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渣男元稹

    据说元稹是北方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其家族一度显赫,但到元稹时家道中落,已到“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地步。元稹自小聪明勤奋好学,因无钱上学,直接受教于母亲。为尽快获取功名摆脱贫困,考了科举中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中了明经科后只能当一些小官。后元稹重考科举,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创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诗作号称元和体。元稹曾任越州(即绍兴)刺史,在越州,他曾与百姓共同抗洪,并奏请朝廷减少赋税,开仓放粮。后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政绩斐然,颇得百姓拥戴。元稹还有个他崇敬的跨时代的知己朋友杜甫。是隔世知己,高山仰止的真朋友。他为杜甫写了《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首次将李杜并列,认为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方面的成就超过李白。奠定了杜甫“诗圣”地位。

    元稹擅长书法、音乐,尤其是诗歌,以至于皇帝也称封他为“元才子”。他才华出众,性格豪爽,奉职勤恳,曾一度官至宰相,但三个月后遭罢相。他一生官场并不得意,先后贬江陵、通州、同州、武昌等地。同朝中,有人对元稹才德评价甚高,刘禹锡评价他品行高洁如竹,韩愈评价他是为民请命的直言君子。可惜韩愈、刘禹锡与白居易一样,都在他朋友圈之列,朋友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也有人持异议,说在官场陷牛李党争漩涡,后期还有依附宦官之嫌诟病其官品污点有关元稹的人品之差,认同的人还不少。据说有一次大臣们在一起吃西瓜,元稹走过来,有人就做驱赶苍蝇状,说:“哪来的绿袍苍蝇,怎么也混进来!”当时元稹还是六品以下穿绿袍官服的官员。陷入牛李党争中的人物,评论者多持党争立场,褒贬不一,也十分正常。

    但世人多盯着他的情史说事,说他是薄情寡义负心郎。

 

    元稹考取明经科后,初仕于河间府,到蒲州(今山西永济)任低职。当时故崔相国夫人一家扶崔相国灵柩还乡,寄居在普救寺。由于社会动荡,驻军骚乱,团团围住普救寺,指明要崔莺莺小姐当压寨夫人。崔母情急之下,许诺谁能解乱兵之围,就将莺莺小姐许配与他为妻。有张生当时在寺内游玩,亦被困寺中。他慕崔莺莺美貌,演出了英雄救美一幕。他应声而出,修书一封,请其好友蒲州驻军白马将军出兵解围。当时有惠明和尚持棍杀出重围前去送信(有人调侃,惠明和尚恐亦有仰慕莺莺小姐之心)。贼兵退去,崔母食言反悔,不提婚姻,令张生与崔莺莺兄妹相称。张生与崔莺莺大失所望。张生曾夜在西厢墙外弹奏司马相如挑逗卓文君的《凤求凰》曲,希图打动崔莺莺。但遭崔莺莺叱责。实际上崔莺莺心里既埋怨母亲悔亲而存内疚,又对张生的才华和丰仪十分动心,但迫于礼教和少女的矜持不敢越雷池一步。莺莺小姐婢女红娘看破了小姐心事,对崔老夫人悔约抱不平,穿针引线,竭力促成了一对才子佳人好事。事发后,崔母心中尽管不愿意,但也理亏在前,见木已成舟,只好同意。但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上京赶考求取功名。元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与《会真记》情节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杂剧《西厢记》只写到两人别离为止,并无后文,结局并非不完满。“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似玉人来”,成为一段才子佳人的恋爱佳话,为后世称羡和传颂。《西厢记》属再创作,歌颂了崔莺莺张生之间的纯洁爱情。《会真记》却贬斥崔莺莺的纯真,千方百计为元稹先乱后弃的劣行粉饰辩解。《西厢记》与《会真记》的本意已经大相径庭了。

    《西厢记》中,崔莺莺心灵貌美,温柔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且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她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她既稚拙娴静,又聪慧,且多才多艺,性格丰富复杂她既有受大家闺秀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又有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一面。一方面她热情奔放,勇敢地追求爱情,一方面她又含蓄深沉喜欢张生,却又不敢贸然行动,用抵触、叱责、戏弄、试探张生。将其性格中的疑虑犹豫表露无遗展露出她为突破传统的教养和女性的禁忌所经历的艰难犹豫。但她绝不是一个轻薄女子,在作出大胆选择前,她是慎之又慎。在历经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反复复,迟疑曲折后,最后一番挣扎,才作出艰难抉择,迈出了委身情人的勇敢一步。她的爱情是大胆、真诚、纯洁的。她的美丽与智慧、哀愁与憧憬、多情与无常、反抗与让步,无不牵扯着读者的心弦封建社会男女私会,要冲破的不仅仅是封建礼教,更是崔莺莺自己心里的防线。所以她挣扎,她犹豫,她欲说还休欲迎还拒,甚至出尔反尔。可以想象这个修养有度知书达理的女孩子,经历了多么苦痛的徬徨和徘徊。但张生没有真正尊重崔莺莺,他抱着猎艳、轻浮、玩弄的心态,逢场作戏,辜负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真情。

