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淀学区将是一个怎样的坑?

01走进哪道校门

深刻觉得搬一次家,就好像走了一趟长长的旅程。

虽然都是在北京,但是北京太大了,好像每走一环,都可能像换了一个城市。

孩子是奔着中关村三小来的,我承认三小的校园真的看起来很霸气,如今每每都要从它前面走过,伴随着开学的临近,我早早就打好了开学第一天给孩子的寄语:

:“爸爸妈妈能帮你选择第一道校门长什么样子,而这道门,是爸爸妈妈过往人生努力的结果,跟你的关系并不很大,然而却跟你的将来关系很大,以后,你可以踏进哪道中学,高中以及大学的校门,就看你自己的实力了。”

大白话就是: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搬进新家,按照老家的习俗,希望人多热闹,于是还没来得及静静坐在自己心仪的角落里享受人生,就忙碌地招待了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当然,每个人都由衷地替我们感到高兴,于是,在接连不断的赞美声中、祝福声中,这种持续的仪式感的轰炸下,终于也再次升华了我对这套房子的感情。

这套房子承载了太多的内容,首先重要的自然是孩子的学区选择,其次更多的是我们改善生活的一种愿望,我们是非常传统的一家人,都对家有一种充满了稳定感和幸福感的依赖,也因此,一样东西不但让你投入了很多金钱、时间,还让你时刻充盈着一种关于幸福生活的热情,它就会变得不一样。

然而,没有一种东西是纯粹美丽的。

海淀学区,以前只是听说,它总是在新闻媒体中演绎着无数的传说,然而,最早在我买房子的时候,碰到的房东都说三小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孩子在里面学习得也很快乐,于是,我开始觉得也许在这个自媒体泛滥的时代,总有很多声音,在妖魔化很多的事物。


02 学前班的插班经历

首先是给九月份即将上小学的老大找一个学前班上上,经过2个月在广州完全自由散漫的放羊时间,现在一切打算回到正轨。

在望京伊顿幼儿园的时候,已经上了半年的学前班,当时已经改变了我对学前班的认知,班主任是一个有着10年小学语文数学教师经验的老师,方法得当,学习节奏把握比较合理,也并非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因此,孩子在那一个学期,已经把拼音牢牢地掌握了,包括拼读,书写,数学则从10以内数字的分解开始,完成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当然,关于汉字的认读,拼音的阅读训练,应该是今年新学期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学前班里完成。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找学前班的,然后,我就发现海淀这边的学前班虽然看起来是如此之多,几乎每个培训机构都配备有学前班,我的选择却并没有那么多,因为,学前班的设置大概是两种:一种是全年班,内容会学得更深一些,一种是半年班,内容就相对浅,还有一种是暑期班,我曾经以为我们大不了可以上个暑期班,然而,了解下来之后,才发现,暑期班基本上是不值得上的,所有的暑期班大概都只持续一个半月的时间,从7月初到8月中旬,这种班并非我之前理解的冲刺班,而是给那些直接从幼儿园大班毕业,没有任何学前教育的孩子准备的扫盲班。

于是,留给樱桃的选择就是插班,关于插半年班还是全年班,最后发现有名额的只有两个机构,去小巨人的时候,前台老师问我孩子目前什么水平,我还很有自信的说,我们孩子上过一学期的学前班,老师教得挺好的,拼音都会了,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然后我就听见前台老师淡淡地跟我说,哦,这样啊,我们的全年班现在应该100以内的算法都学完了。

我当时还不好意思说,原本老师只教10以内加减法,是我自己忍不住给孩子引申了一下20以内,现在就把100以内的都学完,那接下来的3个月学什么呢?老师说,我们有数学思维课啊,数学思维,那是什么课呢。

其实,就是奥数,但是我们不能叫奥数,不过内容还是那些内容。

哦。

然后我就去参观了一下小巨人的教室,再也不是曾经见到的可爱的幼儿园的小桌子和各种娱乐化的活动区域了,清一色的小学书桌,桌子上一摞作业,一群小孩子面对着一块黑板,课堂有些失控,年轻的老师在不停地敲黑板,仿佛就是多少年前我的小学时代。

