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观笔记167】深度剖析2019ASLA荣誉奖 曼谷朱拉隆功大学百年纪念公园景观设计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一般来讲我的兴趣点更多在于景观历史上那些经典的作品,真正在景观史上有举足轻重的案例。但有时看到好的现代作品也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感受,而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项目是2019年ASLA专业类荣誉奖,是一所泰国大学的百年纪念公园。下图就是ASLA官网的获奖作品列表。


期初我是不太关注这些景观奖项的,但凡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常识,就会知道任何奖背后都有其一套商业逻辑,但自从我去年看过这个项目之后就一直记忆深刻,这几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停摆,我们已经很少见到从立意到完成度都很高的项目了。所以这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优秀的作品。


上图就是我最早看到朱拉隆功大学纪念公园的图,当时就很惊讶在曼谷的市中心还保留了这么一块空地,还能不计成本的建设成公园,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仔细了解过项目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们的故事还是要从全球气候的变化开始讲起。


我们知道气候的变化导致了两极冰川的持续融化,北极熊和南极企鹅等生物正面临这生存危机,你也许会为它们感到难过,但这又没有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难过之后不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但其实真相远比你想象得严重得多,以现在冰川溶解的速度,30年后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就会消失,青藏高原的冰川萎缩后将带来20亿人的水资源短缺,那你会说我们可以用海水净化啊,就是水贵了点而已嘛~nonono~这件事可能直接威胁到你我的生命。


当全球的冰川融化殆尽,海平面将上升50—70米,大部分沿海城市就会全部没入海底,这么说你可能没有感觉,我们就拿这个公园所在的曼谷来举例子,目前曼谷大量的城市建设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土地下沉,正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发展,这个速度还会不断加快,最早到2050年整个曼谷就会沉没,下面红色的区域就是曼谷及周边城市。


造成今天的状况,曼谷的无序扩张也要负一定责任,这些年的曼谷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建楼就要排空地下水,地下水的流失也会导致地基的下沉,这些年的建设让曼谷成为世界公共绿化比例最低的地方,而且曼谷位于泰国南部地势最低的三角洲地带,这无疑让曼谷更加处于危险的境地。


所以现在的曼谷洪灾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城市问题,整个城市在降雨后30分钟便会被淹没。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曼谷年轻人,你会对城市消亡的危机视而不见吗,什么你说你是中国人,管不了这么多了,那么看下图,如果海平面上升60m,看看中国大地上会发生什么!


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将不复存在。想想看亚特兰蒂斯,是不是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所以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师需要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做些什么了。是不是感受到了肩膀上重重的社会责任。



我们说回曼谷,朱拉隆功大学是曼谷的第一所大学,全世界排名200名左右,已经成立100周年了,在国内相当于我们的北大,清华。而公园所在的这块地就属于这所大学。


上图的蓝色部分就是学校校园,黄色是城市,这座公园就坐落于校园和城市的交汇处。并有一条1.3公里长的道路贯穿其中。所以这块绿地可谓是曼谷城市为数不多的绿地。


2012年,朱拉隆功大学发起了公园的设计竞赛,旨在于学校成立100周年(2017年)前夕将校园的绿地奉献给大众以示其对社会的回馈。本土的Landprocess 和 N7A Architects合作赢下了这次的设计竞赛,并把这个精彩的方案变为现实。

考虑到气候变化加剧了城市和未来几年的干旱和极端降雨问题,设计团队设想了一系列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

100年后的曼谷将面临什么?

曼谷市中心的绿色公共空间如何应对我们面临的水和环境挑战的城市愿景?

绿色城市空间如何帮助市民提高生活质量?曼谷的气候将如何变化?

答案其实很简单,对于环境,公园要吸收储存大量的极端降水,对于居民和学生,公园要提供一个舒适好用的绿色开放空间。所以这个公园从设计开始就必须要同时解决环境和人的双重需求。


不仅仅是朱拉隆功大学公园,我们今天做景观都要面临环境和人的双重需求,我们不能像古人一样,用文人化的审美去营造一个私人天地,所以有些人讲今天的园林没落了和古代没法比,当然是没法比,环境变了,园林的性质也变了,掏钱的人变了,享受园林的人也变了……我们不能以纯粹传统美学的标准来衡量园林了。


扯远了,我们说回朱拉隆功大学纪念公园,设计者将上述两方面细化,提出了多个细化功能:

Park as Green Infrastructure
公园作为绿色基础设施
Park as Rain Tree
公园作为雨树(可以大量吸收水分)
Park as Detention Area
公园作为蓄洪区
Park as Water Treatment System
公园作为雨水处理系统
Park as Outdoor Classroom
公园作为露天教室
Park as Roadway
公园作为景观道路

从这些功能我们也能发现,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水”,每一个主题对应了公园中的某一个或者多个部分。可以做水作为绝对的主角贯穿了整个项目,公园的分区如下图:


我下面一个一个来聊,设计者首先将平面整体朝一侧倾斜了3°,这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竖向空间,还可以快速聚集雨水,缓解城市洪涝。

