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道修炼100问答5
 問:靜功是許多人在一起做好?還是一個人單獨做好?
答:這兩種形式各有利弊,不能說哪一種就是最好。許多人一起做,在彼此的互相觀摩與監督之下,容易對自己嚴格要求,也容易增強做功的勇氣與信心,提高做靜功的興趣;但是人多難免互相嘈雜與影響。一個人做靜功,雖然容易獲得清靜,身心較為自由,但是容易產生怠惰。
從前道家叢林的圜堂和佛家叢林的禪堂用功的方法,就是集體在一起做;深山老林裏面住茅庵修煉的道人,就是單獨做功。雖然宗教家做功另有信仰上的神秘含義,與普通人煉功的宗旨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方法,也可以作為借鑒。今天我們煉功,最好是兩種辦法結合起來,互相增益。另外根據每個的的實際情況,再作取捨。  

問:您所講授的靜功,和其他人所講的有何不同?
答:筆者所講授的靜功,和其他功法有所不同。一般人認為,靜功就是靜,就是什麼都不想,這種認識不能說是不對。但是在具體的靜功修習之中,還是要有一些方法,因為一般人如果不用任何方法去做入靜的功夫,實際上不太現實。氣功上許多方法就是用意念,煉到一定程度也就沒有進展了。在道家修煉學的目標,是把靜功作為初步築基的功法,築基是為以後更高層次的修為打下雄厚的基礎,所以道家靜功的起步層次就已很高。這是為以後深層修煉的長遠考慮,靜功也就不是單純的靜功,即使不做靜功以上的功夫,僅做靜功也會達到較高的層次,這是道家靜功的層次本身所決定的。
但是從前道家人士,拘于閉關自守的陳規陋習,所謂“一訣天機值萬金”,並不是要拿著口訣去贏利,自古道家從來淡泊名利,而是要把口訣傳給符合修煉條件的人。所以道家本身修習靜功的方法,從不輕傳,知之者甚少,相對來說幾乎失傳。筆者所講授的靜功之道,是在道家內部傳授的基礎之上,經過自身驗證之後,提煉出的靜功法訣。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印證高層次的功夫。所以和歷代丹經道書的宗旨,若合符契。
筆者所講到的“聽息”與“觀光”兩大法門,是自然而且無為的方法,不是強調用意念;靜功止念的方法,也是提倡主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行持靜功的“清靜心”。
陳攖甯先生五十年代寫過《神經衰弱靜功療養法問答》一文,那是當時在杭州屏風山療養院講授靜功的講義,因為主要針對治療神經衰弱而言,所以和傳統道家修煉靜功的要求有所不同。裏面談到的“聽息”法,是道家靜功中的精華內容。從前做靜功,身體出現自動的現象,現代氣功稱為“自發功”,在正統道家修煉而言,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有關靜功的問答中著重辨析了這個問題。
須知道家靜功的層次,所談聽息與觀光兩大法門,看似簡單,其實高深。應當從功夫印證中實際走入去,就會明白。

問:道家修煉,如何安排動、靜功法?
答:上面說到“靜則炁生”,因此道家提倡以靜功入手,這就好比是往身上掙錢。若直接從動功入手,則不易取得新生之炁,因為動功本身難免炁的消耗,這就好比是花錢,所以道家不贊成以動功入手。
但是,道家並不反對動功,而是提倡二者之間的合理安排,即應當先煉靜功後煉動功,先掙錢而後花錢。如此先從靜功養炁入手,具備一定本錢之後,再用動功之煉習,將此炁運化於周身。如同掙了錢就要注意補養身體,再去更好地掙錢。為了不虧本,應以掙錢為主,無論如何花錢,都應保持入大於出,為了保住本錢,花錢之後,還要歸結到掙錢上面。體現於動靜功法的安排,宜多靜而少動,即動功三分而靜功七分。再就是動功之後,仍要回到靜功之修習,則真炁不失,而生機長存。

問:內家拳是動功嗎?
答:內家拳不可單純稱為動功,其中有動功,也有靜功,更有動靜合一的較高層次。
比如內家拳的入手功夫是樁法,屬於靜功;其套路動作,可謂動功,而其中之起式、收式之“無極式”,又是靜功;拳法動作之中,講究“有動之動,出於無動。”( 《太上大通經》 ) 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以及“內外均整,心力合一”、“由虛空尋有力之真實”等等,這就是動靜合一的高層次了。

問:煉習太極拳,如何體會“炁”?太極拳怎樣才能做到煉炁?
答:太極拳的口訣,就是“以意領炁,以炁領形”。因此煉習太極拳不懂煉炁,等於不明太極拳的真髓。但是這個“炁,不是呼吸之氣,所以僅以呼吸配合太極拳的煉習,不屬於上乘的方法。
要在煉習太極拳之中,體會“炁”的存在。首先在起勢和收勢的“無極勢”之時,要靜得時間長一些。因為越是能夠靜下來,越能有利於炁的生髮。在中間煉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不要用太強的意念,要似有似無,綿綿不斷。尤其要注意利用起勢養靜所得之炁,用炁領動形體,則毫不費力,而且煉習之後不僅不累,反而精神飽滿,這才是太極拳的真妙處。兩手、兩腳、手與腳、肩與胯、肘與膝、神與形、內與外等各個方面,要注意協調配合,用一炁貫通,則是煉炁而非煉形。這時就要注意一動則齊動,一靜則俱靜。就象太極圖的陰陽魚一般,陰魚一移則陽魚隨之而動,陽魚一動則陰魚隨之而移,總之互相配合而齊聚於太極之中,聚起來就會有“炁”。

問:曾看不少修道書籍,如《太乙金華宗旨》、《尹真人寥陽殿問答篇》、《伍柳仙宗》、《性命法訣明指》等,但是下手之處各不相同,請問應當如何從之?
答:下手之處,本來就不一定非得人人一致。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悟性各異,故須分別對待之,道家向來強調“因才施化”。諸如健康者與多病者,體弱者與體強者,年輕者與年老者,聰明者與愚鈍者,好靜者與好動者,性剛者與性柔者,貧賤者與富貴者,男同志與女同志,寡欲者與多欲者等等,各自不同,其下手方法也不應該完全相同。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下手法,修功才會得到切實的進步。而且即使是同一老師傳出的同一下手法,在每個人身上做出的效驗也會各有差異。真正走過丹道修煉之路的明師,是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傳授不同的下手法。道家認為“道法自然”,這也是一個側面的含義。
在缺乏師傳的情況之下,如欲從事初步內丹修煉,由於這一步驟的口訣丹經書中都有講述,因此悟習丹書即可。鑒於書中下手方法各不相同,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每種都試一試,以尋找適合自己的下手功法,如果感覺不合適,就改用另外的方法,即使走點彎路也無大礙。
道家內丹無有偏差之說,因而不必擔心走火入魔。無論取得正面或是反面的經驗,都會幫助自己尋找打開內丹之門的鑰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極拳丹道武術
鄭子太極拳研究會太極拳講座記實/梅墨生教授
内家武学的法门
学仙必成
道家南宗大锁阳关法
太極拳內功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