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第四十一章] 修道与生命进程的关系——进道若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一章明显的从修炼的角度,界定了一下人对道的感觉,以及有些事物的分类。比方说上士、中士、下士,这是三种人,对道的感觉有这样一些,明道、进道、夷道这三个道,德,有上德、大白、广德、建德、质真,然后讲的社会现象,大方、大气、大音、大象、道隐,当我们把这些主导名称搞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师父在这一章里说了一些什么东西。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中士、下士,如果按这种说法,那么修道的人到底是因为先天的不同,而对道产生那种不同的感觉和思想,还是因为后天的意识不同,而对道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呢?(答:先天的不同。)先天的不同表现在那个方面?根基、悟性,实际上按我的想法,先天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因为偶然的原因,就是你生的时间、生的地点不同而带有某方面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后天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掩埋了先天相同的那一面。当然先天相同的那一面是不是也有差距呢?我想要是用语言来界定的话,任何事情都是有差异的,都有层次上的差异。先天也是这样。先天层次深一点的人,他积累的经验就多一些,他经历过的事也丰富些,他对道的感觉就敏捷一些。如果后天的沉积比较厚,灰尘的积累比较厚,先天又不是很完整,就是他先天修炼过程的积累不是很丰厚,他先天的经验不足,这样就分出了先天悟性的不同。悟性比较好的人,他听到道以后,都能够勤而行之。我想我们在座的有很多道友孜孜不倦的追求,这种行为与这个是相通的。你就是不让他修道,他实际上也在修道中。勤而行之只不过是体现在他对问题的一种不舍,这个不舍就是在冥冥之中,有一种信号在引导。我们吃东西,或者是吸收精神上的粮食,都是一样的道理。东西吃多了就厌倦了。电视看多了,也会厌倦,无论是人的胃口还是人的精神,都容易厌倦,但是对道的追求为什么没有厌倦呢?那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不是由他心里想出来的,而是冥冥之中的引导因素,就是他的先天信号。先天信号积累的丰富了,他就不容易产生厌倦。但是如果先天信号不是很丰厚,他受后天信号一干扰,他可能就放弃了。比方说在修道人当中有很多家庭关系不大好的人,为什么不大好呢?就是因为他后天的干扰比较重了,他本来是抱有很强的信心和意志的,结果到半途呢?他觉得这种矛盾还不如服从现状,所以他容易放弃。上士、中士、下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互之间可以变换。所以大家看问题的时候不要把问题看得太死。看问题太死容易固化自己的灵性,就把灵性框定在你后天的感觉里面了。作为下士来说,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种笑的人和向前推进道的人就形成了一对矛盾。笑的人成了向前推进道的人的一种资,这就是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希望前面的章节还是能够引起大家对文章整体性的关注。但是如果从大的角度说,无所谓消极和积极的状态。因为无论怎么样,它们都是存在的。相反地,如果他要是不笑呢?那问题倒是来了,下士要是不笑,那这个东西他也会争取了?这就是我原来在《双经合一》里面说的,实际上老百姓抱住了福光、露利,时光在这种捕捉中很快的就流失了。对于深奥隐存的道,他肯定很难以树立起兴趣,或者是树立起志向去追求它。如果他不笑道,而是去追求道,那道不就成了老百姓所追求的利益了吗?这说明道肯定有特殊的一面。这跟师父在另外一个章节里面所说的问题很相近。他这样说的,知我者希,则我贵。道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观念,知道我的人越少,我就越显得珍贵。如果知道我的人多呢?珍贵的一面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说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就说明对大道的追求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够进入的一个状态。但是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就不在道中呢?也在道中。但是这和求道、成道的概念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师父一直在追求一个目标,就是长生久视之道。这个长生久视之道在人们的观念中现在还难以建立。就是灵性很好的人,就像那天讲课讲的五眼六通一样,六神通,前面的五个他都承认,最后一个神通他就不承认了。那么高的科学家,那么好的灵性,也不承认生命的永久性。这个永久性到底存不存在呢?他产生怀疑。信不足,就会不信,他就只能处在中士的角度。像我们,既信,同时也去实践它。契而不舍地去进行追索,这种行为我想也就是上士之行为。所以我觉得,大家的行为都是上士的范畴。要不然的话大家不会在这个地方浪费自己的时光。

