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明朝的税制(二盐茶矿税)

我是不大认同明粉时常念叨的“商税”是真的所谓商税。西汉时期大司农主田赋和人头税等传统税目。而少府征收的税种是“山海之藏”。武帝时期“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并入大司农进行盐铁专卖。按古代传统我个人倾向于将他们归入非赋役主税以外的税种,而盐茶和矿收入较为稳定,按照财政通史划分原则将其归为一类。

㈠明朝的盐税。

明朝的盐政除了计口授盐以外,前期以开中法,后期行纲盐法。明太祖建立卫所自诩养兵无所费,但又是现实很骨感,洪武三年开始推行开中法,也就是开边报中,运粮去边境取得盐引。不过开中法不仅是运粮实边,缺什么就运什么,布匹、马和铁都是开中选项。本质上是用盐税补充国防费用,这算是国防隐性开支了。开中法也比之后盐法要好多的多,边关不缺钱而是缺物资,单纯送钱去边关,毫无疑问会引发通胀,摧毁当地脆弱的经济。

明粉一说到盐税矛头直指文官像张四维等人。但明朝的盐政真是张四维等人搞坏的嘛?明实录里是有记录的,成化朝,宦官下场以廉价买入淮浙盐贩卖导致当地的官盐崩溃。到了弘治朝,两大宝贝外戚伙同商人谭寿清奏讨一百八十万引,假设是大引的话那就是7亿多斤,小引的话三亿六千万斤。明朝的一年产盐也就是4-5亿斤而已....单就这两大宝贝外戚可以直接弄崩大明朝的盐政。明朝出现一个怪象,本来该富的流油的盐商,结果时时领不到盐引破家的。这些盐引都是弘治皇帝亲自下场向户部讨要的....

万历朝改革,将民制、官收、商运和商销改为民制、商收、商运和商销,并实施纲法,解决早期奏讨泛滥的旧引问题,九新一旧混用,慢慢消化旧引。总的来说万历末期盐政有好转的迹象,可天启崇祯朝又急速败坏。

但终明一朝,盐税并没有承担起财政主要来源的责任,而且收入波动极大。

㈡茶税

除了明初以外,明朝施行两套茶政制度,一套适用于内陆的商茶制,一套施行于川陕的禁茶制。

商茶是交钱买引,茶引的价格极低。以续文献通考记载,百斤为引,芽茶每引三钱,叶茶每引二钱,也就是大致2-300文一引。商茶的税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清承明制,中期以前也就几万两水平。

明朝川陕类如明初制度,施行榷茶,此制围绕“以茶驭蕃”的茶马互市设计。税率远高于其他的地方。因为税率太高,茶农大量逃亡,后来引入商茶。当然这项制度主要也是为了买马充实军备的。

㈢矿税

洪武时期为惩前代之弊,极度反对增收矿税。矿中的铁冶主要得自官办作坊,时兴时办,洪武十八年以后,听任百姓自由冶炼贩卖。当然早期军需所需的铁大多来自官办作坊的,后期大多来自抽分铁课,这部分钱不多。

洪武初期以为金银场之弊,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严禁金银矿,有提议者罢黜。直到洪武十九年以后才于浙闽两省开银矿征收银课,但税额较少。

明朝皇帝对于开矿一直较为积极,自永乐到成化,屡次派中官开采,但大多所得较少,并不是不卖力开采而是属实因为中国缺金银富矿。而且罢矿以后并不是不收银课,依旧将税额摊派给地方。个人以为主要是这钱进内库所致的。

很多明粉以为开矿能捞到大钱,只要换个思路想想,依万历末定额一百万两,以最高十税三计算,那总计要开采白银三百三十三万两。有这么多银子开采出来,中国还会缺银不?近代绝大多数国家也不通过矿税敛财的。无他,大多数国家没有资源禀赋很可能亏本罢了。

而万历的矿税也如他的祖先一般派中官到地方摊派,钱从哪里来?无非最后摊入赋役正项罢了。万历罢矿监以后并没有停止收税,只是原先由皇帝和宦官四六开,变成皇帝和管部分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传193·宦官·陈增
明代的则例 杨一凡
1620年9月26日,明光宗朱常洛驾崩,在位仅29天
清代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
最后一个汉人朝代为何如此不堪?大明朝商业肌无力,是怎么穷死的
茶知识 >茶叶辞典(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