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短短三十七载,国玺数量之多,超出想象

国玺,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一个王朝的国玺都是比较固定的,但民国时期是个例外。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三十七年,经历了北伐、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内战等一系列事件,也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被苦难所笼罩。今天,我们就从民国时期国玺的变迁来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


一、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当时刻了一方“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从而开启了中华民国玺印的先河。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

任命徐绍桢为南京卫戍总督,加盖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

任命程德全为内务总长,加盖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内部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间仅有三个月、92天。


二、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其统治时间为15年。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辞职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民国首都设在南京。二是袁世凯到南京就职。三是袁世凯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袁世凯制造借口,迫使南京方面接受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接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唐绍仪为内阁总理。1913年10月,国会选袁世凯为大总统。期间,又发生了宋教仁被刺杀、二次革命等众多事件,不再一一赘述。

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即开始着手刻制宝玺,并在大总统府政事堂下成立印铸局,专职玺印的刻制工作。当时他刻制了五方玺印,分别如下:

(1)中华民国之玺,用于国家大庆典,大政事及国际文件。

(2)封策之玺,为颁爵袭职及其他封赠等专用。

(3)荣典之玺,为颁发勋位,勋章所专用。

(4)大总统印,用于授官叙秩的委任及政事文书。

(5)陆海军大元帅之印,用于发布军事命令,类似于古代的兵符。

1915年12月,权力欲望极度膨胀的袁世凯准备于1916年元旦称帝。这时袁世凯又刻制了一套帝国内容的宝玺,“中华帝国之玺”、“皇帝之宝”、“诞膺天命,历祚无疆”等印玺。但在全国的讨袁浪潮中,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于1916年3月份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此后,袁世凯一病不起,于1916年6月6日不治而亡,时年57岁。自此袁世凯时代正式终结,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中华民国之玺,这和蒋介石时期刻制的有明显区别

任命鲁迅为教育部佥事

任命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

任命黎元洪为陆军上将

任命傅增湘为肃政史

袁世凯时期的国务院公函

袁世凯派遣全权代表与日本进行谈判,图片来自央视网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各部分崩离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轮番登台,揭开了军阀割据时代。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周自齐、黎元洪、高凌霨、曹锟、黄郛、段祺瑞、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顾维钧、张作霖等先后担任大总统或代行大总统职权。

黎元洪任命沈铭昌为山西省长

民国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徐世昌在「九国公约批准书」署名并加盖中华民国之玺

冯国璋任命傅增湘为教育总长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并未停止革命活动,对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政府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击。从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直到去世,这期间用的印玺主要有“大元帅印”和“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之印”。

1912年8月,孙中山将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并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后,孙中山于同年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开始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从1918至1920年撰写了《建国方略》,在书中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1917年10月4日孙中山任命潘乃德为大元帅府参议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1919年10月,孙中山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1921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1922年6月,因政见不合与陈炯明决裂,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后,孙中山于1923年2月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期间,孙中山积极与苏俄人士接触,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于1923年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

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之印

任命杨庶堪为大本宫秘书长

任命杨庶堪为广东省长

任命李宗仁为广西全省绥靖处督办


三、蒋介石时期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定都典礼。由于成立仓促,当时还来不及刻制国玺,只镌刻了一方“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这枚大印一直到1948年5月20日为“总统之印”替代,前后行用21年。

  1928年8月,蒋介石当选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登上中国最高权力宝座的蒋介石,亟需一颗新的国玺来替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在他的授意下,11月2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议决:制玉质国玺,文曰“中华民国之玺”。找到玉料刻制后于1929年启用。

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签发的加入国际公约的批准书

蒋介石一生担任过的职务很多,但从始至终,他没有放弃对军队的控制,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虽也在不同时期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但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一个空架子,蒋并不重视。由此可见,老蒋也是深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林森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时,任命蒋介石的职务都有哪些?从中也能搅浑一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是什么样子的。(注:林森从1931年到1943年担任国民政府主席长达12年。)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就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总统,启用了“总统之印”。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签发的任命书。


写在最后的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宣告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此告别了乱世,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也是在这一天,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启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国大印”,自此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国都有谁当了总统?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是谁?孙袁蒋三个答案都有道理!
中华民国八位大总统之结局。
民国到底有几位总统?38年执政史,执政者多如牛毛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中华民国38年大事件
1911-1949中华民国时间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