接下来就是几个对比性的四言句。我记得当年师父在讲课的时候,或者是见到师父,就是跟师父的信号打交道的时候,以及后来跟师父的玉身打交道也好,他都习惯于用四言句,也就是四个字一组。我原来对诗歌比较感兴趣,但是缺乏深刻的研究,我从诗歌韵律的节奏中知道,一般单数,就是轻重轻重轻,或者是重轻重轻重,这种状态很容易使人的语言导向波浪式的情绪结构。师父用四言句,同他的比较意识很相关。比较都是成对成对的,一个阴一个阳,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一种结论。这个地方就是这样,它的对称性比较强。所谓的对称性就是对阴阳性,当我们明白了这种对称性以后,我们就知道,思维的发展并不像文学的发展那样,我们要注意修道思维和文学思维不一样,修道思维讲究的是对称性、平衡性和包容性。修道的人要注意对情感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他要展示的是一种道理而不是一种情绪,为了把道理说清楚,就一定要利用事物的对称性和对比性。

所以看下面的语言,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明道是明,为什么又昧呢?这是矛盾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面,这是为了让大家去比较,明和昧,相反的事物共存于一个事物中,就是在道中。明道,他就像有点愚昧一样。有很多人以为,修道人嘛,应该越修越聪明,越修人的能力越大,越修人的荣誉越高,这样才去修道,要不然谁去修呢?这样一想,又落到下士的角度上去了。进道若退。进道,明明有好处,他就像倒退了一样,故去修道的人都是穷文富武。穷得没办法了,才去读书,然后考学,光宗耀祖。有钱的人则去搞武术,然后修道。所以修道人都是很有钱的人。有钱人修,修到后来他抛弃了家产,进山去修道,什么也不要了。这种人是进了呢?还是退了呢?这就是一种比较意识。他舍去了阳性的财产,进到道里面去了,在老百姓的观念里面,他就是退了。他还不如一个老百姓呢。这都是在比较。它是用老百姓的思想和修道人的思想进行比较,而不是单纯的就修道人的思想去阐述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道中,分成上、中、下三种状态,三种状态的思想比较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要不然到最后,你修了若干年,还不知道应该取舍什么。取舍什么要清楚。明道若昧。明白了道的人,表面上绝对不会自作聪明,不会夸夸其谈,去阐述你所谓的道理。那没有必要的。那要是有必要的话,你就是一个偶像,或者是一个木偶。你只是表演者,或者只是一个道器。你是被利用者。你要想得道,你就一定要在那种暗昧的角度去发展自己。我是在用这个暗去形容这个昧。暗昧是什么意思呢?暗昧就是你在暗地里,有另一种存在。表面又显得很愚昧。进道若退。你进到道里面去了,但是你的表现,你的状态,并不一定要用金钱、名利、荣誉、名头、法号去形容你,如果用那些东西能够形容你的话,那这个东西就不叫道了。因为,那些都是阳性的一面,有形的一面。所以进到就若退。就像这个人越修越差一样,不是越修好像越辉煌。老子最后西出函谷关,他走了,他退到人间以外去了。谁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但他现在还在不在呢?我想他现在还在。别人不承认他在,我是承认的。

夷道若类。夷道,就是平坦的道,或者是消除道,就像同类一样。类在这个地方也有劳累的意思。平坦的大道就象行走在崎岖的小路上一样。这里用的也是比较意识。平坦的大道就像爬起来很累一样。当然这两个类、累是同音字,古代有同音同意的现象。这个类还有另外一重意思,种类、类比,划归某一项的意思。你要想消除道的状态的话,想消除道,这个不同观念的话,实际上你就处在同的中间。就是你同样也是被消除的对象。这个地方我先这样讲,然后大家再慢慢的想。你勉强的去进入这个事物的时候,实际上就像你勉强的去否定这个事物一样,它们都是包含在这个种类中。这就是道的种类中。道的种类就是它有同一性,无论你怎么做,你都在这个同一性中,这就叫类。那么夷道,把他铲除也好,弄平也好,想消除他也好,其实这都是对同类的行为。笑的人,在促进道的发展,修的人也同样在促进道的发展。

上德若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可以这样说,上德肯定是有德的。但是他又若谷。谷,山谷。因为山谷能够容纳,它能够包容万物。但它是最低的位置,上德的位置又很低,这就是说事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你很有德,你的精神境界却不一定要用高大去形容。所以古人就比较讲究平常心,很容易从平常心的角度去界定这个人是不是得道了。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修炼的时候,有了一点成就,就过分的肯定自己。或者是褒扬自己,或者是有意的抬高自己的状态。比方有个人说,他已经得道了,你首先就要界定一下他,看他这种思想是不是上德若谷,他是不是像山谷一样能容纳所有的事。比如我就说他一句,你真的得道了么?你知道道是什么东西么?如果他只是笑一笑的话,可能他这个道真的是得了。如果他说你不懂。那他这个道可能就没有得。不知道我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大家自己揣摩一下。

