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营兵最后的名将——向荣及张国梁
本文是作者原创,被多次转载。最早是作者于2020.7写成,2020.7.27发表于知乎和今日头条,后被转载,今日发布作者原文,特此声明。
绿营兵最后的名将——向荣及张国梁
时代背景介绍: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清政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但是客观而言,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屈辱性条款对清政府的刺激并不是很大。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都是在沿海地带,广大内陆和长江中下游地段仍然是传统的经济体制。而且条约签订后,洋人的入城运动遭到了地方的封疆大吏和广大士绅的联合抵制,长期难以进展。关税协定,使得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但是中国当时还不清楚什么是近代以以上的关税自主权以及它的真正作用,反而因为贸易的往来,使得海关税收增加了。而最明显的赔款,2100万银元折合成白银是1500万两左右,分三年交付,清政府凭借向广东十三行和盐商的搜刮,以及倒腾一下富裕的江南省份藩库,还是可以应付的。此外,关于西方的文化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中国光大的知识分子仍然以传统的儒学理念之上,真正能出去和想出去的少之又少,读圣贤书中举人中进士依然是正途。换言之,整个道光时代尤其是道光鸦片战争后的最后几年,中国虽然国门已经被打开,但在洋人看来只是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远没有达到他们的理想状态。
虽然鸦片战争对中国清政府的总体影响不大,但是清政府的颓势已经无可避免的到来了,而且实际上加速了清政府的进一步腐败和堕落。道光一生勤俭,恪守祖制,内心想振作,但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从自身的角度来讲,道光早年受乾隆赏识,犹如乾隆当年受康熙赏识一样,乃祖乃父遗留的祖宗之法怎能轻易改变。而且他当时也已经上了春秋,精力上也已经疲乏了。而自己的手下呢,穆彰阿自1835年接替曹振镛出任领军机大臣兼文华殿大学士以来,官场已经有一批人拜在穆彰阿门下,穆彰阿的权势已然形成。另外,官场的风气自乾隆中后期以来已经定型,贪腐、扯皮、推诿和不作为早已蔚然成风,根深蒂固了,即便换了穆彰阿,也是难有大的起色了。对外,鸦片战争虽然本质上对清政的直接伤害不算太大,但鸦片流毒已经非常严重,中国的白银继续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的局面愈演愈烈,百姓的生活愈加艰难。而清政府的主力作战部队,即八旗和绿营兵基本上都被鸦片和各种陈规陋习所腐蚀,百人之中也难挑出可用的一人。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形下,指望道光的领导班子改革,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切还在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在道光去世的那年,萌芽于广西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则已经开始了。而道光没有赶上,而是他的儿子咸丰赶上了。