GREEN ROOF
(绿色屋顶)

首先就是GREEN ROOF(绿色屋顶),由于整个公园的被倾斜了3°,所以在公园一侧突起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屋顶。


可不要以为这就只是个壳子,内部另有乾坤。


绿色屋顶内部被分为了三层结构,上层无缝衔接公园的步行观景空间,为游人提供曼谷优美的天际线视野,中层为公园博物馆,下层是雨水窖,三个位于地下的蓄水箱用于储存从屋顶吸收的雨水,在旱季时能够为公园提供一个月的灌溉量。


屋顶上刻意被打造成荒野,弱化建筑感,人们顺着斜坡最终走到屋顶的最高处,就可以看到曼谷最美的天际线。


站在公园的最高点,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到曼谷天际线的壮观景象——这里不是昂贵的屋顶酒吧,也不是摩天大楼宽阔的停机坪,而是全泰国最大的、占地5200平方米的绿色屋顶,开阔的天空和碧绿的草地,一切都可以免费地享受。屋顶上种植着易于维护的杂草和原生植物,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营造出独一无二的自然体验。


我们如果仔细看,屋顶的设计相当细致,有多人行走的道路,有单人散步的小径,还有很多小的休息座椅和节点。

是不是有点高线公园“渗透”的味道了

让我们把视线从屋顶转向中央的草坪,屋顶中间是一个缓坡下沉的露天剧场,除了为居民提供大规模活动场地的同时,也创造了另一种有趣的视觉体验。


我们看下图,3°的倾斜带来的竖向红利一目了然,这就是设计的魅力。

这个斜坡既是人的活动空间也是雨水的通道,想象一下大量雨水滚滚而下的场面。

CONSTRUCTED WETLAND
(湿地)


从绿色屋顶排出的多余径流将被输送至四个重新建造的湿地,分别位于公园的两侧。就是图中涂色虚线的部分,这四块湿地和我之前讲过的郑州湿地公园的原理是一样的,具体请参考这个视频:

一系列落水台和池塘减缓了径流的速度,增加了水流的送氧量,并通过本土水生植物来辅助水的过滤和清洁。


在混凝土建筑林立的城市中,公园的湿地就成为了隐秘的绿洲,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在这里尽情探索、与湿地互动,聆听悦耳的水声。


看这个湿地层叠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哈普林的作品,形式看似是一样的,但功能则完全不同,哈普林从形式上探索城市山林,而这个纪念公园只是用台阶来净化水源。

哈普林作品


从平面上看,四个湿地是类似鱼的造型,非常漂亮,你看仅仅通过倾斜角度,就在公园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系统,这真是一个好的创意。虽然按照我们园林的审美去看,抬升的屋顶和湿地并不符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但生态效用毋庸质疑。


同样是地形抬升,西安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水系设计明显更符合传统园林“道法自然”的审美标准。

RETENTION POND
(蓄洪池)


借助重力作用,水流来到了最后一站——蓄洪池。作为水处理系统兜底的最后一环,公园最低处的蓄水池能够将每一滴水收集起来。在洪水期间,蓄水池的面积几乎可以扩大一倍,一直延伸到公园倾斜的草坪上。


上图水池左侧的弧形座椅就是蓄洪时候的边界线,这样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水面边界。也表达了设计师和洪水共存的设计主题。

池塘边设有固定的水上自行车,游客们可以在玩乐的同时为水注入氧气,帮助完成水的清洁,从而成为公园水处理系统中的积极一环。


这种蓄洪水池的水岸线会随着水的多少而变化,这种弹性的设计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DETENTION LAWN
(蓄洪草坪)


蓄洪草坪其实也是备受欢迎的滑梯游乐场,草坪两侧形成一个包含滑梯和休闲区的游戏场地,可供孩子们在这里安全地玩耍,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氛围轻松的休闲空间。


你会发现空间中部的大面积空间是蓄洪区,也就是说,设计师把空间的C位还是给了“水”。所有人的活动安排在旁边。


OUTDOOR CLASSROOM
(露天教室)

公园还为大学社区、附近的街区以及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空间和户外教学空间。与主草坪相连的8个“户外景观教室”容纳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在公园的两侧创造出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这些露天教室有些是折线的花园,有些是圆形广场,形态十分丰富,可以同时满足多个小团体的集散活动。这些小花园的造型和尺度都很符合我们快题的内容,需要的同学赶紧收藏吧。


这些“教室”包括草药园、冥想区、阅读室、竹园、游乐场和露天剧场,在构件和材料的选择上都经过了谨慎挑选,为公园主要的生态景观提供了最适宜的补充。

MAIN LAWN
(主草坪)


位于公园中心的主草坪是一个广阔、倾斜而开放的休闲空间。与市内其他平坦的公园不同,倾斜的场地形成了独特的多功能露天剧场,为公众带来有趣的活动场地。在暴雨期间,草坪可以吸收雨水和径流,并借助重力将水输送到低处的蓄水池。如果遇到严重的洪涝灾害,蓄水池可以将过量的水储存起来并向公园的主草坪扩展,从而增加一倍的面积。


