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徽州(63)徽州乡下农人们自制的番薯粉丝

舌尖上的徽州(63)徽州乡下农人们自制的番薯粉丝

司马狂/

在徽州歙南我们管番薯叫番芋,小时候,母亲总是会在地里种上很多的番薯,那番薯杆可以做菜。而埋在地底下的番薯,成熟以后,除去常规的吃法之外,在我们那还会将番薯碾压成粉,然后做成番薯粉丝。

那时候,家乡的山林间虽然也有野猪,但乡人中有打猎者,还有自发组织起来深更半夜敲脸盆驱逐的,于是总能在野猪的祸害中,保存下来番薯。这些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家里种地的年轻人也少了,那野猪反倒肆无忌惮的繁衍开来,再想吃一口田野间自己家种的番薯,倒成了一种奢侈的念头。

挖回来的番薯清洗干净,磨成粉,接着用做豆腐用的那种漏布进行过滤。残存在漏布里面的就要扔掉,漏在弯桶(用土话读)里的番薯粉就是水清洗一遍,番薯粉自然沉淀在底部,上面的水倒掉。留下来的番薯粉自然成块,用铲子或是刀分割开来,把湿哒哒的番薯粉整块的放在箪簸中,让它接受阳光的滋润,就那么晒干。


晒干之后的番薯粉块自然散开来,又恢复其粉末的状态,不过那色泽已经没有开始时候那么白,逐渐开始有了成品粉丝才有的那种黝黑的颜色。将这些晒干了的番薯粉,放在桶中,加上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一起放在一个模具中,而后上屉去蒸。

蒸熟出来的番薯粉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深黑色,对于我这样一个文科生而言,这绝对是一种神奇的变化,至于这其中是什么化学或是物理反应,抱歉的很,我真的完全不知晓。待到模具中出来的番薯粉块冷却过后,再用机器将其套在其间,另外一头出来的就是一根根的番薯粉丝。早些年,没有机器的时候,乡下的妇人们是需要纯手工把番薯快刨成一根根的粉丝的。


一根根长长的番薯粉丝成型后,还要切成合适的长度,这样才比较方便存放。想来,早前的乡人们之所以会在番薯成熟以后,将其制作成粉丝,大抵也是贪图它能长时间的保存,这样才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能有菜可以吃。番薯粉丝要想吃的时候,最好还是要用水浸泡一阵子,这样才比较容易烧透,你看,这仅仅是水与番薯的融合就能产生如此多的变化,多么神奇啊。

这些年,乡下老家番薯种不出来,总是会被野猪祸害,我也已经许久不曾尝到过那乡下自制的番薯粉丝的味道了。一碗粉丝炒出来,热气腾腾的,在那热气的氤氲中,总是会有母亲的一张笑脸露出来。我知道,那是刻在我骨髓深处始终不能忘记的家乡的味道。粉丝里面放入肉丝、豆腐干、笋干大抵是徽州周边一带人特有的习惯了吧,那味道令人怎能不怀念。

在外愈久,愈发想念的是家乡的味道。其实,即使你人在歙县,你的内心深处也在怀念着歙县,你怀念的是你脑海中顽固存在着的老歙县,因为那是你孩提时代最美好的记忆。而这份记忆中,最为美好的,便是各种小时候吃过的食物的味道。如果你想品尝到上面我所写的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番薯粉丝,可以直接去歙县桂林的一亩山庄,山庄主人的微信二维码留在下面,长按识别就能添加好友。

附录:此前写过关于番薯杆和番薯煎菜的文章,点击下面的蓝色标题就能跳转阅读,看完记得回来哦。

舌尖上的徽州(28)番薯杆(番芋管)

舌尖上的徽州(35)七月半做的油炸番薯(番芋)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番薯的花样吃法,舌尖上的美食,只问吃过几种
探访石佛村番薯粉丝,记录农家传统手工艺!
番薯味道长
《舌尖上的普宁》普宁美食汇总,吃货们都懂的
黄金番薯饼
番薯粉窝窝头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