太平军金田起义及一路北上: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曾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可惜都落第。1844年(道光二十三年),他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教义,后来自行洗礼。是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在广西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因受罗孝全的中国助手欺骗,令罗孝全推迟了为其洗礼的计划,离开广州,前往广西桂平与冯云山会合。 1848年初,冯云山被紫荆山蒙冲乡石人村地方士绅王作新以“聚众谋反”罪名逮捕,送往广西桂平知县衙门囚禁。洪秀全前往广州欲以“传教自由”为由,找上层关系营救。后冯云山被信徒集资贿赂桂平知县王烈,而得到释放。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团营令,要求会众到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团营编伍,同年年底,太平军先后在思旺和蔡村江与清军展开战斗,由此开始了与清廷的武装对立初以“太平”为号,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实行公有财产制。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后世人将这一天定为金田起义纪念日。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
1851年秋,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原前军主将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称八千岁,原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称七千岁,原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称六千岁,原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在南王冯云山的构想基础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推行自创的历法——“太平天历”。1852年(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围攻省城桂林,不克,继续北上,在全州蓑衣渡遭遇清军江忠源部拦截,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后伤重死亡。5月19日离开广西进入湖南,克道州、郴州。8月,西王萧朝贵闻长沙兵力空虚,率偏师进攻长沙,9月12日在攻城时战死。洪秀全、杨秀清闻讯后急率主力来到长沙城下,但此时清政府已重兵云集,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撤围北上攻克岳州。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裹挟难民),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向荣的出身登场和最初作战:
向荣(1792-1856),字欣然。四川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人,寄籍甘肃固原(今属宁夏),晚清名将,官至四川提督、固原提督、广西提督、湖北提督(从一品),卒授一等轻车都尉(正三品)世袭,谥号“忠武”。
向荣是四川人,不过籍贯挂在了固原。读书很少,识字量也有限。早年就从戎参军,跟随固原提督及日后的陕甘总督杨遇春四处征战。自从跟随杨遇春出征以来,靠着征滑县、青海、新疆的作战,常为选锋。积功擢至甘肃镇羌营游击。已经由一个普通的小兵成长为正五品守备,是一个中级军官了。杨遇春可以说是向荣军旅生涯的第一位贵人。