公园的主草坪是一个宽广的开放空间,能够为各种活动提供灵活的空间,其中包括与朱拉隆功大学核心校园主轴线平齐的露天剧场。

RAIN TREE
(雨树)


整个公园就像是一棵能够大量吸水的雨树,公园两侧延伸出去的景观道路也承担着将城市雨水汇集到公园的重要任务。


经过重新设计之后,公园中既有的四条车道被减至两条,其宽度由12米扩大到30米。曾经拥堵严重的道路成为以行人和自行车为优先的空间,将步行者和骑行者与周围的环境无缝地衔接起来。通过设计方案,这条道路成为公园的自然延伸。


这条景观路也承担着将城市洪水引入公园的作用。而大量的绿化还能将这个过程尽量减速。


复盘

这就是整个朱拉隆功大学百年纪念公园景观设计的全部内容了,我们将以上内容复盘你会发现设计人员的主题并不是避免洪水,而是怎么和洪水共存,在人胜不了天的前提下,我们怎么和自然相处呢?


答案很简单,公园的所有元素都有两套功能,同时满足人与自然。这是在当今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下的必须,所以今天的景观设计尺度越大,越要考虑生态,环境……所以设计早已不单纯是各种炫酷的形态。


无论是蓄洪池,蓄洪草坪,水窖还是湿地,绿色屋顶,公园中大部分的景观设施都是同时面向人与自然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水是这个公园舞台上绝对的主角。

水是主角

湿地沿公园斜面坡度向下延伸。流经湿地的水来自绿色屋顶雨水箱的溢流和主公园草坪的径流。湿地通过一系列堰和池塘在海拔高度下降。水每次经过植物时都会被净化,直到到达蓄水池,这是一个水的舞台。


通过这样的设计朱拉隆功大学纪念公园可以在短时间承储100万加仑的水,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我们看上图公园的各个部分都参与了储水作业,在公园下游蓄洪区由于地形的下降储水量高达1800平方米,这在不大的公园中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那么这么设计真的有用吗?

2017年,6个小时的降雨淹没了整个曼谷,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高适应度的防洪公园作为蓄洪区,大大减轻了洪水对于周边居民的影响。从实际效果看,这个公园达成了设计目标。


所以小蚂哥一直觉得今天的景观设计已经超越了美学的范畴,我们的设计可以救命,这是多大的社会责任感。

人性的空间

另外,人的使用也是公园重要的一环,公园主草坪和蓄洪草坪能容纳1万多人,周围的露天教室也有400人的容量。有了人,这些设计才有意义,试想如果这片地方是无人的荒地,也就无所谓公园了。


所以即便水是主角,但公园仍是人性的场所,人的活动和需求还是影响着公园的形态,之所以这篇文章的落脚点在这里,是小蚂哥想告诉你,即便是面临着重重危机,我们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仍是人使用的空间,这个主体不会改变,所以我们所学习的景观知识依然有用。


近年来,景观和生态紧密结合,我身边很多做景观的人都说自己过时了,现在的新技术,新理念自己完全不懂,学生们也都极为焦虑地摆弄着各种生态试验。似乎错过了生态这个“风口”就会被时代淘汰。

其实不然,我们纵观这个以生态为核心的项目,我们还是要用景观的知识来控制比例,设计形体,让人的使用更加方便,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小蚂哥还是要劝大家打好基础,了解新事物的同时,还要把持住景观设计的主线任务!


我们书归正传,仅靠一个公园虽然无法解决整个城市的洪水问题,但它标志着我们向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景观设计师有义务去考虑一切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拯救我们正在下沉中的城市。


最后我把ASLA对于朱拉隆功大学纪念公园的评语奉上,也希望你们能从这个案例中有所获得:

“在曼谷持续30年的迅速发展下,这片价值极高的土地并没有像其他区域那样成为商业街区,相反,它被设计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公园,成为曼谷最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的目的不仅在于美化环境和提供活跃的公共空间,还在于为面临严峻环境挑战的区域完成一系列复杂的防洪和气候调节工作。这座占地11英亩的公园包含了湿地、拦洪草坪、蓄水池以及泰国最大的绿色屋顶,并将游乐场、露天剧场、花园和冥想空间等设施融入动态的公共环境。大胆的概念与亲切的体验在项目中取得了平衡,向人们证明了城市无需惧怕于水,而是可以与之共存。”

– 2019年评审委员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曼谷最大抗洪雨水公园,海绵城市实践的典范
泰国最大的屋顶花园——朱拉隆功大学百年纪念公园
国外雨水花园研究及实例(附:那些年获过奖的雨水花园)
2014 ASLA 综合设计类荣誉奖:塞勒姆州立大学湿地走廊
六个超赞的湿地公园案例
纽约泪珠公园 | 2009年ASLA综合设计荣誉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