所以有时候作为老子来说,他传递的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式,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一个人得没得道,首先是从他的精神境界上去界定的,不是从他的肉体上,或者从他的表现上去界定。

大白若辱,大白,是你这个人比较容易受到肯定,黑的肯定是不好了。这个地方的大白还有一重意思,就是这个人太出名了,太被人所关注了,太辉煌了。荣誉太高了以后,怎么样呢?容易遭到人的侮辱。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对雷锋一直都是非常崇敬的,结果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以后,听到一种说法,说雷锋这个人怎么怎么,当时为了追先进怎么怎么,把他这个人说得一塌糊涂。现代人畸形的思维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把一个非常好的榜样,非常高的精神境界,非要说成是非常低的,非常糟糕的思想。现代人为了张扬自己的自私,或污泥浊水的那一面,他偏偏要把最好的东西也拿过来嘲笑一顿。你如果要是修道的话,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再好的事,再有名气,也不要去争取那个名气,因为你太暴露在众目之下了。暴露在众目之下你以为是一件好事,以为能挣来名和利,实际上现代人都是走的这样的路。你看演电影的、唱歌的,都想从各个方面得到媒体、得到老百姓的追捧。以为有了名之后,利就滚滚而来了,就可以讲价钱了,名越高,利就越大。这就是老百姓现在的思维方式。现在的思维方式和老子的这种大白若辱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天差地别呢?我想正好是对比出来的一种天差地别。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以后作为我们修道人,好出风头的人,好表现自己的人,他肯定不是一个真的修道者。这一点可以把它肯定下来。

广德若不足。广,他想争取的意思。宽广,或者是扩大的意思。他德很广,想达到完美的这一面。好像是为了积德的结果,不停地做好事。不停地做,就像上一章里面谈到的,过去古人要做三千六百件好事,你就有德了。但作为广德,这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他说广德若不足。就是你再怎么做,你也是不足的,你不足以为道,你的有为使你永远地停留在下士的角度。我这是对修道人而言的。修道人他既然想去修道,那他就处在修道人“下”的层次里面。这就是下德,在下德里面你去积累。就像梁武帝同达摩的对话一样,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也没有公德。那是他应该做的事,他应该做的工作,是做领导的基本工作内容。他把这个忽略了。

这个地方广德还有另外一重意思,就是你非常宽广的德行,就像不足一样。不足是因为你心态中没有满足的那种状态,你才感觉到不足。你即使有很大很广的德行了,但是你仍然不会感觉到自己很有德一样,这就叫不足。不足对自己的心态是不是有好处呢?后面我讲的这重意思是一种主体意识,它是积极的。从客体上,我们如果把这个话用到某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另外一重意思了。这说明阴阳两种位置的不同,它界定的结果就不一样。

