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徽州120】长标在天上,世人不知。因为一个微博,收获美誉!

【行走徽州120】长标在天上,世人不知。因为一个微博,收获美誉!

司马狂/

在我的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家门口那条新安江的下游对面一路进去是街源,街源的长陔和长标,在大人口中通常是连读的。待我行走徽州时,街源去过多次,一直不知道长标在何处。直到去年国庆节,因了街口大桥的开通,再度往街源而去,途中莫名开错路,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上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心里慌兮兮。一直到半路遇到一户沿山路而建的人家,问过才知晓走错了路,继续往上去,就能到长标。可长标却不能翻山去歙县县城,还得原路返回。想一想,既然误打误撞地来了,那就索性前往长标一探究竟吧。

车子一路开到长标村委会门口,这里是长标村难得的一片平坦地,为了方便村民,也就做成了停车场。同时,这里也是长标的茶叶交易市场。长标的茶叶,其实在历史上曾非常有名气,民国23年的《皖南新安江流域茶叶》中记载:本庄茶在五年前做大方者居多,而以南乡里街源之长标为最特色,乃街源大方之鼻祖。迩来烘青盛行,前之做大方者,今多做红青。你看,在那个时候,长标人就能准确把握住市场上的需求,快速进行产品的更迭。如果说做大方茶是长标人的跟风,那么黄楼台云雾茶则是长标自己的特色产品,不过很可惜这个茶究竟是何模样,我也无从考据。

往村子里走去,明显感觉到,这是个乡人们硬生生在山中扣出地来营建的村落,房舍大抵依山势而筑。如今的长标是长陔乡下辖的行政村,而在乡镇合并之前,这里也是个乡,只不过这个乡不大,只管辖长标、贤源、谷丰三地。我在长标村中试图找寻到当年乡政府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却发现那已然是徒劳。不过,村里的卫生室,由新旧几栋楼组合而成,甚至还有X光室化验室,这应该是乡一级的卫生院的标准了吧。还有生了锈的移动IP公话牌子,上面的客服电话依旧是1860,这一晃也是几十年的岁月流逝。

外人来一趟长标属实不易,这也使得长标在歙县人的认知中处于一个盲区的状态。可三年前的特殊时期,长标却一下子火出圈来。那是因为彼时,某会推诿说自己的账目太复杂,没有办法对外公布,而僻处大山深处的长标小学,却因为每天发布的免费午餐账单,意外走红。这个ID名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长陔乡长标小学”的微博账户,每发一条微博,都是流水账一般记录今天的免费午餐采购详单,配的图也可以看得出来手机并不高端。可正是这样朴实的记录,却让无数的网友为之钦佩不已。我一直有亲身采访这位老师的念头,奈何等我找到长标小学才知晓,学校因为生源不足,早已撤并了。虽然联系上了王武斌老师,却不能见上一面,颇为遗憾。

长标在天上,山峭地高,我本以为村民大多会在积攒了一定积蓄后想办法搬离此地,到了村中才发现,村子里有很多新修的楼房,这些房子光是运建筑材料上来,所耗费的钱财就比其他地方贵上许多。虽然大多数的新楼,此时都是闲置着的,我揣度着房主人们应该在异乡打拼,外地虽好家也舍不得丢啊,古时有徽商返乡置业,现在的徽州人也还在骨子里保留着老祖宗的传统。正是因为长标村中鼎建之用,所以我甫一入村,就遇到了骡马队。

新楼、土房、老徽派、上世纪中后期的房舍,四种风格迥异的屋子,在长标都能见到。这正如这个村子里王和邵两个姓氏,能够长期共存一样,都是相互之间的融合。我问过村民王宣江,得知长标是太原王氏后裔,具体的来历在族谱有记载,而他也只是看过,不能详细表述。至于村中的邵姓又是怎样的迁徙路线,就真的找不到人询问了。资料显示的是,如今的医院,以前是邵氏宗祠。现在的长标小学则是王氏祠堂的所在。《歙县地名录》记载着,当时长标共有369户,1725人,也是一个大村庄了。

标者,木杪,也就是树梢的意思。概长标之得名,源自村庄地势高,周遭古木参天,村落隐逸在树木之间,外人自下抬头仰望,唯见长长的树杪,于是得名长标。这是《歙县地名录》中关于长标村名由来的记载,只是如今,那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住村庄的景象是再也见不到的了。但是很奇怪的是,书中还说此地曾经也叫长旗。旗与标,这两者之间可就没有什么逻辑关联了,何来长旗之名的呢?如果看本文的你能知晓的话,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

走了一圈街源,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街口进陔源,只见青山不见田,此间交通闭塞,村民们大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着日子,可这里的人们自娱自乐的那股子劲头是刻在骨子里的。你要不信,去了解下长标的目连戏班。长标的目连戏最早要追溯到光绪末年,当时长标有个秀才名叫王孔嘉,是他游说韶坑人抄出韶坑目连戏的戏本。在韶坑戏本的基础上,王孔嘉重新做了整理。融汇更多的伴奏乐器,逐渐形成长标自己的特色目连戏。长标这个目连戏班名叫劝善堂,在周边一带都是赫赫有名的,一直传承了四代人。民国年间,还有王明贵创建的吉庆堂,这个戏班主要演的是南戏和杂剧,而王明贵本人也是目连戏的武生演员。

一路往长标村尾走去,也是一路往海拔最高处走去,为的是能用手机拍下长标村的全貌。途中见一对夫妇,在自家房屋隔壁,石头窠下刨出丁点大的土地种菜,那土瞧着就很贫瘠。妇人在翻土,丈夫则就着石缝,凿更大的石凼,为的是能够蓄下一些水,用来浇地。长标一隅,吃水向来是困扰村民的大问题,村里人常说铜瓢舀水木茴装就是最为真实的写照。那种全村人指望着一处水源,排着队等着水自石缝中冒出来,而后才能舀起一勺的经历,着实让人难忘。近些年从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引来了自来水,才算彻底解决了用水问题。

终于到了长标村尾的地方,有户人家,虚掩着木门,在下面就瞧见他家有个水泥浇筑的平台。于是冒昧的推开木门,那瞬间我惊艳了,木扉分两旁,一棵柿子树恰巧就在中央处,沉甸甸的柿子垂下枝头。天空湛蓝,远山如黛,近一些的房舍呈现出黑白黄三色,柿子树的叶子将落未落金灿灿的,柿子有红有黄,好一幅山居秋景图啊。驻足平台上,长标村入眼来,秋高气爽的时节,到得此地,真是不虚此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山影派(36)】潘立昇:徽州“三文鱼”
在徽州,有一种“五彩斑斓”叫晒秋
【徽州村落】古道上的传统村落——歙县文山村
发现徽州(四十):歙县渔粱街
痴绝徽州
徽州有个古镇叫许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