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高品质迈进!多方合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粮食是国家命脉之一,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式变化的必然要求。稻米作为主粮之一,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可替代。近年来,随着东北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东北稻米的影响力日渐增长。如五常大米、稻花香大米、贡米、盘锦大米等,品质优秀,远销海内外。

为推进水稻向高效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优质稻米产业链,8月16-17日,由《北方农资》传媒主办的2022高品质作物(水稻)可持续发展创新大会暨肥料新营销金融赋能论坛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优质农资企业、稻米相关企业负责人、行业带头人、优秀经销商、种植大户等600余人齐聚,共话高品质水稻可持续发展之路。

会议现场



研判趋势

共促发展

田原:全产业链视角解读水稻发展

《北方农资》传媒总编田原指出,东北寒地水稻种植面积广泛,灌浆时间长、有机物积累丰富,口感较好。但由于多年的轮作耕种,专业技术的缺乏,以及化肥产品的不当应用,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许多土壤都出现了元素短缺、质量降低等问题,从而导致农作物死秧、籽粒不饱满,产量下降,给农民造成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如何保护东北水稻种植区域土地健康?水稻市场份额巨大,其农资产品也正在借助“高精尖”技术,不断升级。既要提质增产,也要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什么样的农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农资行业究竟还能为水稻种植做些什么?

次会议聚焦稻作栽培、施肥管理、品种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新技术成果展示等方面,旨在搭建水稻研究推广开放式平台,积极推进水稻高效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全产业链视角解读高品质水稻可持续发展之路,全方位揭示寒地水稻的现状与发展未来,共同打造优质稻米产业链,将中国高品质水稻推向世界。

张立:为“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贡献力量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表示,今年是富尔农艺成立的第三十六年,经过三十六年的发展,富尔农艺形成渠道畅通、服务及时、资源配置合理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国家种业基地建设,目前富尔农艺分别与五大连池市、桦川县就在“十四五”期间共同实施好国家制种大县奖励项目上达成共识,两地项目建设已按部就班进行。


展望未来,富尔农艺将牢记“做强种业,服务三农”的企业使命,着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产业布局、完成体系建设、提升竞争能力、塑造富尔品牌,实现“打造百年富尔成为农民最信赖的农资企业”的发展愿景,为“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贡献富尔力量。

王子君: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实力肥料集团董事长王子君表示,实力集团成立于2007年,目前套餐肥料年产能超过100万吨,水溶肥年销售量超过一千吨,现有核心经销商300多家,合伙人6000多名,销售渠道遍布城乡,网络建设齐备。多年来实力一直秉承“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理念,产品深受农民欢迎,为作物丰收、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北方农资》传媒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影响力广,贴人心、接地气,希望经销商能在此次会议中学到更多的农资新经验、新技术,谱写农资新篇章,创造农资新财富。

高祥照:科学方法助力水稻高效管理

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 2263.6亿斤,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和实力增强,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达到13657亿斤。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全世界1/2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因此,科学管理种植水稻显得尤为重要。会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以视频分享的方式从水、气、温等层面详细讲解了水稻的水肥管理。
高祥照介绍,对在本田生长期间的单季晚稻,运用肥水管理措施,实现叶色三次浓(黑)、淡(黄)交替变化过程,达到足穗、壮秆、穗大、粒饱、高产的苗情诊断技术,这是中国上海市郊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总结出的种植水稻经验的基础技术。

水肥气热、土肥是基础、管水是稻田土壤改良与培肥的手段。高祥照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阐明了侧深施肥、有机肥料等水稻施肥问题,与此同时,他还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旨在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早稻稻草覆盖,晚稻免耕栽培对晚稻的田间小气候、稻草腐解速度、土壤还原性物质和土壤微生物有较好的影响。”高祥照说。

科技赋能

创新发展

穆娟微:应用寒地水稻智慧植保技术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穆娟微介绍,水稻的智慧植保就是将水稻植保科研成果,迅速、灵活、正确地传递给需要的群体,就是将需要的群体能够在需要的时间上、地点上掌握、运用、理解植保成果的能力。而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质在于,调整叶片的面积、(氮肥是调整叶片最有效手段之一)受光态势、内含素质,以提高光合能力。
会上,穆娟微围绕水稻高产的技术途径做出详细讲解,她强调,寒地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时期与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存在着密切关系,且较为稳定,因此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时期以水稻主茎叶龄进程来确定比用日期来确定更准确。做化学肥料减施技术推广,增加水稻抗逆性增强(抗病、抗倒伏),有效提高水稻品质,既保护黑土地,又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蔡德龙:硅是水稻重要营养元素

