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至上的刑罚吗?

中原和小夜子,因为女儿的意外被杀,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最初的痛苦让他们只想到无论如何都要让凶手被判死刑,甚至抱着必死的决心。

然而,当死刑判决真正下达的时候,两人却发现痛苦没有丝毫的减少。失去女儿的痛苦依然无处不在,甚至存在于曾经最亲的人的面孔上。

“杀人偿命,对受害人遗族来说,凶手的死根本不是偿还,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的某一站而已。”

”死刑判决只是歇脚石。“

离婚以后的中原,选择继承舅舅的工作,就是为一些宠物举行安葬仪式,在一次次对动物生命的缅怀当中,释放自己失去爱女的痛苦。

小夜子,则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追寻死刑之外的种种答案。

仁科和纱织就是被小夜子挖出来的案情,这两个高中生初尝禁果之后,怀孕并生下孩子,然后又亲手闷死了新生儿。

然而,自此他们也各自背上了永恒的十字架。

纱织离开了深爱自己的父亲,开始从事各种低端职业,并患上偷窃瘾,人生不断地死循环,她在内心认为自己是不配拥有幸福的人,就应该在颓废落魄当中度过一生。

而仁科,上了医科大学,当了儿科医生,救治了很多儿童,而且,还和一个被骗未婚先孕一心求死的花慧结婚,走向一条虔诚的赎罪之旅。

”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

这曾经是小夜子的观点,她曾是坚定的死刑维护者,然而,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已经被执行死刑了,作为遗族的她却没有得到任何快感或者救赎,那么刑法真的是最用的吗?

“任何事只从单方面观察,都无法把握真相。”

小夜子去采访为杀害女儿的凶手辩护的律师,得知了凶手最后的心理状态,凶手在面对一次次的庭审,听到一次次关于死刑的讨论之后,已经失去了自己检讨和内疚的心力,只剩下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就是说,即使最后接受了死刑判决,放弃上述,也并非觉得自己罪大恶极该死,而是选择认命般地消极接受。

也就是说,小夜子期待凶手自行背负的人生十字架,自我批判,并没有存在。

“死刑很无力”,对受害人和施暴者同样如此。

相反,仁科和纱织杀害婴儿的案件,原本几乎无人知晓,法律更无从知晓,然而,真正善良的人,如果因为一时的过失,或者因为年轻缺乏很多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导致的错误,却无论法律惩罚与否,都会自行背上那副沉重的十字架,踏上漫漫的赎罪之旅。

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惩罚?

到底哪一种值得宽恕?

小夜子说服了纱织和仁科去自首,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那个害怕失去经济支柱的仁科的岳父杀害。

纱织和仁科去自首了,然而小孩的遗骨没有被找到,因此她们也许会因为证据不足而不受惩罚,很多人推理说也许是小夜子提前将遗骨挪走了。

而因为仁科的这件案子,那个杀人凶手的岳父也许会因为是想要掩盖他人罪行而行凶,逃离死刑判决。

这个结局是小夜子想要的吗?

放下小说的一刻,我曾经有些郁闷,为什么要放过岳父?

他这个人,为人父的时候,没有尽责,老了,还要成为他人的负担,甚至因为害怕老无所养而去杀人,这样的人,难道不该死吗?

然而书中有这么一段,岳父杀死小夜子之后,去找了纱织,因为纱织也是女婿杀婴儿的知情人,在他将刀子指向纱织的时候,在纱织哀求的眼神中,他放下了刀,选择了放弃,那一刻,你大概也懂了一个无助老人的绝望和软弱。

也因为他在最后一刻的善念,让作者,让小夜子对他产生了善念。

我想,终其一生都在失去爱女的伤痛中挣扎的小夜子,也最终在纱织和仁科的悲伤故事中得到了解脱和救赎。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善恶。

有的恶,终其一生都无法转化为善,这样的恶,比如很多罪犯一次次踏入监狱,又一次次伪装向善走出监狱,再次行凶,仿佛刑法对他们很无力,然而最终,他们还是会落在法律的手里,死于自己一次次无法控制的恶行。

而有的恶,却可以衍生出很多的善,比如仁科,他因为年轻时候出现了自己不能承受的事件,而又缺乏坚强有力的父母这类社会力量的支持。导致他做出了让自己悔恨终身的事情,然而,他善良的本性并没有让他选择重新沉沦,而是用一次次的行善,拯救生命来赎罪,这样的恶,是值得原谅的。

”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

在法律能够达到的边缘,刑法是最低惩戒。

在法律无法达到的边缘,还有至上的惩罚,心灵的枷锁。

东野就是用这样一种情节紧密的故事,来探讨死刑的废与立。

赞成死刑的当然是受害人及其遗族,准确地说,对其遗族的意义更大,因为死者已矣,而生者却要经受失去亲人以后漫长的痛苦过程。

而死刑作为最高刑法,就是基于生命最大的假设。

而不赞成死刑的理论,其中一个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造成的枉死,还有另外一层,就是基本各种人性的理论,既然生命最大,给予生者一线生机,似乎也是人性的宽容在法律层面的光辉闪现。

在小夜子采访给杀害女儿的凶手做辩护的律师平井时,这位律师对于死刑有这样一段话:

我质疑死刑,是因为我认为死刑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假设有一起A事件,凶手被判处死刑。另有一起B事件,凶手也被判处了死刑。虽然是两起完全不同的事件,遗族也不一样,但结论都一样,都是简单的一句死刑。

我认为,不同的事件,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

我对此深以为然。而且,在现实中,大概这个世界也是这么运转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屠 刀
《我们与恶的距离》:死刑也可以是虚无的十字架
《虚无的十字架》:“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也许,有人会因为这本书,在作恶之前犹豫一下
如果善良没有好报,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推介 | 东野圭吾:一场关于罪与罚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