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正阳书局与砖塔胡同

正阳书局并不难找,出了西四地铁站,走几步就到了。

从西四地铁站出来的时候,我眼前一亮。

这里首先比我想象中安静,安静是因为不拥挤,没有高楼大厦,这更加给人一种疏朗的感觉,心情于是莫名地好。

有时,你仅仅是换了一个城区,就会有一种换城市的感觉,这就是北京。


虽然我平常爱看书,但却很少逛书店,想想原因,我发现,现在的书店,长的很不像书店,有的太空旷,有的太挤,总之,就是少了那种让你愿意坐下来的气氛。

我理想的书店,首先要离家很近,其次,最好有一个很好的书店主人,主人最好是气定神闲的。她爱看书,也愿意跟你聊一些书,时不时地,还会有一些线下聚会,你可以选择在这里把书读完,支付远远低于买书的价格,你愿意把这里当做你生活的一部分。

考虑到北京的物价,大概,这样的书店,也就只能是公益性的了。

所以,我就只能通过买书在家里读。

要说真正让我愿意花时间去逛的书店,现在可能是一些二手书店,旧书有味道,旧书还有故事。

现在的出版业如此发达,新书层出不穷,一版又一版地更新,但是,有很多老书,却再也没有出版,于是,就只能转向二手书市场。

在看首都博物馆的北京中轴线展览时,就对正阳书局留下了印象,因为展览里很多早期的图片资料,都写着正阳书局提供,我于是便觉得正阳书局似乎是一家百年老店一般。

回来后了解,正阳书局并不老,只是他经营的内容比较老,“京味儿”,“老北京”,还坐落在老北京的胡同根上,老板是一个80后,但,我们这次去的时候老板没在,店员正一边泡着柠檬茶,一边带着悠闲的京腔说“今儿老板没来,真自由啊。”

门口还是很气派的.

砖塔又叫万松老人塔,万松老人我们不熟悉,但他有个很厉害的弟子,耶律楚才,他的治国理念,八个字“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这个“佛心”就来自于万松老人。

围绕着塔,有几幅对联.

书局并不大,进去以后,别有洞天,门口的蓝色厚门帘特别显眼.

我估计,原来大户人家的书房,比这个还大,但精髓不止在书,在于这些书背后的资源,它仅仅是一个承载,当成老北京的保留地,文人汇聚地,一部分人的精神家园,都是可以的。

书都是可以买的,定价很特别,门口一排书架里的书都是10元一本,店里面的书,一般翻开书的最后一页,会有铅笔写着一个价格,如果没写,就上前台扫码查价,同时,你也可以掏出手机,在淘宝啊,孔夫子旧书网上看看行情,信息时代,询价购买,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是回来才知道,为什么胖先生要称自己的同事为胖丫头的。

网上找了一段书局老板崔勇的话,“北京人有句老话,'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

按照这个逻辑,终于看懂了里面的布局。

天棚、鱼缸、石榴树,这些都是易见的,先生、胖丫头,这个有意思,书局其实有两间,分在砖塔的两侧,我们先逛了一侧,然后再去另一侧,我拿了一本书,那位先生果然这么跟我说“去对面胖丫头那儿结账。”

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多,几乎都是跟北京相关的内容,我这样的文学青年,去之前,脑海中想象的是会看到很多线装书,当然,还是我想多了,最后给孩子买了两盒彩带,加上三本小书,就出来了,然后绕着塔转圈,于是发现还有另外一侧.

这一侧有故事,看店先生很爱说话,主动给我介绍这里最古老的一套书,莎士比亚的其中一部,还是没收全的一部,但年龄已经110多岁了,我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书的内页,然后他又给我们介绍了一套很老的基督山伯爵,并听到了另外一个很新鲜的词““筋书”,“筋”就是稀缺的意思,比如,基督山伯爵分三册,可能有一册就会很难买,那一册就叫“筋书”,还有一群人借书之后,一天期限看不完,集体聚在一个屋子里抄书的场景,被他描述得惟妙惟肖。

他还说,有一个阶段,大家是读不到全本红楼梦的,但是,会出现很多针对红楼梦的评论本,在这些评论本里,评论者就会大段引用红楼梦原文,于是,这些读者就需要收集很多的评论本,为的是读到更多的原文。

我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里,经常时不时引用很多其他书的原文,大概也是因为,很多他能看到的内容,老百姓们不一定能有机会看到,同时,他大概也自信史记一定能流传下去,所以,稀缺的,赞成的,有价值的,就都被他保留下来。

曾经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保留,在信息时代,过多引用就是抄袭,侵权,有意思,但有一些东西不怕抄袭,我们古圣先贤的书,不怕你抄。

听起来,读一本书真的很想寻宝游戏,又有点像玩拼图。

末了,我就记得他说“现在这种能自由自在读书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然而我却也羡慕他说的那种不自由的时候呢,资源丰富以后,就不是人等书,而是书等人了。

等待的滋味,我们已经很难品尝到了。这真的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后来,他还介绍了一本书,英文名叫“chinese lady”,据说是20世纪20-30年代时,中国人写给外国人的,了解神秘东方的小说,听起来非常有意思,我们一直觉得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是很不容易的,这本书的存在告诉我,其实,文化一直都是双向的,因为,地球上,人类的好奇心都是一样重的。

希望有机会,能读一读这本当时中国出口外国的畅销小说。


逛完书局,我们还顺便在胡同里溜达了一圈,友从刚淘的那本书里,找到了关于“胡同”一词来源的三个解释,一个是蒙语“水井”,一个是“浩特”的变异,还有一个是“胡人大统”,后来我还看到第四个解释“胡汉同居一处”。

如果可以选择,我不喜欢带政治理解的解释,因为这个是生活区。

如果你对吃感兴趣,周边还有一些地方是推荐的,护国寺小吃,西四炒货店,宫门口馒头房,1901咖啡店。

出来还逛了一下砖塔胡同,那个花被子,显得特别温暖怀旧.

北京的天很蓝,掉光了叶子的树木,褐色的枝干直抵天空.

会想刚看见的其中一幅对联:

“无事可静坐,闲情可读书”,我还是更喜欢“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古人把读书叫做“享清福”,很喜欢的陈继儒的一句

“掩户焚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然,现代人似乎更多喜欢艳福.

书局,或是书店,注定是读书人的清福之地.

据说,夏天可以在凉棚里喝茶读书,值得一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北京书店系列②:正阳书局
寻访北京胡同|这条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曾是京城娱乐中心
正阳书局与砖塔胡同(上)
正阳书局:百年北京事,正阳书局中
京城十大暖心读书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