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烛台点公园——人与自然的界限【NO.30】

本文内容和观点皆属原创,转载或者部分转载都需联系蚂蚁景观的小蚂哥,未经允许请勿使用。

关注我们请点击上方蓝色“蚂蚁景观”分享原创文章是对小蚂哥最好的支持。


本篇文章2856个字,图片47张,线性阅读花费您7分钟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

转眼已经第30期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整数期里,小蚂哥想给你讲一个景观故事。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每天你扔在小区垃圾箱的垃圾到底去哪了?

你可能会说:运到垃圾回收站了呗,然后呢?焚烧?分类?……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相对最经济又影响较小的办法就是堆在市郊!

没错确实是最省钱的做法!所以我们每个城市的市郊都有垃圾填埋场,至于垃圾山长什么样子,请自行百度,小蚂哥在这里就不辣眼睛了。

我们之前讲过一期毛都没有的公园Byxbee park(拜斯比公园),就是典型的市郊垃圾填埋场改造的,而今天我们讲的烛台点公园在位置和性质上都和拜斯比是极为相同的。


图为拜斯比公园

下面地图就是旧金山湾,拜斯比和烛台点公园都分布在临近水边的郊区地带。可以看出美国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带来的问题。

我们把地图放大一点来看看

烛台点公园正位于旧金山城市的边缘,由体育场(已拆)、停车场、公园三部分组成。而这些地方原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填埋场

而垃圾填埋场终结者,就要说道设计大师哈格里夫斯了,George Hargreaves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大师”大师在其众多标志性的作品中有很多是垃圾填埋场(拜斯比和烛台点都是),今天我们说的烛台点文化公园就是他的代表作。

但提到哈格里夫斯,我们就必须要给大家说说另外一个神一样的人物——罗伯特· 史密森Robert Smithson

至于罗伯特·史密森长什么样,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咱们先暂且不提(小蚂哥以后会深扒,他真的牛逼至极),但你一定听过一个词儿:大地艺术。

而这位罗伯特·史密森就是现代大地艺术的创造者之一,其实小蚂哥读过他的英文网站,官方对于他的定位是“重新定义了雕塑的人”。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spiral jatty 翻译成中文就是螺旋防波堤

作为大地艺术的代表作品,罗伯特完全诠释了怎么在地球上画音符的技能。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音符,以至于用卫星照样看得见!

我们换个角度再看看


这种貌似自然造物般的作品,有种摄人心魄的美丽。而我们的大师哈格里夫斯就是罗伯特的萝卜丝儿。


由此哈格里夫斯看到了景观的一种可能,用艺术的手法来调和生态学家和企业家,让景观称为承载这一切变化发生的舞台

所以在烛台点公园的设计中,哈格里夫斯受到经常侵袭这里的强风的启发,前所未有的把风也当成设计的一部分,设计了一个“风之门”。


哈格里夫斯设计了一块沿着一定坡度伸向水面的草坪,在几道弯曲的土堤的中间切开了一道缺口,一直深入水中,形成了一个开场的通风口。用“风之门”引导人们向大自然敞开怀抱。

这就像是汽车的流线型设计,引导风来减小阻力的道理是一样的,“风之门”通过地形慢慢抬高,引导风向上流动。

这么做是为什么呢?很简单这里在一个建筑垃圾填海筑就的人工半岛上,基地原为城市的碎石堆积场,常年受强风的侵蚀,对整个区域来讲,风都是不稳定的因素。

而通过“风之门”原本不利的条件似乎变成了场地中的主角,烛台点公园变成了风的舞台。

引导风抬升的斜坡非常的平缓。

两条笔直的园路伸向海湾,园路尽头两个端点设置了观景台。

纯粹的环境提供了一个用心灵去体味自然的场所。


走在一条笔直的路上,周围是纯粹的风景,这种环境下,我们不由的会和心灵对话,让自身和自然融为一体。

所有的元素组成了哈格里夫斯所谓的“环境的剧场”,通过这些元素的强调,使人们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通过接触自然而深刻体会自身的存在。整个公园朴实天华,但又耐人寻味,显然,这个公园的建成,为我们扩大了景观美学的范畴,提供了新的体验自然的方式。