道光十三年(1833年),直隶总督琦善鉴于境内各营将弁大多缺乏实战经验,奏准从陕甘选调有实战经验的员弁充实所属部队。琦善知道向荣作战勇猛有不少实战经验,遂于同年8月奏请调任向荣为直隶督标前营游击。道光十八年(1838年),升提标中军参将。琦善,可以说是向荣军旅生涯的第二位贵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开州(今河南濮阳)协副将,时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海防吃紧,奉召率部赴山海关驻防。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擢升正定镇(今河北正定)总兵,后调通永镇(今北京通州)总兵。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任四川提督(从一品)。道光三十年(1850年),湖南新宁县爆发李元发起义,向荣调任湖南提督,前往镇压,败义军于金峰岭,俘获首领李元发。不久,调任固原提督,后因广西各地纷纷起义,广西巡抚郑祖琛不能制,向荣在旧将中最有声望,所以未及赴任,咸丰帝特下令改任广西提督,专门负责平叛。
在道光末年,向荣因为是当时腐败不堪的绿营兵中少有的还有实战经验的还算是有战功的将领,被屡次提升,已经成为军界的一品大员了。如果不是各种反清武装及太平军在广西愈演愈烈,向荣就去了陕甘,或许也不会像日后那么跌宕起伏,或许还能长寿一些,但历史不能假如。
与太平军作战的开始到一路尾随:
1850年11月18日,向荣抵广西柳州赴任,时广西天地会等反清武装势力遍及全省11个府中的8个府,多达30余支。向荣初到广西,面对遍地烽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他带领兵勇,先后赴庆远府(今广西宜州)和横州(今广西横县)一带“攻剿流匪”。到达宜山、象州,连破贼于索潭墟、八旺、陶邓墟、犹山等处,叛乱形势稍微得到了缓和。
两个月之后,他与新任钦差大臣李星沅发觉,活动于浔州府(今广西桂平)金田村一带的洪秀全等人是“群盗之冠”,才决定从各地调集兵勇,驰赴浔州。洪秀全以大黄江、牛排岭为犄角,进行抵抗。
向荣统带万余兵勇,在浔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于1851年(咸丰元年)2月18日,向荣攻大黄江,诱敌出战,率总兵李能臣、周凤岐合击,大破之,歼千数百人,赐号“霍钦巴图鲁”。水陆合攻牛排岭,捣其巢,又追击于新墟、紫金山,贼乃窜踞武宣东乡。
广西巡抚周天爵,与向荣一起剿贼,两人不合,数战未得利,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兵来会。四月,太平军突围窜入象州。向荣被谴,褫花翎,降三级留任,周天爵亦罢军事。大学士赛尚阿代替李星沅督师,命向荣与乌兰泰节制镇将以下,迭诏戒向荣同心协力,以赎前愆。向荣所部湖南兵,因向荣子向继雄用事,军心不服,故武宣、象州之役战不力,皆归咎于向荣。咸丰帝力排众议,仍加倚任,而调四川兵以易湖南兵。
太平军踞象州中坪,其要路东曰桐木,西曰罗秀,向荣与乌兰泰分扼之。六月,向荣由桐木进兵,与乌兰泰合剿,迭败贼于马鞍山及架村、黄瓜岭、西安村,遂回窜桂平新墟、紫金山,恃险负嵎。向荣偕乌兰泰等迭夺猪仔峡、双髻山要隘,进破风门坳。八月,太平军冒雨窜逸,官军失利於官村,向荣骤遇此败,甚觉懊丧,他感叹道: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之后,他退居平南县城,托病不出。太平军得以从容转移。清廷以向荣诿卸延误,给以革职处分。
9月25日,太平军占领永安州(今广西蒙山),乌兰泰率部尾追,于次日抵达永安以南20余里之文墟。向荣于10月6日离开平南(今广西贵港),取道梧州到昭平,又取道平乐,赴桂林养病,直到12月29日,才由桂林到达永安前线,授命督办北路军务。永安四面环山,利于对太平军实施围困,但钦差大臣赛尚阿是个文官出身,没有实战经验的蒙古贵族,远驻阳朔,专依乌兰泰,向荣南北合攻,而乌、向二人意见又不合,乌兰泰主张“围而击之”,向荣则主张“纵而掩之”,南北两军不能协同作战,围攻半载,终无建树。在围攻永安期间,清廷恢复了向荣广西提督的官职。
