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卷气和烟火气
userphoto

2023.07.03 陕西

关注
——西安大小雁塔与泉州东西双塔
大雁塔是什么样的?幽默的西安人会告诉你“七层子,四棱子,二十八个窟窿子”。坐落于西安南郊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该塔是由唐高宗提议,由从西域归来的玄奘主持建造,又于武则天时代重修。大雁塔高大雄伟、古朴庄严、造型简洁、比例适度,也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玄奘在印度期间,曾到过摩揭陀国,那里有一座叫做互娑的佛塔,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当时摩揭陀国一带的寺院信奉小乘佛教,可以不忌荤腥。有一天,天空中飞过一行大雁,一位僧人见状便说,今天无物果腹,菩萨应知。话音刚落,头雁便坠落面前。僧人大惊,以为是如来在教化他们,于是便在大雁坠落之处,以隆重之礼埋雁造塔。大雁在古印度语中叫“互娑”,这座塔基埋有大雁的佛塔就叫做互娑塔。互娑塔有劝导人们不要杀生的意思,这与大乘佛教的理念相符,于是,玄奘就根据互娑塔的形状设计了佛塔,这就是今天的大雁塔。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塔高64.5米,塔身呈方锥形,融合了印度佛塔与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塔沿用叠砌法,用砖仿木结构砌成隐起的枋、斗拱、栏额,颇具民族特色。塔的底层南门门楣,有唐代线雕画,两侧镶有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石碑,一块是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一块是唐高宗李治撰文,碑侧有阴刻蔓草花纹,碑额有蟠螭;碑座有天人舞乐等浮雕。塔的底层西门门楣上刻有释迦说法图,尤为精彩;还有其他佛像:佛殿图、菩萨像、天王像。所有这些石刻,造型生动优美,刻线流畅有力,尤其是线刻殿宇,更为珍贵,是研究唐代建筑难得的图案,也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大雁塔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历经1400年兴衰,默默地见证佛教东传与中国化的进程。
距大雁塔直线距离不到四公里的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用于存放义净法师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长安城内一大一小两座雁塔常被视作姊妹浮屠。古时候,两寺都悬有雁塔晨钟,每天清晨,两寺钟声几乎同时鸣响,可谓双钟遥相,双塔遥相
与印度建筑造型的大雁塔不同,小雁塔是一座中国传统的密檐式砖塔,塔身横截面为四方形,正面则像一棵雨后春笋,由于在地震中失去了最顶的两层,目前仅存十三层,高43.4米,约十几层楼高。它自地面向上直挺挺地伸展,而后逐渐收缩,造型敦厚而内敛。小雁塔的身高放在今天也是一幢高层建筑。因此白居易登塔眺望时,题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写的就是站在塔上俯瞰长安城的景象。
如今的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因为更接近老城区,反而成为一处闹中取静的清幽古刹,古刹内虽无梵音袅袅,却依旧林荫绵绵,幽深静谧。有人说,看到小雁塔就会想起那个平淡却绝不平庸的自己。蒙曼教授也曾经说道:小雁塔带给人的那种舒服感,是一种谦谦君子的包容心。朴实、内敛、不张扬,但并不代表他平平无奇。

说到“双塔”,西安有大雁塔和小雁塔,而泉州开元寺有双石塔。有言道: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意思是说同为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历史和文化从来不在博物馆里,而是在寻常烟火的呼吸之间。在红砖古厝、古巷老街的泉州古城里,三步一庙,五步一堂,而众多寺院当中,开元寺名气最大。开元寺中有两座石塔,合称开元双塔。它们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其中,东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堪称“石塔之王。”
塔在大殿前分列东西,西塔名仁寿塔,南宋嘉熙元年(1237)建;东塔名镇国塔,南宋淳祐十年(1250)建。双塔相距约200米,西塔高44.06米,东塔高48.24米。双塔塔壁都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精妙绝伦。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细腻精致,神态生动。须弥座束腰部嵌有三十九幅释迦成佛连续故事图像,每幅主题集中,人物故事刻画细致,引人入胜。欣赏东西俩塔的造型和雕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热闹”,这和泉州这座古城的精神气质有关,拥有603处宗教场所的泉州,可谓半城烟火半城仙。因其多元的宗教文化,满城的古寺庙宇,宗教神邸,亦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众神之城”。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虽然没有西安宏伟的城墙,但却完整的保留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建筑,宋元的庙宇宗祠,闽南的红砖古厝,南洋韵味的骑楼,因此,作为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对外开放,经济空前繁荣,还被马可波罗称为“光明之城”。

由于南北城市不同的文化气息,西安的大小雁塔和泉州的东西双塔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从外形上看,由于西安大小雁塔建于唐代,具有唐代的艺术风格:古朴端庄,素雅大方,泉州双塔建于南宋,带有典型的宋代艺术风格:造型精致、细节生动。

而从精神内核上看,大小雁塔不仅富有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的庄重整肃,更具有非同凡响的文化意义:从唐朝开始,科举考试后,新科进士们都会相约来到雁塔附近的曲江池,仿效古代曲水流觞的习俗,饮酒赋诗。酒至酣处,便来到大慈恩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大雁塔上,寓意跃登龙门。这些进士中后来有人成了卿相,他们的名字还会被人用朱红描上一遍,以示醒目。这就是唐代风光无限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据说白居易27岁便中了进士,是同科进士中最为年轻的,于是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新科举人,仿唐故例,刊名立石,后来画家齐白石游大雁塔,看到将近百座题名碑碣,还题诗戏言:长安城外柳丝丝,雁塔曾经春社时。无意姓名题上塔,至今人不识阿芝。雁塔题名对文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耀,以至于雁塔题名后来成了进士及第的代称。至明清两代,陕西省地方乡试中的武举人,也会到荐福寺内的小雁塔题写自己的名字,这就是雁塔武举提名,二塔穿越时空形成了一文一武的提名佳话,时至今日,莘莘学子们还会在考试前去大小雁塔祈福,大小雁塔见证着这座城市文脉的延续,代代相传。
泉州开元寺的双塔这石塔,全塔造型宏伟壮丽,石雕工艺精湛古朴。壁上所雕的八十尊保护神像,身份、服装、姿态、武器、表情生动,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富有世俗生活气息。泉州这座作为连续20年领跑福建省的GDP大户,也保留了最传统的烟火气,在泉州,人间烟火和神的烟火都生生不息,满地的祠堂庙宇和香雾梵音,护佑着泉州人的精神世界。就像蔡崇达在《皮囊》里所言“所有人都笃行举头三尺有神明,也相信有魂灵,人与鬼神亲近地生活着”而开元寺的双塔,自建成以来,融合了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更寄托着闽南信众的信仰狂欢,每月农历廿六开元寺都有一场4万人的勤佛盛会,烧香、吃斋面、祈福、渔民会祈祷神明护佑自己出海安全,商人们会在双塔前祈祷神明保佑他们生意兴隆。
如果说大小雁塔是西安的重要名片,那么东西塔是泉州的重要标志,作为两座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两对“双塔”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丰碑,也是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和杰作。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看更多深度文章
                 

作者肖遥:专栏作家,出版随笔集《酱醋茶扮成诗酒花》。

曾给全国各地20多家媒体写专栏,作品常见于《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读者》《时代邮刊》等刊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现存著名的8座古塔,建筑精美,历史悠久,值得前往观看
双石塔之最:泉州开元寺双塔
(1)福建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双塔
【海岸乐土•泉州】双塔擎云
旅游分享~古塔之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之镇国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