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真自修法 功到自然成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武术前辈们的经验和忠告。清代太极拳大师王宗岳在《十三劲行功歌》中强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指出了拳艺的提高,需要明师引路指点,更需要个人不断钻研修炼。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具有独特的养生价值,任何年龄的男女老幼,均可习练。在晨练的人潮中,我摸索了十年,先是学习在全国推广的各式太极拳、剑、刀、太极扇、太极掌等竞赛套路,数一数居然学会了十套有余。但是,总觉得有种僵硬感驱之不去,尤其是双下肢的酸胀沉重感很不舒服。为知其所以然,自购了十余本有关太极拳的书,感觉自己整个“一只人蚁”,忙碌于太极拳的爱好、阅读和盲目地练习中,非常迷茫。
      值得庆幸的是,2002年我结识了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式太极拳第二十代传人、国家一级拳师范学天老师,在他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我从站无极桩开始,严格按照要求:百日筑基。每天坚持站桩(无极桩)、练功(混元内功)、练拳(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一点一滴的揣摩拳法,一字一句的拜读冯志强先生的著作。
      在日积月累中,我感觉身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站桩时,气息在体内悄悄的顺其自然地运化;肌肉的逐渐圆厚和富有弹性;双下肢的稳定和松沉;腰腹部的充实和胸背部的挺拔;头脑的清晰和思维的敏捷;偶发地“好斗”的冲动;好像自己的生理年龄在倒退,又回到了而立之年——不知疲倦、充满自信的状态。
      最令我惊讶的是,在2004年9月的某日,晨练归来,面对50斤大米(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一半),在左顾右盼、实在无人可求的情况下,49岁的我,骨子里想挑战有生以来的纪录,我扎好马步、气沉丹田,双膀一叫力——上肩,一气登上5楼,除了心跳、呼吸生理性增快外,感觉好极了。心想,明天肯定腰酸背疼,结果呢,仍然是感觉好极了。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酷爱心意混元太极拳,更加坚信太极功的内在魅力,更加崇拜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创始人冯志强先生,更加感谢明师范学天老师,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功到自然成”的信念。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我一生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名家李雨樵的太极演练
让双掌的强磁场布满全身一一一陈 式太极内功劲法〈九〉
沉痛悼念太极大师冯志强先生
再谈《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道云龙
我对“混元24式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
"缠丝精”揭秘——心意、太极合参 - 太极理论 - 太极网-中国最大的太极拳网站-中华太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