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诗人创作宏富 清诗数量庞大

原创作者:罗时进



  20年前,我在应约撰写《中国文学年鉴》的《明清诗文研究综述》时关注到《全清诗》编纂问题。在动笔前曾就《全清诗》编纂的可行性请教钱仲联师,他说:“《全清诗》总是要编的,我赞成。但此事极为不易。数量特大,要想'全',怕不可能。而且现在不少'清诗'根本不在图书馆,还藏在私人家抽屉里呢,怎么弄得出来?”他的意见很明确:从大方向上来说,《全清诗》应该编纂,但这项工作若以“全”字号召,不太现实。
  清诗数量极为庞大
  说清诗数量特大,到底有多少呢?一般认为,“是此前历代诗歌总和的若干倍”,这是一个笼统但正确的判断。“此前历代诗歌总和”并不难统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如将谚、谣、鄙语、儿语、各类杂诗(含残句)都记算在内,当稍逾万首;加上置诸编外的《诗》、《骚》作品,并进一步网罗放佚,其数也不会超出15000首。《全唐诗》正着手重编,情况已渐趋明晰,陈尚君估算为53000首上下。《全宋诗》已知收录27万多首,《全元诗》有12万多首,《全金诗》有12000多首。《全明诗》编纂工作至今未能竣事,明代诗人和传世诗集究竟多少,还无法弄清,但有学者提出传世之明诗当为清康熙钦定本《全唐诗》的10倍之多,即约50万首。这是一个“底线性”的数字,大致可信。
  由此可知,清代以前尚存的诗歌作品,应在100万首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存世数量与朝代演进成正比的递升幅度:唐诗乃先唐时代的三倍以上,宋诗为唐代五倍以上,明诗则是唐代的十倍之多!这显然是“时间”这一强大的淘汰机制发挥着主要作用
。清代是古代诗歌创作距今最近的一个历史时期,保存至今的数量一定远远超过明代。
  清代诗人创作之宏富,是难以想象的。乾隆名下作品最多,已出版的《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有43000多首。固然清代作家逾此者尚未见,但樊增祥遗稿达30000余首,直追乾隆。査慎行、袁枚、洪亮吉等皆存诗达4000—5000首之巨。据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载录,清代诗文作家有19500人,诗文集有40000部。随着清史编纂工程的开展,集部文献情况更加明了。最新研究统计表明,清人各种著述总数约计22万种,其中诗文集逾7万种,现存4万余种,其中清人自编诗集在2万种以上。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自序》曾说,清代诗集“计当三万家以上,卷帙、篇什之富,较明人什佰倍之”,这一说法完全能够得到证实。
  但清代诗集数量,只是考察诗人数和作品数的一个参照,欲了解清代诗人和清诗作品数,还需找到更多根据。这里应提及江庆柏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其收确知生年或卒年的有25000人左右。这自然只是全部清代诗人数的部分而已,总数必当数倍于此。
  这里稍举几个例子,便可略证。清人有结社之风气,仅嘉兴府所辖平湖一地,清代文人结社就有40多个,活动于道光年间鸳鸯湖畔的鸳水联吟社有社集《鸳水联吟集》行世,考其联吟者有173名,清末南社成员更达千余人。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儒科,各地荐举186人,最终有143人赴京预试,康熙亲自召试体仁阁,试《璿玑玉衡赋》和《省耕诗》。应试前赐宴,参加者大都有诗记之。另外,清廷于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五十年、嘉庆元年都曾举办过“千叟宴”,据朱则杰统计,预宴为13921人。现知有三种《千叟宴诗集》,凡76卷,诗8000余首,其中署名的八旗作者达4000多人。由此知清代诗人之众,绝非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可比。最近有学者认为清代诗歌作者总数估计有十万以上。有清以来尚有传世之作的诗人,若以十万计,“虽不中,亦不远矣”。
  两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诗文集汇编》皇皇800巨册出齐,该书收录作者3400余人,诗文集4058种,录诗文不下500万首。《汇编》中有纯文集,有纯诗集(部分含词作),有诗文合集。保守估计,其中诗歌作品应占其半,达到250万首。加之四库系列中的诗歌,则已达300万首以上。当然,一般来说,尚未印行的诗人之集,规。清代是古代诗歌创作距今最近的一个历史时期,保存至今的数量一定远远超过明代。
  清代诗人创作之宏富,是难以想象的。乾隆名下作品最多,已出版的《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有43000多首。固然清代作家逾此者尚未见,但樊增祥遗稿达30000余首,直追乾隆。査慎行、袁枚、洪亮吉等皆存诗达4000—5000首之巨。据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载录,清代诗文作家有19500人,诗文集有40000部。随着清史编纂工程的开展,集部文献情况更加明了。最新研究统计表明,清人各种著述总数约计22万种,其中诗文集逾7万种,现存4万余种,其中清人自编诗集在2万种以上。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自序》曾说,清代诗集“计当三万家以上,卷帙、篇什之富,较明人什佰倍之”,这一说法完全能够得到证实。
