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进化失配假说,远不止是疾病那么简单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继承了成千上万种和环境互相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是自然的选择,它们经过了数百万年,让我们的祖先保留下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因为这些基因,今天的我们能适应地球上不同程度的改变,比如气候条件、比如食物。但任何事情都有其另一面,因为环境的改变,也有一部分人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这些人可能会常常生病,可能是虚胖体质。

我们的祖先和黑猩猩一样,曾经以坚果、水果、种子这些富含纤维又低糖的食物为主食。虽然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还是喜欢多样化的饮食。

所以当有人大量摄入高糖低纤维的食物的时候,患有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这类疾病的概率也自然就大得多了。所谓的失配性疾病包括很多种,但病因都是因为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身体机能的改变。简单来说,大部分失配性疾病都是因为环境的刺激过多、过少,或者过新,身体对这些变化还不完全适应。

很多亚洲人都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乳糖不耐受是典型的失配性疾病,文化的进化让我们快速引入西方的饮食文化,但很多人的身体还不适应西方饮食中常有的乳制品和乳糖,这些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还有一种关于失配性疾病起源的思考方法,指的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个人适应环境的程度也会随之改变。以这种思维逻辑为基础,最简单的失配原因就是迁徙。

当一部分人群迁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的身体还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环境。这种迁徙失配性指的不仅仅是眼下常见的当代疾病。它更适合解释过去的人口健康问题。

最初的那批非洲人群开始一点点向欧洲、亚洲转移的时候,必然是要面临新的病原体和新食物的。当然了,漫漫千万年,古人类的人口扩散是缓慢的,自然选择给了人体适应的时间,也淘汰了不适应的。

还有一个和失配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变化,是人类生活史的改变。文化的进化催动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变革,我们所患的感染性疾病、承受的精神压力、食用的食物、使用的药物、摄入的污染物都不同程度的成为某种疾病的病因。

而随着我们身体的成熟,在不同阶段对疾病的易感性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年龄不是心脏病和癌症的主要病因,但谁都得承认,年纪越大,患有这些重大疾病的概率就越高。

失配性疾病理论的提出是源于物种进化,可人类进化的复杂性又怎能是一段理论解释得清楚的?那我们又有什么必要了解所谓的失配性疾病和失配性假说?

有必要。正因为我们对疾病缺乏了解,才让很多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迎接噩耗。

人类进化经历了数百万年,其中改变最大的不是人类身体,而是文化。文化的进化改变了历史、改变了科技、改变了世界观、改变了宗教、也改变了科学认知。

失配性疾病的本质,就在于我们的身体对新环境的条件的适应不良。按照实验科学的方法,确定失配性疾病必须在全球搜集案例和证据,而对于那些样本数据过少,又有可能是因为环境引起的疾病,只能先假设为失配性疾病。

自闭症也被列为失配性假说疾病。自闭症在过去非常罕见,但在现在已经很常见了,个中原因不只是诊断标准的改变。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因环境导致的非传染性疾病,很有可能就是失配性疾病。

可目前自闭症的遗传基因数据太少了,我们缺乏我们狩猎时代祖先们在健康状态时的有效数据,也就很难确定假说中的失配性疾病。

心脏病、败血病、龋齿、近视、乳糖不耐受、2型糖尿病.....这些都是失配性疾病,从人类进化的角度上看,失配性疾病简直就是文化进化的推动力量。

我们因为环境的改变患上并发现了失配性疾病,比如水手患上败血病的故事,我们因此发现了维生素C;因为饮食中的淀粉和糖分我们患上了龋齿,牙医出现了,而且他们越来越赚钱。

虽然人类很聪明,但就像丹尼尔·利伯曼说的,我们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失配性疾病因环境而生。当某种失配性疾病出现,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治疗失配性疾病的根本因素,而是放纵这种致病的生活环境继续下去,然后发明一种新方法来遏制疾病。

“这种反馈回路是由于生物学机制和文化进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生物学家的解释。

生活环境的改变刺激了文化的进步,我们有了冰淇淋、巧克力,我们能穿裙子、能化妆喷香水。但我们也把一些催生疾病的生活习惯传递给了下一代。

如此一想,人类的进化似乎也是一个圈。我们是灵长类动物中的佼佼者,最先开始社会协作和打猎,当我们发明了文字、创造出文化,人类进化的笔尖开始转动:

农业文明带动了人口暴涨,也创造了“天灾人祸”和瘟疫奴隶,人类因此懂得痛苦;工业文明带来了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财富的到来和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地球人口的第二次暴增,如滚雪球一般。(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人口不足10亿,现70亿)。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的到来和科技发展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按照价值曲线规律,当发展到了高峰期,即将面临的就该是下坡路了。

很显然,我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艾默里奇在2008年就开始拍摄电影《2012》,全世界都因玛雅人的一句神话寓言而惶恐;环境问题长期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科学家呼吁保护地球的同时迫切的寻找新的、可以寄托未来的星球......

若是在农业时代,这些都该是只有皇帝和钦天监两个人知道的重大机密吧。互联网的到来又让那些本该神秘而恐怖的消息变得人尽皆知。

狩猎时期的人类不会思考这些问题,他们思维简单生活简单,一切都显得那么枯燥无味。如今的我们,生活里什么都不缺,不缺医院、不缺医生、不缺药丸;不缺吃、不缺玩、不缺娱乐场所;人们志向远大,愁绪万千。

因为也不缺难过事儿和伤心事儿。人们多了好多致命烧钱的大病,多了好多孤独抑郁的病,这些病看似很远又感觉很近。因为担心它们的到来,城市里的鸵鸟患者们(喜欢逃避的人)索性也就不想了,过一天算一天吧。

是的,讨论生活现状和已有的疾病似乎毫无意义,地球人口已经70亿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已经这样了,长篇大论又能改变什么?

能改变自己。

即便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你自己是有意义的。你有权选择无知,也有权选择知识。当你多知道一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讯息,或许就会多一分主导人生的智慧和勇气。

点开原文链接,收听太子爷的节目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失配性疾病与人类进化的关系——《人体的故事》读后感(三)
人体
农业诅咒,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
《人体的故事》:道出了“三高”的真正秘密
微生物与人类共同进化数百万年
《人体的故事》——失配性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