建德若偷。如果用这四个字去衡量前面的广德若不足,就像第一种解释,有意地去建立功德的人,他就像盗取天地的功德一样。人都是天地所生,在生命运动的过程中,他无论做多少好事,是不是都是理所当然的呢?我想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你有意地去建立自己的功德的话,是不是就像偷窃一样呢?你把老天爷的功德偷盗到你小小的生命中来了,而这小小的生命又是从大的生命中育化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贪天之功为己有呢?我想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实际上人活在世界上,你修功德,你修道,你本身做一点事情,你不可以言德,不可以说我就有德了。你做一点好事不可以说我就是一个好人了,我对天地间的贡献已经够大了,我还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这种想法就像偷窃一样。这就像那天我讲这个问题时,说到师父对信仰宗教的人的说法一样,那些人你别看他会跪在菩萨跟前,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想从菩萨的口袋里面偷得一点东西。他拼命的施舍啊,往功德箱里面塞钱哪,磕头阿、烧香啊、很虔诚啊,他目的是为了什么呢?目的是为了偷。一个偷字就显得非常有贬义。但是这个贬义确确实实是被人们的思想所忽略的。这个忽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很多人他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很高尚,以为自己的行为是能够满足自己进步的需要的。但实际上呢?他就像小偷一样。他没有从大的境界上去界定这个事。这个大的境界就是要把自己融化在道中去,然后再去做你应该做的事。你做的每一件事,只要你自己心里高兴,你说有没有功德呢?你只要感觉到你自己有喜悦就行了,何必在乎那个功德呢?你做每一件好事,就像我分析雷锋同志那个状态一样,这个话我曾经讲过一次,雷锋为什么会做那么多好事?就是因为他感恩戴德,他感UU1001词语替换的恩,戴社会主义的德。他把恩和德始终都顶在自己的头上,总认为自己是受了新中国的抚育,把自己从旧中国解放过来,他肯定想为新中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尽管他做了很多事,但他不一定非要去肯定自己做的那些事。有的人说,他在日记中为什么把那么多好事都记下来了呢?我想那不是说他在做好事,而是说他在比较一种意识,他认为有很多值得自己高兴的事,是值得记录的。我看雷锋这部电影不下四次,我觉得他的这种思想是不容歪曲的。最起码我们要向他学习感恩戴德这种思想。我们要知道,自己是由天地所生,虽然我们在这个小的环境里,我们的心胸一定要宽广,心怀天下。要知道天下所有的人都需要我们去关注。你关注了,你就和他们的信号联系在一起了。天下所有的生物呢?所有的存在呢?也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这个整体性,是息息相关的。这个整体性才能够促进我们的进化。整体性也就是道。道才能够推进你最后走向更高的层次。如果你没有这种思想,你单纯的感恩戴德,是不是能够达到目的呢?它就有所限制了。

最后就是说,你建德,不要有意地去建。你只是做就行了。你做任何的德行,都自自然然把它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去做,这就是你的大境界。如果你有意地去建立,那就像偷一样。

质真若渝。渝,超过的意思。就是改变了本来的含义。质,就是求的意思。你求这个真的实际意义的话,就像改变了它的本来一样。真,并不存在于孤立的状态中间,它存在于比较中间。昨天我说有意归真。你有意,才能够归真。有意是有为。它为什么能够归真呢?有为也有合理性的有为,也有下意识的无意。有意和这个地方的质真,有什么区别呢?我想,追寻真实的含义,往往会超过你意想的范畴。这就是我们对宗教普遍研究所得的结论。很多修宗教的人修到后来都过头了。就是他受了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后,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忽略了的平常生活,平常的老百姓,或者平平常常的一种现象对自己的启示。而单纯的掉到那个圈子里面去了。打个简单的比方,西方极乐,那个地方当然大家都想去了,这个时候他就忽略了自己的现实世界了,对现实世界有排斥思想,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包括《与神对话》系列也是这样的。与神对话说了那么多,洋洋数百万言,对话之后他心里对现实世界还怎么样呢?他不是立足于现实世界,让很多人去包容它,而是现实世界成了人们不满的对象。这种思想一旦形成教会的话,他如果要是形成了一个宗教组织,然后这个宗教组织越来越壮大的时候,他最后会怎么样呢?它同样会限定人家的思维。它限定了人的思维,也就是否定了自然观。那么他就像老子在这个地方所说的质真若渝,他改变了自己的初始状态。初始的状态是在两极之间摆动的,你要么信,要么不信,信过头了和恰到好处,那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事。你总不免有超过的地方。你难免改变你原来的真实面貌。这个真实面貌是你本来的、本真的那一面。修道难,难在把持合适的尺度。你不要看我在这个地方夸夸其谈,我的话里面有很多漏点的。但是大家为什么抓不着,那就是我一直都在运用老子交给我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比较意识,就是在两端之间不停的跳动,在真和假之间不停的跳动,变换自己的思维去适应大家的问题。这是我今天跟大家揭示的一点,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种真实做法。变化自己的角度去适应大家的意识变化。大家就不大容易找到这个问题的根子。

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大方无隅。那个方形的东西,如果说太大了,它还有没有角?你根本看不到它有多大,你怎么能看到它的角呢?人有时候对事物的相对性没有注意,他只注意绝对性。他在小房间里面,可以想象这个小房间,仔细地去摸索这个小房间,具体的,甚至还可以把它拆掉。这就是人处在小环境里面的自控也好,被控也好,实际上都是比较出来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太大了,它给你展现的是无穷大的方,你怎么去把握它呢?