  但清代诗集数量,只是考察诗人数和作品数的一个参照,欲了解清代诗人和清诗作品数,还需找到更多根据。这里应提及江庆柏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其收确知生年或卒年的有25000人左右。这自然只是全部清代诗人数的部分而已,总数必当数倍于此。
  这里稍举几个例子,便可略证。清人有结社之风气,仅嘉兴府所辖平湖一地,清代文人结社就有40多个,活动于道光年间鸳鸯湖畔的鸳水联吟社有社集《鸳水联吟集》行世,考其联吟者有173名,清末南社成员更达千余人。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儒科,各地荐举186人,最终有143人赴京预试,康熙亲自召试体仁阁,试《璿玑玉衡赋》和《省耕诗》。应试前赐宴,参加者大都有诗记之。另外,清廷于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五十年、嘉庆元年都曾举办过“千叟宴”,据朱则杰统计,预宴为13921人。现知有三种《千叟宴诗集》,凡76卷,诗8000余首,其中署名的八旗作者达4000多人。由此知清代诗人之众,绝非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可比。最近有学者认为清代诗歌作者总数估计有十万以上。有清以来尚有传世之作的诗人,若以十万计,“虽不中,亦不远矣”。
  两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诗文集汇编》皇皇800巨册出齐,该书收录作者3400余人,诗文集4058种,录诗文不下500万首。《汇编》中有纯文集,有纯诗集(部分含词作),有诗文合集。保守估计,其中诗歌作品应占其半,达到250万首。加之四库系列中的诗歌,则已达300万首以上。当然,一般来说,尚未印行的诗人之集,规模相对要小些,甚至有的诗人仅存单首孤篇,因此,估计清代诗歌传世作品800万至1000万首。换一个角度看,这只是10万之众的清代诗人平均每人80多首而已。即使如此,已是明诗的10多倍,是清代以前历代诗歌总数的8倍多!
  当务之急是清诗稿本的征集整理
  面对如此海量的清代诗歌,无论多年前或当下要编纂《全清诗》,条件都不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清诗的整理工作可以搁置。先秦至晚清时代的诗歌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间贯穿着一条随历史发展而延展的文脉,应当得到完整呈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全清诗》的编纂,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学术准备。
  对清诗稿本的征集和整理是当务之急。清诗稿本传世极多,收录作品量极大,如《海昌查氏诗钞》稿本收录查氏家族诗人约250人,录诗3500多首,其中90%以上为清人清诗。但清诗稿本相当一部分庋藏情况不明,有些至今仍藏于民间;还有一部分在图书馆、博物馆得到一定的保护,但问题还是很大,不少稿本尘封于书库,任其蠹蚀。我近年整理瞿绍基所辑《海虞诗苑续编》,这是一个清抄本,其漶漫残损非常严重。更为痛心的是,原编六卷,已阙佚三、四两卷。这绝非孤立现象。所以,对尚存于民间的清诗抄本,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征集。而对馆藏稿本,一方面应采取现代技术手段,复制保护;一方面应抓紧整理,以便利用。征集和保护清代诗文稿本,比印行刻本更为急要,再拖十年、二十年,其损失更不可想象。
  大型清代诗歌丛书的出版应继续推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四库相关的丛书陆续出版,使许多清代诗文集得以梓行,而《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更可谓功德无量。期待《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二编、三编,这需要总体规划,积极实施。同时各地应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学术资源,出版清代地方性诗歌总集和别集。此举有功于地域文化建设,更有功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
  在清诗文本整理出版基础上,研究工作应相应加强。清诗就像一片巨大的文学原野,发现未久,待开垦处在在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实在太多。就说人们动辄以“既多且滥”批评乾隆,但真正下功夫对其4万多首诗深入研究者恐怕甚少。哪些是乾隆自己的创作,哪些是文学侍从的代作?其《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御制诗余集》内容和风格有何不同?这些都应具体探讨。
  清代诗歌超越元明,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蒋寅|一部清代文史研究必备的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评介
罗时进丨再论《全清诗》编纂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名栏推荐】罗时进丨再论《全清诗》编纂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论施闰章悼亡诗文
张枣逝世十一周年后,迄今全部诗文首次结集
《文献》2023年第4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