环境剧场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基址上建立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让自然要素与人产生互动作用,在那里人类与大地、风和水相互交融,这样就造就了一种自然的景观。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 开放的系统。

公园中没有一棵树(垃圾场的缘故),反倒提供了开阔的视野。

路堤与草地之间,是伸向内陆的浅坑,用来迎接涨潮时的海水。一系列的坑地可成为避风的场所。

哈格里夫斯希望自生的灌木和乔木能够在避风的坑地中生长。经过多年的自然演变,现在这些浅坑中已经萌发出刺槐等植物,这些变化将逐渐改变地面的面貌,软化当初地形塑造的棱角。最终,随着植物的成长,坑地的造型将被淹没在植物的绿色之中。


说道这里,有朋友可能感觉出来了这不就是生态修复吗,乔治·哈格里夫斯作为当代风景园林艺术杰出的旗手,一直致力于将生态与艺术相结合,他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在规划中把艺术放在第一位,他认艺术是风景园林之灵魂,同时,他充分注意到自然的生态性,将艺术揉合在自然的生态中,使规划更理性,更环保生态。

所以看看现在国内生态修复提的那么凶,多数都是为了生态而生态,景观也就没有了灵魂。

当然要接受这样光秃秃的公园对普通吃瓜群众来讲也是不容易的,哈格里夫斯把他的杰作称为“一种挑战性的审美”

当然,这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省钱!

因为在那些干旱的区域和低预算的情况下,这样做,是针对现实的一种选择,而过多地对装饰性植物进行养护既是昂贵的,也是耗费人力的。

而哈的作品不用浇水、不用养护、甚至不用种树,就能提升环境品质,政府对于这样的项目还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他在设计中喜欢用乡土植物,对装饰性植物不感兴趣,在每个公园里他都创作了富于变化的生态系统,在那里,乡土的草类、野生的花卉和灌木都能自由地生长,所以他的许多公园看起来好像是没有经过设计似的。

由于烛台点公园的资料真的是太少了,小蚂哥特地从谷歌上找来了卫星图片加以补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不同时间公园的变化

各部分的公园细节

这种环境的自我表达开创了一种开放式景观设计新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各种元素诸如水、风和重力都可以进入并且影响到景观”也给了旧金山居民逃离城市,远足喘息的机会。

好了,说到这里你以为就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小蚂哥作为景观设计的骨灰级玩家,查阅了烛台点地区的网站,偶然发现了早在2013年,烛台点就重新由aecom进行了区域规划设计,有图有真相!

这意味着旧金山的发展,需要烛台点的复兴。

在最新的规划中不光是烛台点公园,周围几英里的海湾边都重新规划了。

从官网能下载到完整的区域规划报告,中国什么时候也能做到这点呢?

新的规划下,烛台点会称为新的区域中心(卫星城)。

而之前的烛台点体育馆也在2014年就拆掉了。烛台点公园也会在几年后彻底消失。

在区域规划报告里反复论证,区域内的环境已经适合人的居住生活,现在想来,哈格里夫斯的“过程主义”别有一番滋味,在哈的指导下烛台点有了30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而正是经历了这种过程,今天的烛台点才能重新复兴!

再见,烛台点公园。

哈格里夫斯曾被美国评论家约翰·伯得斯利称赞为“风景过程的诗人”。小蚂哥非常喜欢这种比喻,他用一个个作品赞颂着自然,也歌唱着艺术。过程从来都不是终点!

后记:想知道烛台点公园为什么叫做烛台点吗?

它的名字其实来自19世纪当地人想到附近的废弃的帆船和其燃烧的桅杆在海湾的燃烧和点燃的烛台相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
【景观志】最真实的景观公司排行榜(上) 你猜到了吗
哈格里夫斯作品---歌德鲁普河公园
茱莉亚.哈格里夫斯
景观设计精华——巴塞罗那垃圾填埋场改造的自然公园/Batlle?i?Roig?Arquit...
哈格里夫斯的童装----白色小开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