另外一个教室里,一个老师正在带着孩子念课文,我以为是语文课,结果说是写作课,难怪黑板上很多词句下面都画上线了。

都说时代已经进步了,为什么,最后,我们天资聪颖的下一代,最终还是要臣服于一块黑板之下,听着更加年轻的老师一遍又一遍敲黑板。

临走的时候,老师非常热情地跟我攀谈起来,那不是一种为了推销业务的谈话,那就是孩子的母亲对另一个孩子母亲的谈话,然后我顺便让她推荐一下附近的幼儿园,她说了一个名字,我问为什么觉得这个幼儿园好,她说因为这个幼儿园真的教东西,我不好再继续追问教的什么东西,便自己亲自去了一趟,回来就放弃了小巨人,那个教东西的幼儿园,给我的4岁多孩子的中班课表,拼音数学一应俱全,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个理念自然跟小巨人的思路还是比较符合的,就是一种应试的思路,我自然不希望孩子接下来的时间就剩下在课堂上刷题了。

本着离家近的原则,放弃了有插班名额的小巨人,就只剩下家门口的百学汇了,一开始说根本插不了班,后来结果还是给安排了,但是要安排一个测试,我以为就是老师见见孩子问问情况,没想到,那天一大早8点准时到了机构,老师拿来了两份卷子,拼音三张,数学2张,让孩子开始做卷子,自由散漫了2个多月的樱桃,估计还在睡眼惺忪中,一开始完全是反应慢半拍似的,倒是会做,就是速度慢,做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就有一个据说是负责分班的负责人来了,看了下孩子的卷子,说基础不错,感觉可以考虑插入全年班,半年班对孩子用处不大,于是,老师又拿来了4张卷子,语文数学各2张,数学直接到了100的整数加减,比如20加50这样的题目,关于2位数的理解,排序,比大小这些,孩子那时候已经做得很累了,加上两位数只是我在平时有一搭没一搭地,趁着她兴致好的时候,稍微就会扩展一下,没想到这时候还派上用场了,于是,第二套卷子做完,就是差不多十一点了。

为什么插班测试没有英语测试,因为这里有一个英语课后班,另外报学前班必须要打包英语班,正好我也一直觉得孩子之前在所谓的双语幼儿园学的英语也不是很系统,需要再从头学一遍,所以就在学前班的同时,又上了一门英语。

英语班插班定级的时候,老师又非常负责任地让孩子去试课,课间还单独对孩子自然拼读的内容做了一下测试,然后才定下来班级和时间,也同样因为英语班是跟着学前班走的,所以英语也需要补课,老师一对一给孩子补。

最后,自然顺利插班了,学费2个月5000,比幼儿园是便宜了许多,没有早饭和晚饭,只管午饭,午饭还需要自己带饭盒,时间是从早8点到晚4点。

入班当天,跟老师简单沟通了一下,晚上领回来教材,终于明白了老师说的需陪读一个多月的意思,因为发下来的教材,拼音的阅读都已经学完了,英语20个单元学到了9单元,数学100以内的都学完了,接下来就是一些类似于数学思维方面的,汉字学了好几十个。

总的来说,老师们的确很负责任,她们也真的把孩子学到东西作为一份重要的考量,大概一方面也是因为这边的培训机构很密集,没有一些硬实力恐怕也很难有生源,另外可能也跟家长的述求有关系。

在这里,无论是在找学前班,还是找兴趣班,只要我愿意打听,总能碰到特别热心的家长,给我介绍各种经验,连幼儿园的招生老师,都会给我推荐自己家孩子用的一对一私教。

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民关注教育的坑。

但我总觉得,这还是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我们还没有步入小学的课堂呢。


03画画班见闻

解决了学前班的问题,开始一系列兴趣班的寻找,今天去了一家别人推荐的绘画班,是一对姐弟在自己家里开的工作室,我在里面一边咨询一边观察,然后就跟姐姐聊了很多,发现是一个孩子已经从三小毕业的家长,跟我分享了很多经验,其中重点在于对自己没有让孩子去占坑班的懊悔,如今孩子去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初中,心里落差特别大,我听完之后,欣喜在于这所小学的口碑是得到认可的,而它的问题在于对口中学都很一般,因此,你要给孩子拼一个怎样的将来,就得付出多少努力。

当然,最让我触动的是这样的一种现象:我发现那里面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孩子,画画的时候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份投入和专注,甚至是有些懈怠的,大概是我太艺术化画画这件事情,又或者说我一直觉得樱桃画画是真正投入其中的,这也是我打算要让她继续画画的原因,那些孩子,其实在我看来都不算是有天分,甚至连喜欢都说不上,可能都是一份痛苦,画完了一个人物之后,连老师让加几片落叶都不愿意,勉强加上之后,却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没有树,难道有落叶就一定要有树也出现在画面里吗?