咸丰二年(1852年)4月5日,太平军由古苏冲胜利突围。乌兰泰与向荣闻讯率部追击,截杀太平军后队2000余人,后在大峒山遭到太平军的伏击,阵亡总兵4名,损失兵弁数千人。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直指省城桂林。向荣凭着他的军事经验,判断太平军将袭取桂林,于是带领千余清军日夜兼程,先太平军半日进入桂林城,会同新任巡抚邹鸣鹤,力守危城,屡出奇兵,俘获甚众。不日各路援军赶到,城防得到加强,太平军虽猛攻月余,而省城得以保全。向荣力保危城,非但未受到朝廷的议叙,反因桂林被围,又受到革职留任的处分。5月19日,太平军撤桂林围北上,攻全州,出广西,占湖南道州、郴州,决意挥师北上,取道两湖,“专意金陵”。在此期间,向荣称病留住桂林,对太平军未予追击,因此受到两广总督徐广缙的弹劾,又被朝廷革职并拟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后由于钦差大臣赛尚阿的奏请,改令他驰援湖南。9月,太平军先遣队自郴州奔袭湖南省城长沙。向荣于9月16日自桂林启程赴援,10月2日到达长沙,即将5000斤重的大炮置于城南天心阁上,向城外轰击,毙伤不少太平军。时张亮基为湖南巡抚,与向荣素不睦。张亮基要其驻扎城南龙回潭,以扼太平军西出之路,向荣未予置理。后赛尚阿抵达,命他据守湘江西岸,扎营岳麓山下。这时太平军早已渡过湘江,占领水陆洲(即桔子洲)等要隘,并在江上搭起浮桥,东西两岸声势联络。10月31日,向荣为分割太平军,亲率劲兵3000余人,进袭水陆洲,结果遭到太平军痛歼,死伤千余人,向荣骑马逃脱。11月30日,太平军撤长沙围北上,经益阳,出湘阴,越洞庭,占领岳州,沿长江水陆东下,进军武汉。长沙解围后,各路清军都迟疑不进,唯向荣率部尾追。太平军于12月22日进抵武昌外围,向荣率部即于24日赶到城外白木岭,扎营卓刀泉,企图牵制围攻武昌的太平军,1853年1月7日,向荣挑选兵壮发起进攻,曾攻夺太平军洪山营垒15座,然也未能保住武昌。1月12日,武昌失陷,向荣因此又被革职(10天前赏还提督)。但这时军事紧急,武汉前线统帅乏人,不久,朝廷又令他暂署湖北提督,并授为钦差大臣,专办军务,所有军营文武,统归节制。向荣于屡获重咎之后膺此重任,使他对皇上感激涕零。在此之前,他在历任钦差大臣统辖之下与太平军作战,总感事权不专,不能遂行他的意志,发挥他的作用,如今钦差大臣关防在握,准备振作精神大干一番。
在向荣抵达广西到咸丰三年的这三年里,向荣的主要精力集中放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上。不过这三年里,向荣也多次因为对敌情判断失误和作战不利等原因多次被革职,又多次被起用,是三革三复。不过因为八旗绿营当时的文物大员几乎都是酒囊饭袋,或者是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向荣也算是矮子中拔高个儿,所以屡次被重用,最后成为了钦差大臣,督办军务。
江南大营的岁月:
咸丰三年(1853年)2月9日,太平军弃守武汉,以号称50万之众,船万余只,蔽江而下。向荣所部兵多疲弱,遣散六千馀名,留下了精锐部队,率总兵和春、李瑞、秦定三、玉山、福兴沿江追击,并令提督苏布通阿率川兵,总兵晋德布率滇兵支援。向荣亲率2400余人为前队,轻装兼程追击,企图抄截太平军,然太平军水陆齐进,所向无阻,进军异常神速。向荣于2月21日抵达九江,前阻鄱阳湖,以无舟不得继续前进,在此迟滞半月。
当太平军的先头部队开始围攻金陵时,向荣方离九江取道水路东下。这时,由钦差大臣琦善率领的清军正由河南南下,由于太平军已自武汉东趋,琦善也折而东向。3月19日,向荣与他的老上司琦善在安庆会合,共同筹商进兵之策。向荣趾高气扬,对北路兵勇颇不放在眼里,他在奏报中说:“钦差大臣琦善所带各兵,虽系生力,然素未经大敌,不敢骤令当先。臣前在安庆与之面商,臣之兵先进,琦善之兵权且在后作为接应,看前队兵勇数仗,使之眼明胆壮,知贼伎俩,然后再令独当一面,方为万全之计。”
正当向荣、琦善在安庆会商对策时,太平军已经攻占金陵城。同年3月24日,向荣自安庆抵芜湖,即舍舟登岸,由陆路绕道秣陵关,于31日到金陵城东沙子冈,旋于钟山南麓孝陵卫一带,建立起清军江南大营。这时,太平军又分兵两支,占领了镇江和扬州。琦善率兵赶到扬州外围,建立起江北大营。两个大营互相策应,企图钳制太平军向东、向北发展,并伺机攻占金陵。
