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笔记 老子68-70章 知我者希 被褐怀玉

原文:

【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69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导读:

68章与69章都在讲用兵,有人因此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大概源自于这些内容,我始终认为老子是一部哲学概论,用兵书来概括整本书就说小了,此处引用中华书局版的解释,战争与用兵只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延伸,却并非主体,因为老子关于全人类,着眼时代,战争都是一个逃避不了的话题,所以他不是以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帅身份在谈用兵,而是在谈人类战争双方胜败的大道。

68章的“不争之德”是核心,如何不争?我们会结合老子33章一起展开。

“善为士者不武”,听起来矛盾,这里的不武,我理解是对自身所掌握力量的清醒与节制,人类已经掌握了足以毁灭地球的核爆炸能量,如果没有这种善为士者不武的意识,地球早已毁灭。

这一句依然可以看出老子辩证法的眼神,事物都有两面性,祸福相依,盲目崇拜权利的人,会被权利反噬,盲目崇拜宗教的人,宗教也会残害人的心灵,盲目相信情感的人,也会被情感弄到遍体鳞伤。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33章里的“其事好还”,就在揭示因果循环的道理。

中庸里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老子的辩证法,放在儒家思想里看,最契合的就是中庸之道,君子而时中,不是说一个人可以永远保持在中道,而是他会调整,当他发掘自己往一边倾倒的时候,他能够调回来,把自己往回拉一拉,这就是自省,自省是为了那个中道。小人无忌惮,“无忌惮”三个字是对小人的最好注解,现代语言里,就是做人没底线。

“善战者不怒”,《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从年龄的角度来解释,少壮之人,多好斗好争夺,战场上的人多处于这个年龄段,血气带来战斗力,也带来极大的对自我和外界的毁坏力,不怒又是一种节制。

“善胜敌者弗与”,“与”怎么解释?中华书局版本解释为"不与之交战”,王弼注解为:“不争”,首先可以明确的是这里的“与”应该是个动词,因为前面不怒,不武,都是动词,排比句式,但不与之交战这个解释,其实是自己在后面加了一个动词,与变成了介词,所以,我更愿意采用王弼的“”不争“,这里的不争可以延展一下,胜利方不与战败方争,有人会说,战争结局已定,还有什么需要争?战后的处理,战利品的分发,战俘的处置,古代战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屠城现象,为什么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3章里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可以作为“弗与”的补充。

”善用人者为之下”,战场上,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就是诠释。来看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单的内容源自深刻的认识,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就是这个反应。

69章在让我想到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战争中的先与后,胜与败,“为主为客”是在讲战争的发起方与迎战方,战时的进攻与防守,“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这又进入了老子的玄妙语言体系,我认为是一种夸张手法,跟前面老虎不伤人是一种想象体系。

“轻敌”丧宝,我们在很多战争片里看到,对于轻敌的理解就是中了对方的圈套,理解为一种兵家谋略的高下,但老子这里说的是人心理的高下,战场上为什么会轻敌,哪一方更容易轻敌?自认为实力强的,想要快速拿下战争的,往往更容易轻敌,所以才有后面的哀者胜,哀不是丧失斗志的哀,而是内心充满对战争的厌恶,怀着结束战争以及对人的悲悯而进行的自由保卫战,这样的哀兵才会最终取得胜利。最近大家都看朝鲜战争,我们的战士就诠释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所以,很多看起来违背战规律的案例,背后都有超越战争本身的道理,老子写出来了,我们做到了。

下面补充顺治注解版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70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叹世人之不入道。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也。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是以圣人被(通披)褐怀玉。

这一章内容真的让我浮想联翩。

老子说他的这些言论很容易知道了解,也很容易执行,可天下却没有人真正理解,真正执行,“叹”字是少有的老子情绪的表露,“叹世人之不入道”,孔子也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跟老子有一样的叹息和伤感,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子却不经过房门呢?可是天下为什么没有人选择走仁义道路呢?孔子觉得走仁义之路就是人每天进出自家房门那么简单,可是却没有人做。

接下来老子自我安慰,言有宗,是万物有道,宗是万物之主,事有君,这里的君不是君主,是万事之主,可以理解为德,世人不懂得道与德,也就不懂得我。

但是没关系,因为我的道太高深,所以知道我的人很稀少,但这恰恰说明我的可贵,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没有高处不胜寒,他更好地诠释了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

“被褐怀玉”,褐是粗布衣服,后来代表人的身份,布衣平民,释褐礼是指宋代太学管理制度。为优等上舍生易民服着官服而举行的一种仪式褐者,古时贫寒人衣着之谓,“释褐簪花”是宋代读书人中进士之后的一种非常荣耀的仪式,可以称之为学生生涯的高光时刻。释褐即指脱掉平民服装,换上官服。故此,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释褐。其仪礼,包括祭奠孔子、释褐易服及拜见祭酒、司业等。释褐毕,诸进士到彝伦堂拜谒国子监祭酒及司业。祭酒与司业受拜后,请一甲三名上堂,每人酌酒一杯,另各插金花一枝,称为“簪花”,以示祝贺。然后以鼓乐送新进士出,在北京孔庙国子监,释褐簪花礼在彝伦堂举行。

被褐怀玉,外表与普通人无异,内心却怀着玉石的高贵,老子外在的和光同尘,碌碌如玉,珞珞如石,老子是多么重内在的一个人,一个人内心时刻保持一种玉石的质感,还需要怎样的外在装饰呢?这才是真正低调的奢华,不是吗?


是老子和孔子这样的圣人让我真正放下了自我,懂得了谦卑,人要在非常伟大深邃的事物面前,才能学会臣服,那些依然觉得自己很高很大的自我意识,不过还是因为仰视的内容不够罢了。司马迁说高山仰止,人生就是俯仰之间,确定自己的坐标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就在这两个字上,注意不要歪曲!
中国衣裳 听诸子百家讲一堂服饰穿搭课
《糊涂》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
孔子管糊涂叫中庸。老子管糊涂叫无为。庄子...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