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编站桩功(附答疑)
作者:杨锡堂(原刊于《气功1999第三期》)不少气功名家,对站桩这一功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保健医疗之实践,得出了“百练不如一站”的至理名言。他们总结站桩功有四大优点:①形(放松站立)、意(收心摄念)、力(支撑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久练之,则“力不练自生,气不行自行”;②有利于调整气息,血液循环不受丝毫抑制和影响,气的运行能直达四肢末梢和五脏六腑;③有助于进入气功上虚下实气沉丹田之境界,能快速壮大和凝聚丹田之气能;④简易效著,持久而不昏沉。传统桩功属“有为”功法,可分为“放松型”和“激发型”(如低势马步剑指发气桩,一字步天字桩等)两大类。也有人将桩功分为“养气型”(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意守凡田)、“练气型”(全身放松、呼吸自然、运用意识,加强内气的凝聚力和暴发力)、“发射型”(手指向外发射)三类。激发型、发射型桩功,虽是气功师必修之功法,但患病者特别是高血压病者、头昏病者禁练。这些理论和分类,不仅丰富了桩功的科学内涵,而且对桩功修炼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是一名桩功爱好者和受益者,经多年研究和实践,扬长避短,采释道两家之长,合三调为一体,新编了“观光调息持咒高能站桩功”,并勤练不懈,取得了满意之效果。七旬之人,齿坚、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原有胃炎、胆囊炎、心脏早搏、类风湿关节炎,均销声匿迹,不仅能发放外气,而且还具有一定量级之“念力”,能作用于远近距离之受试者。具体练法如下:①预备式:最好站在灯光下或面向太阳。头平正,躯直,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掌心向下,虎口相对,十指尖罩于下丹田区,双目微闭,舌抵上腭,两膝略前屈,全身放松。②行功:观想一轮金光四射的太阳悬于头顶上空,徐徐吸气时默诵“嗡”,意将金色之太阳由百会穴导入颅中,并随“嗡”之音频在颅区发生共振;继而闭气默诵“阿”,颅中太阳与“阿”音共振并随气机下行,经中丹田而达下丹田;最后,呼气默诵“哞”,随“哞”音频之共振,观想下丹田之太阳发生爆炸,光能辐射全身,进入每一个细胞,周身通明透彻。如此反复练之,每天至少1次,每次30—60分钟。③收功:练功结束时,先用顺腹式呼吸法,徐徐吸气归于下丹田,观想下丹田鸡卵大小的发亮的能量团缩小到黍米之大,徐徐呼气时,下丹田能量团又恢复到原来之大小,进一步使下丹田收贮能量。21息后闭目,意将金色之太阳调至两掌十指,十指横向相对进行拉光拉气108次,接着用气感特强之双掌,贴近脸部,由下颔向上经百会、玉枕直至后发际,进行7次“气扬”按摩。然后用双空心掌拍打头部7遍,顺序是前额—百会—玉枕—风池,百会部位要多拍打几下,因为百会穴为诸阳三会。最后,按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脚,足之三阴(两腿内侧)从脚走胸之顺序全身拍打一遍;再左右掌交替拍打肩井穴和命门穴21次。结束。