太平军占领金陵之时,号称百万之众,实际能战之兵约在10万以上,而且拥有船只以万计,完全控制了这一带长江水道。但洪秀全、杨秀清对江南大营没有采取立即围歼的方针,而是抽出主力分兵两路,进行北伐和西征,从而使向荣的江南大营得以在金陵城外与太平军长期相持。这时的江南大营拥有兵勇约万余人,于到达金陵外围之初,曾先后攻占了太平军在七桥瓮和紫金山南麓的前哨阵地,太平军分遣主力北伐、西征后,便主动收缩城外阵地,凭城固守。
在此情况下,向荣主张“缓攻金陵,先从水上去其船只,使江宁、镇江,扬州三城之贼,首尾不能兼顾,然后可以制其死命。”向荣在武昌时,就深感建立一支水军的必要,在沿江东下的过程中,又深受无水军之累,此时若要攻克金陵,的确非首先肃清江面不可。然而建立一支能与太平军水师相匹敌的水军,也决非一日之功。经几个月的奏调、添造,在芜湖得大小炮船28只,在下游得艇船40余只,但都船小炮轻,对太平军水师构不成威胁。不久,北伐太平军过安徽,破归德(今商丘),围开封,渡黄河,京师受到直接威胁,清廷在北伐军胜利进军下十分惊慌,责令向荣加紧攻城,限夏末秋初之际收复金陵,以牵制北上之太平军。对于朝廷的谕旨,向荣当然不敢拒绝,但他心里明白,仅凭江南大营现有的兵力,内攻下金陵是不可能的。他在奏报中申述说:“攻城之法,城小可以合围,城大只宜声东击西,乘其不备,至于低有地道,高有云梯,或束藁以填壕沟,或囊沙以作阶级,此其大较也。今则九十六里之城,合围既力有不逮,其余各法,自五月以来,先后屡用,虽有小获,终未能破城大创。”江南大营本来兵力无多,太平军北伐,西征后,又先后调出3000余名尾追,兵力更形单薄,于无可奈何之中,只得勉强应付。他挑选了3000余名精兵,亲自与之沥血饮酒,誓师破城。显然,这是做给咸丰看的。偌大的金陵城,决不可能用此法收复。在江南大营建立的第一年内,向荣只是定期派兵对金陵进行零星的攻击,但这既不可能攻克城池,也不能使皇上满意,结果不断遭到咸丰帝的严责和痛骂:“似此等打仗,不过谨(仅)免大败……若不能攻克金陵,汝亦无颜见朕。”
向荣是一个行伍出身的战将,统兵行阵,尚能面面俱到;运筹帷幄,则非共所长。他受任钦差大臣之后,很少有通筹全局的奏报,到1853年秋,由于前临大敌,上受严责,才开始“通筹全局”起来。这时他深知,单靠江南大营本身的一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攻克金陵,于是他向皇上提出了攻克金陵的如意计划:即等清军攻克上海(时上海为小刀会起义军所占领,江南大营又分兵前往攻剿)之后,调上海之兵先克镇江,然后移得胜之师归入大营,扼守金陵东北,再调江西江忠源之兵,扼金陵之南,调黄河以北胜保所部扼金陵之西,以各战船扼塞大江,四面兜剿,元凶即可授首。但根据当时情况,这种全无实现的可能。
这时攻克上海尚遥遥无期,江忠源急忙于对付西征军,胜保正忙于对付北伐军,根本无法脱身,至于奏调的战船也尚无踪影。故向荣这样的“通筹全局”,在咸丰帝看来,形同搪塞,根本无法采择,因此,只换得了更加严厉的训斥。后来,向荣出于无奈,又硬着头皮向朝廷提出从江北大营抽派1000马队的要求,结果又遭到皇上更加严厉的斥责:“汝必要江北兵,可将汝首送来。”咸丰皇帝不顾现实可能,命令向荣克日攻下金陵,以及对向荣破口大骂,充分反映其无可奈何而又迫不得已的复杂心情。咸丰帝对向荣未能按照他的主观愿望如期攻克金陵而大为恼怒,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将领来取代他,于是只好边打边拉,又骂又哄。咸丰帝于1854年初在向荣一份奏稿上的朱批,充分反映出这种心情:“汝在江南,劳师糜饷,日久无功,任贼纷纷窜逸,蔓延畿辅。虽立斩汝首,尚不足蔽汝一人之罪,稍泄数省积忿万人之心。第一时乏人,姑念汝自广西至今,情形尚熟,暂留汝项上之首,以待汝奋勉立功。若每次奏报仍不过敷衔塞责,是汝无福承受朕恩,自速其死。”这段批语,确实反映出咸丰帝对向荣于责备之中寓有成全之意”。
向荣从小未曾读书,识字无多,皇帝的谕旨也看不下来,因此每有廷寄,要由他人代念。然这样一来,一些军机要闻,往往传遍远近,甚至为太平军所探悉。而向荣屡遭皇上申斥之事,被下属知道后,钦差大臣的威严大受影响。向荣说话,无一不顶不碰,这时的向荣完全处于上下交迫的困境之中。
