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安即是家-漫话宋代铜器(上)

具体进群事宜,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无涯”童鞋,微信号“nhzjoke”


本周六,给大家分享的是陈大葱(姓陈名聪),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古陶瓷收藏家。(网名“心安即是家”、“半闲羡仙”、“半闲空间”等)。




*****华丽丽的分割线*****


正式分享前,先来两组重庆清溪窑和四川广元窑宋瓷图片暖场。



我主要收藏是以巴蜀地区的汉陶、陶俑和画像砖为主,以及嘉陵江流域的高古瓷。为什么喜欢上了收藏?因为小时候看电影纪录片:考古新发现,一直对考古有兴趣,高考那年四川大学考古专业不招生,非常遗憾,只好改学了中文。后来从事媒体工作,有时候夜班的时候就在汉龙网上潜水,也逐步建立了几个收藏原则:第一个要有地利,第二个是审美,第三个是求知。现在的爱国收藏或者炫富收藏,凡是一切与历史、艺术、科学无关的都会淡出收藏主流。很幸运赶上了中国文物出土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是伴随着不可逆转的城市化浪潮来的,大规模的城市、公路、水路和水利建设。洪水过后是荒凉,我与宋代铜器也是偶然之间建立起来的,当时四川古玩店零星可以看到一些铜器,当时突发奇想收一些铜器与瓷器做器型的比较,后来就开始了慢慢的对铜器的收集,但其实铜器在四川其实也不多。


那我们先看看杭州出土的一些器物:



我们再来看看四川博物馆陈列的几件铜器:




从器型上看,很多器物其实在早期夏商周三代就有;宋代为什么也出这种器物呢?这就要从宋代时候的复古运动说起。中国历史上,宋代曾掀起过复古运动,在徽宗朝时期达到极盛。目的是希望通过再现“三代”礼制,以求治国和加强皇权。据《宋史》载,由于“义由于五代乱世,家庙已不存在”,徽宗在宗庙礼制方面曾有过改革甚至强化,“先王之制,庙止于七”,徽宗时则增置九庙。宋代想恢复旧制,所以当时也有一些排外情绪,比如说,从汉到唐,胡人俑相对来说都比较多,但宋代出土的就基本上消失不见了。


宋王朝在修订礼典制度过程中,崇尚复古,稽考先秦礼制。宋徽宗大观初年(公元1107年),设置议礼局“诏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属”(《宋史·礼志二》)。这标志着宋代官方大规模仿造青铜器的开始。由于朝廷“诏求天下古器”,因此全国各地盗掘古墓成风,商周青铜器的出土日益增多。而新发现的古青铜器并未悉数进入宫廷,也大量的流入民间收藏。这场复古运动,皇室与士大夫阶层是最热衷的诉求者与实践者。伴随制礼作乐的,是古器物学的研究。宋代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古器叙录、图像书籍,如《三礼图》、《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其方法与理论开风气之先,不少考证成果惠及后世,甚至沿用至今。这样的仿制也是当时学术成果的一种再现,具有考古鉴赏的成分。由皇室引导的此风迅速蔓延。由庙堂而陈设,大有“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使用贵重的铜器,成为既风雅又显摆的风尚。


近几十年来四川发现大量宋代窖藏,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1.数量多,分布广,小区域集中,主要沿古代交通要道和重点城镇分布;

2.埋藏时代主要集中在南宋晚期,除了彭州窖藏;

3.埋藏较浅,一般放罐子里或者铁锅里,甚至直接铺到地上;

4.很多窖藏各种器物同时出现,还有前代的器物或者钱币。


下面我们就先看看彭州窖藏的一些器物:


彭州市青铜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通高11.8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11.3厘米。直口,方唇,长直颈,溜肩,圆鼓腹;腹部以下似碗,器底接近圈足底部,因此可称为“假圈足”。口沿下饰两周凸弦纹,颈中部饰多道弦纹。其下至肩部,纹饰分为四层:1层为“回”形云雷纹;2层看似水波纹,实际—上是模仿周代青铜器上的垂鳞纹;3层为一周小圆形乳钉纹;4层为一周方格纹样,方格中央为圆形涡纹。腹部纹饰分两层:上层看似卷云纹,实际上可能是由青铜器上的窃曲纹变化而来;下层为一周三角形的变形蝉纹,尖部向下,末端有小圆圈。圈足外饰多道弦纹。




彭州市青铜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高16.5厘米,口径5.7厘米   直口,方唇,长颈略束,器口及颈部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下接三袋状足,分裆,足根略成蹄形,稍外撇。袋足饰以浮雕状的简化云纹。   本器造型奇特,整体似将三棱形瓶“嫁接”于鬲形器身之上,是将金银器、瓷器中的瓶与青铜器中鬲的造型相结合的产物。