硅是植物体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被称为第四营养元素,其作用仅次于氮、磷、钾三大元素,硅虽不是所有作物都需要的营养元素,但对禾谷类作物,硅肥的作用至关重要。河南省硅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蔡德龙介绍,硅是水稻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水稻生产1000kg稻谷,水稻地上部分二氧化硅的吸收量达150kg,超过水稻吸收N、P、K总和。硅肥还可以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增强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增强水稻抵抗低温冷害抗性、抗旱及抗干热风能力,提高根系氧化能力防止根系早衰与腐烂。蔡德龙表示,硅肥不仅对作物有影响,还能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硅肥对改善我国70%以上耕地缺磷,磷矿资源分布不均,磷肥利用率低的状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姬景红:寒地水稻生产营养与施肥

寒地水稻是喜肥作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类营养元素的充分支持。当前寒地水稻施肥存在氮肥表层施用、施肥不均匀、水稻需肥不匹配等问题,只有科学施肥,才能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黑龙江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岗位专家姬景红为与会人员讲解了水稻需肥特性、农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水稻缺素诊断及穗肥和粒肥的施肥技术等,并详细介绍了黑龙江水稻生产常用的两种施肥方法——“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和“前、后分期”施肥法。她指出,水稻施肥量首先要确定目标产量,但又决定于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方法;合理施氮首先要将施氮量控制在目标产量、作物品质和效益、环境效应与土壤肥力均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多目标共赢。

赵勇:生物技术防治青苔危害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示范科赵勇做《水稻田青苔危害生物防治新技术》,他从青苔对水稻的危害及发生条件、青苔分解酶在水稻田的使用案例、东北大米产业发展新方向等层面向与会观众详细阐述。青苔是一种苔藓类植物,在水管理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它不仅污染水质,还会和水稻抢养分,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使用化学药剂处理青苔,会导致青苔残留多,水质混浊,透光性差,水稻后续长势差;选择生物技术手段抑制青苔,不仅可以有效去除青苔,保护水体环境、维护水体生物的多样性,还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赵勇介绍新生物技术去除青苔方式——青苔分解酶去除青苔的使用方法与案例。“通过新生物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农民科技增收、企业品牌创收、环境生态优化。”赵勇说。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马希望表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需要绿色农药化肥的进入,生物技术防治水稻田青苔助力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卢宗云:水稻“轻、减”施肥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稻的稻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为响应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应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强调,肥料的效果取决于“肥料本身”和“使用方法”,二者的作用不可替代。他指出,水稻是高耗氮作物,氮肥影响水稻分蘖和孕穗,并直接影响产量,是水稻增产的核心元素。如何满足和调控好氮肥在水稻营养过程中的供给,是实现肥料使用高效、施肥过程“轻、减”的关键。稳定性肥料技术采用化学手段人为干预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环境,实现对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和强度调控的目的,起到延长肥效、提高养分利用率、作物增产、环境友好无残留等作用。


会上,卢宗云详细介绍了水稻“免”追肥技术——脲醛缓释氮肥。他表示,脲甲醛肥料具有安全、可控、高效、经济等优势,采用抑制剂和脲醛缓释氮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实现水稻“免”施肥是可行的。

郑威:富硒水稻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威介绍《基于生物有机硒的水稻有机富硒标准化栽培技术》,由硒的概述及作用、缺硒的危害等入手,强调研发生物有机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水稻施用生物有机硒,对于提高稻米附加值、促进乡村振兴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湖北省成立的富硒功能产业工作专家组,开发了一种富有机硒液态肥生产富有机硒稻米的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生物有机硒营养液作为外源干预硒肥,通过选择优质富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采用水稻优质高效富硒规范化栽培技术,提高稻米硒含量,解决了目前水稻生产上没有优质富硒品种、没有配套的优质绿色高效富硒标准化栽培技术及粳米中硒含量特别是有机硒含量不达标的瓶颈问题。

刘建明:新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发展

东北寒地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北方水稻与南方水稻育苗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水稻育秧技术更复杂、管理流程更多。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刘建明详细介绍了寒地水稻旱育秧技术,他指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的核心是——旱育壮秧,秧好一半谷。

当前,现有旱育秧技术已非常成熟,但还能在现有框架内,引入一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秧苗质量。“枸溶性硅钙多元素矿物肥掺拌秧床土”就是一项简单有效、成熟的新技术。钙是植物细胞分裂生殖所必需的元素,制约着根系的分生和发育;硅可增强根系的强度和韧性;多种元素的营养平衡能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和生理调控能力;“枸溶性”养分的胁迫则刺激根系的异常发育。新的促生长植物生长刺激素被不断发现,刘建明表示,如何将它们安全高效地引入育秧育苗过程是关键

蚓力神

欢迎晚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万亩富硒水稻喷硒助产
死心吧!土壤都坏了,再不改,庄稼肯定没救了
硅肥、长效硅钾肥及其肥效
种水稻小麦用富硒肥还是硒肥?
硅肥被称为营养性肥料,巧用可防柑橘裂果
芭田水溶性硅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