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10个过年的传统习俗,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建议收藏)

这是阿呆爸第502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月月

“爸爸,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啊?”

在去超市买年货的路上,孩子突然发问道。

来不及细想,我便随口答道:“过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吃喝喝啊。”

“可是我们平时也可以一起吃饭团圆啊!”

孩子的发问,让我感到一丝惭愧。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也没有好好给他讲过过年的传统习俗。

回想起我们小时候,一年之中最期待的莫过于过年。

还记得那时候的过年,特别有年味。

大扫除、送灶神、办年货、贴春联、放炮仗、团圆饭、到处拜年、拿压岁钱……正是有了这些繁杂的过节习俗,年才像个“年”。

而如今,大人们对过年习俗不再看重,能省则省。而孩子呢,甚至连这些习俗都不知道,自然对过年的概念也越来越淡。

其实,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我们理应把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在了解过年传统习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来了解过年的传统习俗吧。

01.

送灶神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传说灶神是人间纠察善恶之神,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

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神就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的善行或者恶行。

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神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应该得到的祸福命运交到灶王爷之手。

灶神临行前,家家户户要给他敬香、践行,还要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据说,给灶神吃了糖瓜,他的嘴甜甜的,就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02.

大扫除

民间有句谚语,叫: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新春大扫除的习俗,寄寓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03.

理发

过年前理发,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这是因为,“剃头”意味着从头开始,代表着新年有新面貌、新气象。

再加上中国古代有“正月剃头不吉利”的说法,如果春节前不理发,就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理发了。

04.

贴春联

贴春联这一民俗形成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有种说法认为,春联和门神相同,最早都源自道教的桃符。

在古代,桃符是指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可别小看这两张木板,它有着极强的镇邪驱鬼的作用。

每逢春节,人们要用新的桃符换旧的桃符。王安石的诗里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件事。

随着时代的演变,桃符渐渐演变为今天的春联,除了辟邪驱灾的作用外,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贴春联可有不少的讲究。

贴春联之前要把旧的春联撕掉,意思是把过去不好的运气都揭走,迎接新的一年。

贴春联的顺序也有说法: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左边。

05.

吃饺子

准备年夜饭可是过年的重头戏,而饺子,则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那么,为什么春节一定要吃饺子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在春节吃饺子,取的是“招财进宝”的好意头。

二是饺子的谐音“交子”,寓意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06.

守岁

守岁也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

在除夕这一晚,家家户户都会点燃灯烛,通宵不灭,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围坐炉旁闲聊,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守岁,源自于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恶。

为了对付“年”,人们想到了各种招数,比如整夜亮灯,通宵不睡来防止“年”的偷袭,燃放烟花爆竹把“年”吓跑等等。

虽然“年”只是古人们的想象,但“守岁”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象征着全家团结同心,一起把邪瘟病疫都赶跑。

07.

拜年

“拜年”的习俗,也与“年”这一怪兽有关。

人们在年三十熬了一整晚,总算躲过了“年”的袭击,到了初一早晨,人们开门相见,互相祝贺,作揖道喜。

后来,拜年渐渐演变为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

一般来说,拜年会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就要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给家中的长辈拜完年后,人们还要到左邻右舍或者亲朋好友家登门拜年,互相表达新春祝福。

08.

压岁钱

每逢春节,当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都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送给晚辈。

为什么过年要给压岁钱呢?

传说在北宋宋神宗年间,某年的春节夜晚里,宰相的小儿子南陔在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小心被歹人掳走了。

在逃跑的途中,恰好遇到朝廷的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怕被官府抓住,只好放下南陔逃跑。

后来,宋神宗知道此事,就送给他一些钱,给他压惊,这就是“压岁钱”的来源。

随着时代的变迁,“压岁钱”的寓意不再是“压惊”了,而是象征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和祝福。

09.

逛庙会

春节期间,很多农村都有庙会。逛庙会,也是春节里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了。

早期的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主要是表达人们对祖宗、神灵的敬畏和感恩。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还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在庙会里,孩子们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看有的玩,简直不亦乐乎。

10.

迎财神

“财神到,财神到,好走快两步……”

到了正月初五,就是迎财神,破五穷的日子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都不允许打扫卫生,扫地只能在屋里扫,垃圾也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据说,如果春节打扫卫生,就会扫走运气,还会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而到了初五,这些禁忌宣告解除,因此初五也叫“破五”。

另外,“破五”也有破除旧日窘迫,迎来美好生活的寓意。在这一天,人们送走穷神,迎来财神,希望来年全家人能过上更富足、更美好的生活。

11.

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这样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的确,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今天就是春节了,别忘了给孩子好好讲一讲过年的传统习俗,让孩子体会“年味”的同时,更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有知识,明礼仪、懂历史的中国人。

作者简介:月月,一个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佛系妈妈。

 · 今日互动 · 

关于过年习俗,你还有哪些补充的吗?欢迎留言聊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传统习俗大扫盲
邓玉虎|吃团年饭 出天方 黄梅过年大有讲究
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介绍,春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原创】小年都到了,最全的春节传统风俗你都了解吗?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除夕到初六,山东的这些年俗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