彭州市博物馆藏 通高66厘米,口径14.8厘米 。从肩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可拆分。直口,方唇宽而厚,颈部较细长,腹部圆鼓,下接三个中空的兽蹄形足,裆部近平。颈部下半部分有三层花纹,分饰变形云纹、变形兽面纹及水波纹。腹部纹饰亦分为三层:上下两层饰方形十字斜线纹;中层纹饰由三个舌状扉棱分为三部分,以六个变形兽面纹为中心,两扉棱之间为一整体相连的兽面纹,另一兽面纹则以扉棱为对称轴,眉、眼、嘴分离。在两兽面纹之间是一简化的凤鸟纹,衬地纹则上下为云纹,中为十字形窗棂纹。 本器造型奇特,壶的形制与宋代其他质地器物较相似,而三足则由青铜器中的鼎、鬲类移植而来。纹饰中的兽面纹、鸟纹、云雷纹等应该是取材干青铜器,而窗棂纹、水波纹则受到金银器和瓷器的影响。整体由两个可拆分的部分组成是本器的又一特点,拆分开来的下半部分还可以当做“鼎”来使用。因此,本器可以作为宋代仿古风尚与当时流行工艺相结合的典型。 



这些器物体量偏大,而且基本与宗教祭祀有关,从考古发掘报告来看,在寺庙和道观的遗址里出土较多。前已出土的窖藏宋代青铜器中,仿古礼器占大宗;此外,陈设与实用兼具的器物也有不少。从传世留存的文物和文献获得的信息,仿古礼器大多出于政和五年至七年之间,后称为“新成礼器”。但经过靖康之难,所剩无几。 陈设和实用器如瓶、壶、香炉、笔架等,存世量也不多。


我梳理了一下,现存宋代铜器大致可分成几个类别:


1、纯粹仿古礼器(如鼎、鬲、觚、爵、卣、晷、盈、豆、敦、钟、磬、尊、盘等),几乎涵盖三代青铜器中常见的器型。

2、有古韵又有创新的制品,如炉、瓶、壶等。

炉在宋代大量流行,它既可作祭祀焚香供器,也可陈设。宋代的炉主要有鼎、鬲和簋三式。其中的鼎式和鬲式香炉到明代发挥到了极致,名闻遐迩的宣德铜香炉的基本形制就出自于此。

3、独具宋代审美风格的,如胆式瓶、文玩陈设品等。

后两类不纯属仿古青铜器,虽然很难确定它们是纯粹的祭祀礼器,还是作为欣赏的陈设器,但因考虑它们与礼器一起出土,至少有一部分是承载有同样的功能,且也是受复古风潮影响而产生的。


分析上述三类器物的用途,大致可归成几类:1、皇家 宫廷祭祀所用。2、地方性的府学供器。3、寺庙供器。 (前三者体量大,纹饰繁复华美)4、家庙祠常祭祀供器(包括受到皇家重用的宠臣所得赏赐品)。体量较小。 5、文人赏玩及陈设品。体量较小,受时代审美影响,素器较多。另外铜器在古代属贵重器物,延用时间相对瓷器要长,断代的敏感性不如瓷器。国内目前断代依据,通常以1324年新安沉船是下限。


故宫院刊169期里面有新安沉船的专项资料,大家可以简单看看下面图片


菱形云雷纹、 交龙纹和梅花纹,是宋代仿古青铜器中共性因素最多的纹样。

1、菱形云雷纹,即菱形外框,内饰云雷纹。基本都装饰在器物的边沿,作边饰或辅助性的底纹。

2、交龙纹:特点为两螭龙头部交缠,常作主题纹饰。这种图像在唐代的铜镜中也有。有多例是与菱形云雷纹组合出现,区别是两螭龙相对面立,头部未交缠。

3、梅花纹,主题纹饰是菱形云雷纹与梅花装饰组合。


宋代也曾流行排列规则的、结构紧凑的海水波浪纹。而元代则更为写实,而这种写实风格的波涛纹一直延续到明代。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阅一下新安沉船的资料,更多可以多看看馆藏器物和存世器物多做一些对比。


虽然朝廷大规模的复古潮流会渗透影响到民间,但其仿制样本的获取途径可能更复杂,又渗入本朝审美因素,工匠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故呈现的面貌既有古意,又有个性。器型与纹饰走样或加入了本朝特点和元素的情况较普遍,也正是因为有不同等次不同地域和民间作坊所带来的个性差异,出土实物为我们今天的断代提供了依据。 


接下来我们先看看四川宋代的炉、瓶、壶等。炉主要有鼎、鬲和簋三式。



上图是四川成都附近青白江窖藏出土的器物。



上图是杭州出土器物。



上图器型少见,也是青白江窖藏出土。



上面几件是我自己收的器物,因为馆藏资料也是比较难找,再上来几件馆藏器物图片



今天文章就是这么多内容,还有后半部分更精彩,大家持续关注。




庄私房话

肉庄私房话第二期节目新鲜出炉啦。本期节目的主题是《瓷器上的“水印”在哪里?》


为什么瓷器的身材也是那么重要的呢?

为什么很多人看瓷器要先翻过来看pp呢?


让竹林老师来为我们一一分解瓷器的水印之器形、和底足部分吧~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看到,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视频页面。



扫描二维码

观看精彩视频



另外在喜马拉雅搜索“肉庄私房话”也可以收听到我们的音频节目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青铜器各种器型以及名称
我国宋代青铜器仿造品的特点
中国青铜艺术
铜鎏金花觚
教你怎样辨认青铜器真假
乾隆皇帝的坏品味:他是如此浮夸地热爱仿制青铜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