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⑥

【原文】

子曰:“君子泰[1]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1]泰:指平和大方,安静坦然。

宋·朱熹:“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明·张居正:“盖泰若有似于骄,而有道之气象与逞欲者自殊;骄若有似于泰,而负势之气习,与循理者迥别。欲知君子小人之分,观诸此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解读】

小人胸无大志,喜欢张扬,凡事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气定神闲的修养;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得意忘形而不安详。从处世态度上看,正人君子谦逊内敛,小人则狂妄自大。俗话说,“小人得志便猖狂”,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如此。“泰而不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宠辱不惊”的超然心态。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1]仁。”

【注释】

[1]近:接近的意思。

宋·程颢、程颐:“木者,质朴。讷者,迟钝。四者,质之近乎仁者也。”
明·张居正:“木讷,则不至于外驰。心不驰于外,自然能存于内矣,岂不与仁相近乎?”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随便说话的人接近于仁。”

【解读】

有些东西必须要坚持。应该做的事情一定去做,即便困难重重也毫不畏惧。木讷的人好像总让人感觉很愚笨,实则不然,这样的人往往很厚道很朴实。这里孔子并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让人说话要谨慎,少说话多做事。如果我们具备了这四种品质,那么我们就接近于“仁”的本质了。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偲偲: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2]怡怡: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明·张居正:“于处朋友,则当切切促促以尽箴规之道;处兄弟,则当怡怡以敦天性之爱。”

【译文】

子路问孔子说:“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勉励,和睦相处,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解读】

子路问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给予的回答十分浅显,说“士”是能够互相勉励切磋、和睦相处的人,并且举例指明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士不管是对待朋友还是对待兄弟,不但要和颜悦色,还要有所规劝。只有既能尊重别人,又能规劝别人,才有资格被称为知书达理的君子。

【原文】

子曰:“善人[1]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注释】

[1]善人:指君子阶层中具有儒家美德的人。

宋·程颢、程颐:“七年云者,圣人度其时可矣。如云期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类,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
明·张居正:“若夫圣人在上,以善教民,自将无敌于天下,岂但可以即戎,而又何待于七年哉。”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人民有七年的时间,人民也可以从军打仗了。”

【解读】

本章中,孔子又说,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善人来领导人民,只要七年的时间,人民就可以保家卫国了。孔子对战事和战备向来持谨慎和重视的态度,他虽然看重军备,但却始终把军事作为为政的辅助手段。因为他清楚战争会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也深知战争会给百姓带来沉痛的伤害。这其中也体现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1]

【注释】

[1]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反映了孔子的爱民思想,同时强调对百姓教育很重要。

宋·朱熹:“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
明·张居正:“此两章,总是见兵不可以不慎之意。盖天下虽安,忘战则危,所以古之帝王,常于太平之日,不忘儆戒之心。”

【译文】

孔子说:“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打仗,这就是让他们白白去丢掉生命。”

【解读】

孔子心中理想的国家应当是:君主广施仁政,百姓有保家卫国的义务,但是君主也有爱惜民力的职责。国君在调用百姓之前,必须教会他们兵阵作战的技法,让他们熟悉战阵,知道进退以及适应战场的方法。否则,就是抛弃民众,草菅民命。

:有关《论语》的内容文本均采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子路”篇第十三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4和而不同泰而不骄刚毅木讷君子悦道
子路篇第十三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9)
【儒】论语·子路篇(11)善人治国100年后是这个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