从向荣1853尾随太平军到南京一带建立江南大营到1855年春天太平军北伐失败的这段时间,尤其是1854年下半年的这段时间,是向荣最为煎熬的一段时间。一方面就自身而言,多年征战自己已经是老病缠身,加上自己本来就文化水平不高,身边没有合适的文职参谋人员,手下的军队质量又是参差不齐,已经让他颇为头疼了。另外面对太平军势如破竹的北伐,咸丰和清政府高层早已经慌了手脚,一方面催促向荣赶紧攻打南京城,另外又催促向荣发病增援,而且咸丰不理智的情况下动不动就要将向荣革职拿问或者以斩首相要挟。而向荣所部江南大营总共兵力最多不过两万人,除去防守大营和各地粮台后方的兵力,向荣根本不可能有兵力既要增援京师又要攻击坚城南京。但是向荣也不得不虚应故事,做做表面文章。自参加与太平军作战以来,向荣接到类似的警告或者处分已经非常多了,怕也是早已伤透了心和习惯了。
随着1855年春,太平军的北伐被粉碎后,北方的局势有所好转,向荣也得到了一些水师船只的增援,希望能有所作为,也确实打了一些小胜仗,咸丰对向荣的苛责明显少了许多。虽然总体上,光靠江南大营的有限兵力无法消灭南京一带的太平军,但江南大营就在南京的旁边,对南京的威胁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鉴于这样的局势,太平军高层决议从安徽战场抽调兵力集中攻打江南大营的向荣所部主力。
1856年春,从西征战场调回的太平军陆续到达南京外围。摧毁江南大营军事行动的第一步,是打通天京与镇江之间的通道。太平军方面一面派出部队沿江东攻,同时约会镇江守将吴如孝出城西攻,接应东进援军。向荣面对太平军的强大攻势,与围攻镇江的江苏巡抚吉尔抗阿商定,由江南大营派兵阻击金陵太平军东下,由吉尔抗阿派兵阻击镇江太平军西进。2月1日,燕王秦日纲等率太平军自天京东进至栖霞、龙潭一线,清军进行顽强阻截,多次激战,互有胜负,双方在此相持月余。与此同时,吉尔抗阿军与吴如孝太平军则相持于镇江以西之高资。3月18日,太平军突破清军的防线,东西两军会师,秦日纲等率大军进入镇江。4月2日夜,秦日纲等率太平军由金山夜渡长江,进攻江北大营,清军闻风大溃,太平军占领扬州,立即征集粮食,转运镇江,并乘胜攻下仪征、浦口、江浦等城,准备由浦口返回江南。然向荣先后从江南派出提督邓绍良、总兵张国梁渡江北援,并收复了浦口、江浦,阻塞了太平军自浦口南渡之路。秦日纲等遂率太平军主力东返瓜洲,稍事休整后南渡镇江。
正当向荣派兵支援江北之际,翼王石达开率大军自江西回援,经安徽占宁国(今宣城),分路进向天京外围,声言直扑江南大营。向荣闻讯,急忙从江北调张国梁驰赴溧水,以阻击石达开军。正在这时,秦日纲率领太平军猛攻镇江外围的九华山大营,吉尔抗阿兵败身死,清军大溃。向荣又令张国梁从滦水驰援镇江。这时向荣四面皆敌,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处境空前困难。同年6月13日,秦日纲等率太平军从镇江外围撤回金陵,驻营观音门、燕子矶一带,张国梁也率队尾随,赶回大营,15日,向荣闻溧水失守,又派张国梁率队驰救,以堵太平军东进苏、常之路。 正当江南大营东堵西溃、左支右绌之际,太平军各路主力已云集金陵东北郊,杨秀清抓住有利战机,决定彻底摧毁江南大营。面对太平军的强大攻势,向荣一筹莫展,只得从外围各据点收缩兵力,增防大营。
向荣大营扎于钟山之阳,与金陵城相隔5里,距孝陵卫3里。17日太平军开始进攻,至19日,清军仙鹤门营垒被占,退守青马群。20日,太平军发起总攻,主力进攻青马群,一部出太平门直指江南大营西翼,一部翻越钟山拊大营之背,此时,城内的太平军也从通济门,朝阳门(今中山门)出击,威胁大营退路。各路清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向荣、张国梁等遂放弃大营,经淳化镇退守丹阳。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向荣上表自请治罪,诏原之,褫职,仍留钦差大臣,督办军务。向荣重新退守的丹阳当镇江、江宁两路要冲,向荣率张国梁、虎嵩林扼守。令西林防句容,明安泰攻溧水,江长贵扼溧阳,张国梁仍总统诸军。太平军轮番攻击,因张国梁力御却之。向荣上奏请增兵,不久,向荣忧愤成病,七月,病逝于军中,年六十五岁。清廷赏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追谥忠武,这是武将的最高谥号。