  这一功法,既有传统桩功之优点,又超越传统桩功。此功特点:①双掌心向下,十指尖罩于下丹田上,能使手三阴三阳之经气,对丹田渗透积聚。尤其是手太阴肺经之经气凝聚凡田,呼气时随“哞”音之共振由内而外向体表舒扩,这能更好地增强“肺其华在毛,开窍于鼻”的生理功能。②此功法合“养气”、“激法”为一体,简化了原桩功之功法。此桩功虽属“激法型”,然只激而不外放。待真气充盈,需外放时,用意念调控即可。此功法“光气”由上而下,聚激于下丹田,符合高血压患者意守不能过胸之机理。一般来说,“吸闭呼”法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调此息时只要注意“柔和”,并用意念调控气血下行于脐下,其弊端可以克服,其优点能产生一定的暴发力,气血流动加速,气感增强,功力得以提高。③在藏密气功典籍中,有三个音频呼号“嗡阿哞”最常用,被称誉为“三字明”或“金刚颂”,其作用在于对无限长时间和无限大光明的呼唤。练功在调息之同时,默诵“嗡阿哞”咒音,即可通过纳音导引实现人体小宇宙与大宇宙之共振,能更好地摄取宇宙之能量,能使百脉畅通,能使人体生物场得到激活和强化,在共振功态中,舒适之感难以言喻。人体有一条中脉,它直立于人体百会区到会阴区之间,纵贯五轮(顶、喉、心、腹、阴)、三丹田(上中下),练此功时,光气从百会到会阴振动冲涮,人体的五官和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甚至运动系统无不得到洗涤和强化。有病能治之,无病能强之。同时,还有助于中脉的打通。④佛门功法,用“观想”修中脉明点者有之,道家用“观想”假借修真者有之。“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太阳,久之觉热;内想大雪,久之觉寒”,这就是实修中对“观想”作用的真实描绘。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太阳是人们唯一能直接感受到的光最强、温度最高的天体。功中观想太阳,并伴以“嗡阿哞”咒音之共振,就能最大限度地接收到太阳能量和宇宙能量。⑤优化道家之吐纳术。吸气不可过满,闭气下行要柔长,呼气不可过尽,这样,呼吸就自然了,人的机体就放松了。初练时,呼吸全程约7—8秒,即1分钟7—8息,久之可延长到12—15秒,即1分钟4—5息。⑥待修炼到真气充盈,有一定内视功能后,可用于自调他调。古人云:“意者气之使,意有所到则气能到,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至病所而攻之,则瘥([chài]:病愈。)”自身某部不适,可行功调光气进行调治,直到灰暗之病灶淡化、消失、变亮为止。对近距离之病者进行调治,只需对方放松静坐,然后行功调光气由病者百会穴到达病所,冲刷后由涌泉穴排入地下,1天1次,每次限在10分钟之内,5天为1疗程。如对远距离之病者进行调治,彼此需面熟,有相片也行,对方需放松静坐或仰卧,并观想施术者,施术者用“意想微缩法”将受试者调到面前,然后行功调光气对病者进行全身性冲洗并排入地下。经多次试验,远距受试者在调治时,有的摇晃不能自主,有的有冷热或麻胀之感。⑦这一功法修炼有素后,观光、调息、持咒则习惯成自然而淡化,这时采用“听皮肤法”,也就是聆听气息与皮肤共振而产生的声音,练功者进入恍恍惚惚的入静态,这可训练遏制“识神”而让“元神”用事,也就是说,可以由“有为”向“无为”过渡,为修炼高深层次功夫打下基础。⑧这一功法可以生活化。看电视、写作、坐车、搭船、乘机、走路、卧床、坐、立、(候车等人),均可操练之。走路行功,不需步伐之配合,你只管行功前进就是了。卧床行功要仰卧,不能入睡。坐着练功,要端坐,头、腰正直,坐凳子的三分之一,两脚与双小腿,小腿与大腿,大腿与腰背均成90度。生活化练功的收功,只需双掌搓热擦脸就行了。练功生活化,能快速地提高功力,收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效果。

  新编站桩功三题

  杨锡堂

  “新编站桩功”一文在《气功》杂志1999年3月号刊出后,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现就来信中比较集中的3个问题,做一解答,以期与同道共商。

  一、怎样较快地产生气感?练功者练了一段时间后,局部就会产生凉、热、酸、麻、胀、重、痛、跳等感觉,这是真气萌动,冲击阻滞,疏通经络的生理效应。再继续练下去,真气日益充盈,练功者体内会有像蚂蚁爬动的感觉,或看到明亮的光及彩色光团,非常舒适,这种气感产生的快慢、强弱,与练功者经络的敏感程度、功力的深浅及练功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较快地产生气感呢?笔者体会到功中运用调息者较不调息者产生气感快,调息时采用吸停呼则较采用其他呼吸法产生气感为快。为此,采用合理的饮食结构,使练功者获得充足的水谷之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翁阿吽”如何默诵?功法中所默诵之“翁阿吽” ,是密宗“三字真言”的译音,一般来说,只要读字面上之音就行了,但其中的“翁” ,不读“weng”,而是读“ong”(韵母),“ ”与“吽”只是写法上的不同,均应读“hong”。功中的默诵,指的是心念,是无声的,舌、唇、齿、声带均不参与发音活动。因为行功时要运用呼吸,故而“翁阿吽”只能心念,不能出声。心念时,一定要与呼吸之气发生共振。密宗要求是“翁”音振荡整个五官和头部(眉轮、上丹田),“阿”音振荡胸部(心轮、中丹田),“吽” 音振荡腹部(脐轮、下丹田)。但在本功中,“阿”音之共振,应始于“翁”音之余,经喉部、胸部,直至腹部的“吽”音之始。

  三、“听皮肤法”如何练习?陈撄宁入室弟子胡海牙曰:“凝神气穴,重在积能量于气穴(脐内与两肾间),听皮肤法,重在不散能量于自己,从二者入手都可通往胎息状态”。笔者练功中体会到,“听皮肤法”较适合自己。在行功中,以神(心)御光气与咒音发生共振,在心念“吽”并呼气之时,一股强大的光气流形成振波,从下丹田向外、向全身扩散,直至皮肤,这时不仅有舒适之感,而且还似乎听到“吽”的振动声。“听皮肤”,就是意守这种气感,故而容易把握,有利于排除杂念。初练时,可以专心去体验这种气感,也就是说,意守可以重一些。但修炼一段时间后,意守就要轻一点,慢慢做到“似收非守”,以便退识神而出元神,为修炼高级功夫打下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田充气的又一法
心、肝、脾、肺、肾、胃等练功方法(图)
无派强身健体快速开穴法 陈天乐
快速打开穴位
基础中的基础--养生桩
胰岛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