安、宝鸡和铜川,拉来了胡辣汤和河南人
陕西人在纽约  在纽约经常遇到陕西老乡,说说在纽约的西安人陕西人。
陕西特色小吃之——荞面煎饼
为什么河南人在西安会受歧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