附:张国梁
张国梁(1823-1860年),字殿臣,广东高要人(清朝官方的说法是广东梅州客家人),初名嘉祥,江湖外号“大头羊”。1849年,受清军招抚,为把总。1851年随提督向荣自广西尾追太平军直至江苏,以作战勇猛受向荣倚重。1853年,清军建江南大营于南京孝陵卫一带,张国梁为大营主要战将,常与太平军作战,屡立战功,1855年升总兵。次年4月,以太平军破清军江北大营,奉命率兵勇2400名赴北岸,连占江浦、浦口,阻遏太平军南渡之路。6月,太平军秦日纲部进攻镇江外围清营,石达开部又占溧水,遂奉命先援镇江,继战溧水。因太平军乘虚猛攻江南大营,又星夜回援,筑垒于马群。以大营溃败,随向荣逃往丹阳。旋向荣死,清廷命和春为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张国梁帮办军务。接连苦战解金坛围,取高淳、东坝(今高淳东),占句容,阻击太平军援军于高资(今镇江西),并迫使其弃守占领五年之久的镇江城。1858年初,协助和春重建江南大营,掘长壕百余里,再围南京。1859年秋,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后,率部渡江北援,与李秀成、陈玉成部太平军战于扬州、仪征等地。1860年春,太平军以围魏救赵之计,调动江南大营1.3万余人赴救杭州,然后回师急攻江南大营。张国梁率部往援大营西路,旋折返,以小水关大营本部被突破,遂率溃军退守丹阳。5月15日,太平军主力东征苏、常,19日占丹阳城,张国梁率溃兵东撤时溺死于河中。李秀成命力士溷入清军溃卒中,猝击张国梁,张国梁被创大呼,入尹公桥下而死。秀成入丹阳,命收国梁尸,曰:“两国交兵,各忠其事。生虽为敌,死尚可为仇乎?以礼葬之下宝塔。”
张国梁严格意义上说是造反的出身,后来被招安成为清军的一员悍将。张国梁的最后生涯与向荣是密切相关的,清史稿将张国梁与向荣一并叙述。向荣与太平军的作战能有胜有败,不至于像其他人是一触即溃,除去自身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实战经验外,就是因为有张国梁,张国梁可谓是向荣手下第一悍将,也是日后和春的主要军事帮手。张国梁与向荣能搭档密切,一方面二人许多方面都接近以至于相同,二人都没什么文化,都是穷苦出身,生活比较朴素,直来直去。另外多年来二人一直搭档,已经比较默契了,张国梁相信向荣,向荣也依赖张国梁,有一次士兵因闹饷哗变,向荣年老身边也无多少兵力弹压,全赖张国梁弹压。向荣去世后,清军能在丹阳一带站稳脚跟,之后迅速重建江南大营,与张国梁及其所部的死战有关。张国梁的部队兵力不多,只有几千人,但多是当年随张国梁造反出身的贫寒人家的人,不少都是亡命徒,勇悍善战,作战意志是比较坚决的。张国梁在和春手下,虽然也是其主要的军事助手,但是和春是个满洲贵族出身,虽然也有一定的才能,但比起向荣来能力还差些而且骄横奢华,张国梁在他手下远不如向荣手下受重用。和春依靠自己的能力与关系获得了比向荣时代难以想象的军饷与权力,大肆招募勇营,使得江南大营兵力大增,但质量却大幅度的下降。在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候,江南大营清军的表现比四年前更糟糕,而且再难以复振。此战张国梁虽然竭力抵御,但多年作战他手下原来的那些亡命徒也不少战死老去,战斗力也下降了不少,而他最终也落水毙命。张国梁死后,咸丰是极为惋惜的,多次询问张国梁的下落,幻想张国梁大难不死。因找不到尸体,暂时不敢发表。两个月后正式宣布战死,优加追恤,为他追赠太子太保,三等轻车都尉,一等男爵,其子张荫清得袭男爵。后来又加赠,追谥为忠武,并饬令高要县建专祠祭祀。