我在这个地方曾经打了一个句号。我认为这样断句比较好一点。他后面连下来的这些话,和道隐无名相呼应,这四个大,大方、大器、大音、大象都是为了道隐这个名称而建立的,当然前面还有一个大白,为什么把大白放在前面,而不放在后面说呢?就是因为前面的那些话是相对于上德而言的。古人既然已经这样断句了,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借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再看哪些话能够在我们的思维中进行分类。

大器晚成。这已经成为一句成语了。大器,是人经过磨砺、经过苦难、经过努力以后的成果。所以一般都成得比较晚。这比较符合我们人的发展规律。那么我们暂时把这句话拿过来,跟我们现实的教育面貌作一下比较,就会发现,现在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是不是符合这句话呢?明显的不是。对小孩过度的要求,尤其是现在的女性,对家里的孩子要求太高了,要求孩子每一门功课都拿第一第二名,最多不能超过第五名,你说那孩子有多大压力呀?现代人的思维根本就没有注意大器晚成这个问题。你应该让他积累足够的经验,身体健康,有足够的精神基础以后,再去做一些大事。那何乐而不为呢?偏偏现在的人就急于求成。按前面的说法那就是欲速则不达。他拼命的加快成才的速度。现在的科学也好,教育也好,文化也好都在鼓励人们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且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这在社会上已经不是什么稀有的事了。

(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想找一本书都找不到,是不是就不能成才哪?实际上到后来,八零年以后,社会上到处都是书了,你看看不完了。要什么书都能买到。我记得六七年,想到书店找一本比较好的医学书,不知道去了多少遍,翻了多少柜台,都没有。尽是那些新医疗法。好不容易找到一本大专院校留下来的高等教材,又支离破碎,不完整。看完了这一节,想看下一本,就找不到了。所以很遗憾,如果那个时候有书,什么东西都能够学得进去,因为那个时候渴望知识,后来一进入八十年代,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更不同了,不但有书,还有网络,还有电子版的书,各种各样的东西你随时都能够取得。)

大器晚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个器,并不是要学而成器,而是说你自己的经验积累,和人家知识的那种传递相吻合以后,你才能成器。这个吻合,是要经过磨砺的。人家的知识你拿过来用了就可以成器?难道真是这样么?如果没有自己的创造,可以这样说,根本就谈不上器。你只能是一个模仿者。真正成器,你最起码要有自己的见地,要有自己的境地,要有自己的创造结果。

大音希声。我记得在《玉真通解》里面,我把声音这两个字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声是声,音是音,那是绝对不一样的。能听到的就是声,但是不是每个人听到的都是真正的声呢?那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听到的声音,人家听不到。他听到的声音常常还很清楚。所以声,不一定别人也能听得到。有的声有方向性,武打小说中有个词,叫传音入密。就是它只针对一个人,有排它性,别人听不到。什么叫音呢?音实际上是一种阳性的东西,所以把它放在后面说,声是阴性的东西,它没有具体的波,只是一种信息。那么为什么这样分类,我们的确在实践中是这样体验过来的。当你只见到形,摸不到质,你只听见声,感觉不到它的音的时候,这个东西就是虚的,它只是信号,或者它是你意识中的反映。如果你能够同时感觉到它的声和音,同时又能感觉和触摸到它的形和质,那么这个东西的真实性就出现了。

就像我们讲思维和实践这个问题一样,很多人认为思维和实践可以绝对的分开来,把人的意识和物质之间绝对的分开,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分不开的。这里面所说的大音,它所表达的信号,你根本就听不到。老天爷在不停的释放一种声音,只不过是我们接收不到而已。当你练到一定程度你就知道大音了。(低于二十赫兹,是次声波,再低,就是长波了。一到长波,它的破坏性很强,超长波,破坏性更大。很多人喜欢听音乐中的低音,但是声音越低,对人心脏的振动就越大,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听惯了的人会感觉不到。)

大象无形。道象肯定是大的了,无形,你看不到它的形状。就像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问题一样,再怎么研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没办法说清楚他不可道的那一面他到底是什么东西。

道隐无名。就是因为它隐去了,它才无名。从这四个大,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归结到道隐,我想无非就是一点,最后,你成功了。你是有名还是无名呢?我一看这句话,就想起张伯端来了,人们最后把张伯端奉为南宗丹派的祖宗。但实际上他自己就说得很清楚了。他说我可怜哪,我自从求道以来,没有一天舒服日子可过。因为他颠沛流离。他浙江人跑到四川去了,在成都碰到了世外高人,有人说那个世外高人是刘海蟾,我说他是李海蟾也可以,因为世外高人是隐去了名字的,他不用任何名字来表达自己。