我很惊异于孩子们这样的一种兴趣班的状态,也惊异于仅仅是几岁的年龄差距,他们的童真和想象力就在非常明显地消失,樱桃在讲述自己的画时,有一个孩子在嘲讽她说的那些天马行空都是笑话。

我跟姐姐探讨了一下我观察到的现象,她归结为应试教育的毒害,还有就是很多孩子学画画,是基于父母的述求。

关于这个问题,没法进一步展开,毕竟,人家开班授课,即使看得清楚,出于营利的考虑,也不能把那些不理想的教授对象拒之门外吧。

期间有一个孩子,在做一盘多肉植物的写生,其实她的形画得非常准确,但是她属于那种不愿意自己动手,动脑的孩子,总是老师点一下,她就动一下,比如一片叶子的阴影部分老师说出来了,但是她不会再自主去把其他部分的阴影也寻找出来,后来是孩子的爸爸来接的,老师跟爸爸交流了孩子的这种强依赖性,爸爸非常严厉,总结了孩子学习上也存在这样的习惯,不能深入下去,并叮嘱老师一定要严厉,然后坚持让孩子再把桌布补充画完,孩子都快要哭了。

看着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其实脑海中反应出来的是孩子写作业时候的表现,甚至脑补了一下,这些孩子也许真的已经被太多的作业,太多的老师教导,有些乏了,不会再有激情,有某种饱满的心性去做一些让自己单纯快乐的事情了。

也就是在这种时刻,我决定放弃老师关于要让樱桃把之前的作业补回来的做法,同时也是在警醒自己:

不要因为周围环境的种种熏染,而忘了我们曾经关于孩子的初心,忘了我们曾经非常喜欢的孩子的样子。

于是,我跟老师提出的述求是:保留孩子的想象力,在适当的时候加一些技法,这个技法是为了能让她更好地表达自己。

关于兴趣班,到目前为止,我的做法,依然还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比如画画和舞蹈,都是在她显示出了半年左右的兴趣和坚持之后,才给她报的课程,而且一旦开始,就轻易不要中断。


04 石头和玉的故事

今天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在带着孩子考察完兴趣班回家的路上,想分享给她听,于是就心血来潮,先问她知不知道石头和玉的区别。

她说玉很珍贵,但是不够坚硬,石头灰灰的,但是很坚硬。

我又问她喜欢石头还是喜欢玉?

她说喜欢玉,因为玉很贵重,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大概是博物馆里看玉的东西,被连连惊叹声影响到,深以为价值连城。

我又问她相不相信石头可以变成玉?

她说不可能。

于是,我的故事终于可以登场了。

我说,在我的家里,就有两块石头,而我呢,就是想把这两块石头变成玉。

你知道这两块石头在哪儿吗?

樱桃哈哈一笑说,当然知道啊,不就是我和妹妹吗?

那怎么才能从石头变成玉呢?

这个需要时间,石头到玉是一种容颜的改变,石头是浑浊的,玉却比较通透,你需要在时间的累积下脱胎换骨,首先需要食物的给养,需要强壮的身体,需要知识,否则,你就永远是石头堆里普通的那一个。

石之美者为玉。

我其实是更想把这个故事说给自己听的,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倘若不思考,它就似乎可以不存在,直到有一天,孩子以一种让你难以置信的反叛来刺激你,而倘若你真的去思考它,便会觉得它比天大,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却无法去真正引领一个生命,我们知道每个生命都应该有一个自我生长的过程,却又总放不下那份担心和期待。

做父母,大概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承认孩子就是从欣赏一块普通的石头开始吧,然后希望它能在岁月的磨砺下,显出不一般的生命价值,倘若真的就只是一块石头,至少它也是朴实到足够坚硬的,能有一个安安稳稳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查:孩子幼儿园没学过拼音、算数,上了小学就会跟不上?要不要上补习班?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学前班工作计划
家长的“起跑线焦虑”
不给孩子上学前班,真的就没有办法顺利上小学吗?
新西兰小学生的厚厚的成绩单,感觉自己小学6年都白上了!而中国6岁孩子的起跑线居然是这样?
童书妈妈:早教班、兴趣班到底上不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