张国梁一生的最高职位只是提督衔的总兵,死后却能得到一等男的追赠爵位,还有太子太保的追封以及忠武的武将最高谥号,算是破格追封了。因为在咸丰看来,张国梁所部的清军都是国家正规经制军,而本人草莽出身,没什么文化,远比曾国藩那些能文能武的汉族团练武装更靠得住。而且张国梁的战死,更标志着清政府和咸丰希望的湘军出力,八旗绿营收功的战略计划彻底的破灭了。清政府不能不依仗湘军来作战了,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和春,张国梁一死,清军不仅无法重建江南大营,而且原来来江南大营屏障的苏南和浙江地区也全在之后太平军的攻势中大部失守,江苏巡抚徐有壬自杀,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广西提督张玉良战死,两江总督何桂清也因罪被问斩。
总评及余声:
江南大营虽然被太平军攻破,向荣不久也忧愤而亡,但是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天京之变,太平军忙于内部争权夺利,也削弱了对清军江南大营余部的继续攻击。向荣虽死,但清军主力只是溃败,并没有被消灭,在张国梁的奋力支持下,江南大营不久继续重建,和春接替向荣总领江南大营事务,向荣的老部下张国梁仍然是主要战将。而太平军下一次彻底击垮江南大营和清军绿营兵主力则在四年后的1860年了。
向荣是传统意义下熏陶出来的传统将军,他行伍出身,文化程度不高,早年时代猛打猛冲,靠着战功一步步成为高级将领。向荣是个职业军人,让他在一个有能力的人手下作为一个战将或者作为一个参赞大臣或许在那个清朝内战的时代,或许向荣还可以,但是让他统率大军作为独当一面的大员,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当时清政府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迅速击败太平军的大员,只能让向荣这样的半文盲出身的将军来充当统帅了。
向荣与太平军作战六年,有胜有败,向荣也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一步步的来学习战争,改进战法,比起以后的和春来说,向荣还是有能力的。向荣作战早年以勇猛为主,毕竟那时候他级别不高,按上面的意思猛打猛冲就行,但身为方面大员后,他已经不能那样打了。他的职责也跟随权力的上升而增大了,故而向荣后期的作战以稳扎稳打为主,虽然他能力有限,不过在能力和精力所及的范围内,力求稳妥,尤其是要确保后路的安全。这方面向荣做到了,这也是向荣虽死,但江南大营仍然能迅速重建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治军方面,向荣开始宽容,后来日渐严格,而且向荣在治军用兵方面,力主重质不重量,节约军饷,他本人方面也因为常年生活的地方都比较艰苦,本人也出身贫寒,故而基本保持了比较朴素的作风。这方面向荣比起以后骄横的和春等人,向荣还是强多了。
向荣可以说是是最后一个绿营统帅级的名将了,向荣死后几年,和春、张国梁统帅的残余江南大营清军正规军主力被太平军全部歼灭,清军的正规军再也不能完成消灭太平军的任务了,清政府和咸丰及后来的两宫太后与同治只能寄希望于曾国藩的湘军团练武装了。而自向荣之后,绿营虽然清政府想重建振作,但已经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的裁减事所必然。绿营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尽头。而日后的湘淮军名将则一步步高升戴上了国家经制军高级将领的帽子,使自己的权力和实力得以合法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国梁(清末将领)
他早年参加天地会 投降清军抵御太平军 江南大营被破后落水而亡
太平天国一破江南大营, 虽然最后大胜, 却错失消灭曾国藩的良机!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胜利中隐藏着巨大矛盾,为天京事变埋下种子
清朝战争:清军围攻镇江,太平军趁势攻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座大营
清军为什么要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又是怎么覆灭的?谁破的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