现在世上那些传播气功的大师们,是不是得道了呢?从道隐无名这一句话就可以反推过去。四个大,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无论你怎么大,总的说来,只有一条,道隐无名。没有名,才是真得道,你有了名,已经够了,你还要什么东西呀?还要道?你下辈子再来。我只能得出这样一种结果。就像师父说的那个意思一样,你有了一种结果,你已经有了名利,你还要另外的东西,怎么可能得到呢?所以我的确非常感佩张伯端这个人,因为他敢说真话。他稍微不谨慎,不但是坐牢,脸上还刺了字,那就是真正的被判刑了。他还说了另外一个真事,他屡次在诽人面前说真话,在不地道的人面前去讲道,讲多了,背上生了一个大疮。过去叫痈,结果肿得差点命都丢了。这样他才知道,噢,并不是你知道一点就可以随便瞎说的。瞎说,你结果就不妙。我想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他当时得道了没有?没有嘛。简单的说,他只是得到了一本《双经合一》而已。(笑)他已经说真话了,结果我们后人偏偏这个真话听不进去。就自作多情的给他安上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现象。他对这个问题的感悟是很深的,后人一直说他是修命一派的代表,先命后性的代表,实际上他在他修道的感受心得里面,一直都是把修性放在前列的。大家有时间把《修真法悟》拿出来看看。《悟真篇》的正文部分,都是高人传给他的,只有后面的部分,才是他自己修练的心得,而这里面最要的体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先修佛性,后修丹道。

最后一句话,夫唯道。只有道这个东西。善贷且成。贷,施与的意思。他善于施与出去,而且把施与出去的东西变成实际的结果。这就叫善贷且成。只要做,善始就必然有善终。这只有有道才能做到。

这一章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有什么问题?

大音希声,老天爷用很大的声音跟我们说话,我们却听不到,为什么?因为他是在传递一种信息。我曾经说过,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他分布的一个基本思维都同时出现了,这个就叫大音。大音是不是变成了声呢?不是的,它变成了人们的思维。我们的思想的产生和尼尔的与神对话,塞莱斯廷预言,都是在同一个时间产生的,这就是老天爷的大音。但是你很难以听到他的声,因为他没有表现出声的那一面来。我在这里讲的内容也是非常希的,只能对少数人讲,希,也有这一重意思。

我十年以前是这样写的,真正的大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就像大道的妙谛在语言中无法传递一样。但是它又和合于万言之中,细观至无我之时,则万象自明,这就是观音自在。提到观音自在,观世音待的那个洞就叫潮音洞,她是听海浪声得道的。因为她观这个潮,第一有信,第二她从这个声音当中能够涤清楚道的信息的全貌。她听这个声音可能越听越大越听越大,最后大到无形了。比方我们在这里可以尽量的想象,你的想象如果能够随着你的思维在运动的话,我说的是真正的运动,那么你穿墙入壁飞升都可以做得到。但是你的做得到他是有相对效应的。就是你在某一个范围之内能够体现出它真实的那一面来。这就是观世音当时在潮音洞里面修练,最后得到的基本意思。

就是你观察问题要慢慢的进行,大器晚成嘛,慢慢的进行,但是你要观察到什么程度呢?没有我存在的时候。你自我的感觉已经消失了,这个时候,它自然而然的就溶化到万象中间去了。这个时候自在就体现了。真实的自在,那就是大自在了。

第四十一章总结出的的几个问题。

1 道性有深浅。道性肯定是有深浅的,这就像我们的形体,有的人长得丰满,有的人长得单薄。

2 修为分有无。修为分成有和无两个方面。修为,大部分人都是趋向于有为的。只有极少、极少、极少的人,他才坚持这种无为的修持方式。坚持下来的人,他绝对有好结果。

3 真人显朴常。我们所说的真正修炼的人,他的显现一定非常朴素,非常平常。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要是特殊的地方,都有名利可图,有名利可图的人,这种人,他没有道福。他只有人间的富贵。

4 平常不过的道,复杂难一的心。道再平常不过了,就是因为它太平常,所以你不容易发现它。你不容易从平常的生活中积累你进道的路径。那个能量、那个方式、或者是那个心态,你不容易积累,这个平常不过的道很难以让你去积累。积累很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因为真正复杂的是人的心,它非常复杂,它不会守住道这个一中间生出来的二中间的那一个阴性的一面。它老是守住了阳性的一面,这就是第四十二章里面所指出的一些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闻道: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道,并非谁都可以悟到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静中生动任其自然——不深信,如何了道
修心要做到精神与肉体、思维与行动、信念与做到统一(连载25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