    《会真记》写了张生赴长安求取功名后,现实势利的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崔莺莺,娶了京兆尹的小女儿韦丛。元稹玩弄崔莺莺,丝毫不感到歉疚,甚至还对这次艳遇津津乐道写了《莺莺传》(也称《会真记》)这部自叙之作。崔莺莺人史皆实,张生名虚史实,张生之名即元稹之形,故事中张生元稹本人。世人认为写《会真记》是元稹故意所为,巧言令色蓄意贬损崔莺莺的纯真,污蔑他为“尤物”、“妖孽”,为自己见利忘义始乱终弃,玩弄女性的劣行辩解。但与元稹的意愿相反,人们对崔莺莺更加热爱同情,对元稹更加鄙视贬斥。《会真记》是元稹自供状,留下了对元稹千古诟病的话柄,使元稹成为始乱终弃的代表人物。

    元稹的无良行为,还不仅仅是见利忘义、始乱终弃,抛弃了相国千金崔莺莺。他的无恥还在于元稹在婚后两次厚颜去看望崔莺莺,意图与崔莺莺保持瞹昧关系。还在于在崔莺莺嫁给姑表兄礼部尚书之子郑恒,过上幸福生活后,元稹却妒火中烧,前后又两次去找崔莺莺纠缠,说是要弥补以前亏欠她的情。崔莺莺坚拒不见,与之决绝。

    元稹之所以称为千古渣男,还有以下两件事。

    一是,当年元稹与韦丛结婚时,年俸不高,生活贫困。出身豪门的韦丛,却非常贤惠,面对贫苦生活坦然处之,无半句怨言。结婚第七年时,韦丛生病卧床,元稹出差成都,在妻子奄奄一息之时,与比他大十一岁的官妓才女薛涛如胶似漆,诗词酬唱。才名远播的的薛涛甚至把后半生希望寄托于元稹。但交往仅三个月,韦丛病逝后,元稹回长安,薛涛的情感步了崔莺莺后尘,被元稹抛弃。薛涛后来终身未嫁。她褪去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从炽烈走向淡然,一盏枯灯相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張注:薛涛是唐代才女,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精美的小彩笺,后世流行之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也。多用于写情诗情书,表达爱慕思念之意,在当时及后世广为流传)

    二是元稹任越州刺史时,又与歌女刘釆春相恋七年,之后元稹升职,他又抛弃刘釆春而去。据说,刘釆春当时已婚,决然离开丈夫与元稹走到一起。在被元稹抛弃后,刘釆春投河自尽。

    在玩弄了女性以后,元稹还十分庸俗,津津乐道地对薛涛、刘釆春加以比较:“刘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昳丽,非涛所能及也“

    渣男自有诡辩理由:元稹辩称女人是“祸水”,崔莺莺是“尤物”,是“妖孽”,不祸己便会祸人,他自己只是普通人,不能承受妖女的诱惑。玷污了崔莺莺,还污蔑她是妖女,其人品的低劣,灵魂的肮脏,令人不齿。元稹辩解薛涛是官妓,他是官身,两人可以来往,不能结婚。说她大他十一岁,很难抵挡他人的嘲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为何还要玩弄欺骗女人感情。致薛涛终身不嫁,逼刘釆春投河自尽。简直是杀人不见血的魔鬼。

后人把他与崔莺莺、薛涛、刘釆春始乱终弃的情史联系起来,坐实了他的无恥人品。元稹之所以遭人鄙视,完全是自作自受。

    也有人为元稹辩解,认为元稹与韦丛结婚,对韦丛也不仅是攀龙附凤,其实也付出过真挚感情。韦丛去世后,元稹悲痛欲极,请当时大文豪韩愈为韦丛写墓志铭。他也曾写了“贫贱夫妻百事悲”,“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名言名句,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但元稹喜新厌旧,视男女之情为儿戏。有了漂亮的,他要有权势的,有了权势的,他要挑才华的才华的,他要挑才貌双全的,有了才貌双全的,他要挑年轻的其所言所写与所作所为并不一致。对于妻子韦丛,元稹谈不上什么忠贞,至少在韦丛还未死时,他就与薛涛同居了

    后人评价元稹的才情虽不可否认,但《会真记》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一生薄幸,所作所为,不止一次证明他是个始乱终弃的他在爱情里忠于的是自己,至于别人生死与他并不相干。尽管身居高位,文采飞扬,但没有好口碑鲁迅批他文过饰非,遂堕恶趣”。陈寅恪评价他综其一生形迹,巧宦故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元稹五十三岁时暴卒,死于武昌任上。传说死于雷击,暗示报应

    元稹冠以“千古渣男”称号不足为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喜欢崔莺莺却娶了韦丛,后来又抛弃薛涛,几分才是真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别被诗给骗了,他是不折不扣始终乱弃大渣男!
唐朝大才子元稹真的是渣男吗其实我们都错怪他了
元稹真的是渣男吗?韦丛、崔莺莺、薛涛告诉你
元稹的爱情
芳华 | 才情标映千古的薛涛遭遇渣男元稹,诗与远方不敌苟且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