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江龙山村:龙山书院三贤祠
龙头山是丰城人抹不去的记忆。从古至今,这里曾是一个忙碌的码头,每天都要承运许多车辆和市民往来于两岸。直到剑邑大桥建成通车,龙头山的繁忙景象才宣告结束,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事实上,在一千多年前,龙头山就是丰城的一张闪耀着人文光芒的城市名片。据《丰城县志》记载,早在南宋时期,这里就曾建有曲江亭和龙山书院,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以及丰城本地名士李义山(1200-?)、客寓丰城的状元姚勉(1216-1262)都曾在该书院讲过学。明代正德年间,江西督学李梦阳(1473-1530)将书院改为“三贤祠”,祭祀朱、李、姚三人。

(航拍照片由吴天平先生提供)

后来几经兴替,曲江亭、龙山书院、三贤祠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但众多文雅士留下的诗文,却为我们记录了龙山书院从宋到清八百年的辉煌盛况,真正是光耀千秋,震烁古今。如明代著名理学家邹守益(1491-1562,江西安福人)就曾作《龙山书院训勉》诗。其诗云:
 
干将两古剑,石函閟几年。
精光不可揜,犹自动星躔。
况此刚大气,亘古本浩然。
骄吝一害之,眢井聚蛙蜎。
不有乾乾功,龙德何由全。
淬剑亦有术,学圣岂无传。
 
龙头山与龙洲、凤洲隔江而望,鼎峙剑江,占尽了丰城人文优势。这里还有一个“礼接龙山”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后来升任工部尚书的丰城庄前人熊尚文(1554-1625)。相传,熊尚文还是个秀才时,县里选拔人才参加省试,考试结束,熊尚文文章都还没写完。当时的知县吴达可(1541-1621,江苏宜兴人)便嘲笑他不是这块料,不要浪费指标去参加省试了。谁知熊尚文却信心满满地说:“此去当魁!”意思是说参加省试一定能够夺魁。吴县令进一步刺激他说,如果真能在省试夺魁,本知县就带着花红酒礼亲自来龙头山为他接风。

乡试一揭榜,熊尚文果然高中解元(省试第一名),同榜共有13位丰城人同时中榜。吴知县也不食言,亲自在龙头山设宴,宴请熊尚文等13人,成为一段科举佳话。“礼接龙山”也成为丰城的一个惯例,凡是省试中榜的新科举人,在任知县都要摆酒设宴,亲自到龙头山迎接,一直延续到清代。


龙头山下有一个深潭,相传,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寇南昌,隆裕太后避乱路过,船至江心,风浪大作。隆裕太后忙取头上金钗投入潭中镇之,因名“金钗潭”(后谐音为“金花潭”)。清初文学家、吏部尚书王士祯(1634-1711,山东新城人)曾写有一首《金华潭》的诗,也印证了这个传说:“传是瑶华迹,江潭独黯然。仓皇浮五马,憔悴掩双蝉。玉辇归松漠,金花没剑川。忘机羡鸥鸟,不识靖康年。金花潭里有一种独特的鲤鱼,比其他地方的鲤鱼多一层鳞,叫七鳞鱼,呈金红色,据说这是一种来自九天瑶池的鱼,也暗寓着“鲤鱼跳龙门”之意,表示此地藏龙卧虎,人才辈出。

大约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有一支熊姓族裔搬迁到了龙头山下,这就是现在的龙山村。龙山村开基祖名叫熊一祥,其先祖原本世居于县城南头巷(今老城南巷),在南头巷居住了十数世之后,有一位支分迁到了曲江熊家窝(即今曲江吴坊村西东岳庙附近)。居住数代后,因地窄人稠,不得不寻找更大的空间以图发展,这才有了熊一祥从熊家窝搬迁到龙头山这一幕。


关于曲江熊氏,曾有一位载入史册的人物,叫熊卓。熊卓(1463-?),字士选,号东溪。从辈份上看,熊卓是熊一祥的父辈,原本是在熊家窝出生成长的。熊卓从小聪明过人,十岁就能作近体诗。弘治八年(1495)考取举人,次年就考中进士,先是出任平湖知县。未满三月就升为御史,受到左都御史张敷华(江西安福人)的器重。其时,皇宫的养鹰房遭到雷击,熊卓借机上疏纵论时政得失,希望皇帝以天下为重,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弘治皇帝朱佑樘深为赞赏,认为熊卓是个心底无私敢于担当的人,不久派他前往居庸关劳军。

在居庸关,熊卓访遍全体守关将士,严厉惩处克扣军饷损公肥私的贪官污吏,受到官兵们爱戴。之后,任陕西道按察使,大同守将神英(?-1512)违反规定大开边境,做起了贩卖马匹的生意,而且在蔚州遭到敌军攻击的时候又按兵不救,熊卓接连数次上疏,弹劾神英,神英因此丢官。后来,熊卓调任广东按察使,很多百姓听说他清正廉明,纷纷拦轿喊冤告状,令当地豪强紧张不已,一些贪官污吏更是望风而逃。


其时,太监刘瑾深受正德皇帝朱厚照倚重,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专擅朝政,作威作福,很多官员依附在他的名下,成为他的党羽,这其中就包括上文中说到的神英。有人建议熊卓依附在刘瑾的名下,熊卓严正拒绝,此事传到刘瑾耳朵里,把熊卓诬为奸党,逼他辞官致仕。直到刘瑾奸行败露被凌迟处死,人们提出应该起用正直能干的熊卓,但熊卓已忧愤去世。朱厚照深为惋惜,考虑到他平生忠心耿直,钦赐他入祀圣庙,受到永世怀念。

熊卓以诗名闻海内,与当时著名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等齐名,有《熊士选集》传世。他曾有一首《曲江观涨咏怀》的诗,其诗云:
 
拍岸忽传春水涨,柴门即傍浪花开。
帆冲急雨篱前落,鸥逐奔涛树里来。
已被风光时引眼,更多愁病独登台。
欲济何处有舟楫,迟日蘋风生野哀。
 
熊卓有一位堂弟叫熊垚(字元夫),嘉靖四年(1525)举人,后官任岑溪知县。他还有一位侄子叫熊茂(字元克),官至海阳知县。


岁末寒冬,来到龙山村寻古探幽。村前偌大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寺庙“龙头山天符庙”,数位信士在其中装香上烛,恬静而安详。天符庙的两侧,分别是熊氏宗祠和一座写着“声赫”匾额的旧宅,相传这便是龙山书院的旧址。沿着崎岖小路攀沿至山顶,来到一处平坦的地方,相传这里便是曲江亭(三贤祠)的旧址所在。极目远眺,赣江尽收眼底,难怪李梦阳在《三贤祠记》有“智者悟其理,勇者宛其气,仁者坚其塞,速者纡其谋,亢者抑其志”的感悟。

虽然旧迹不再,繁华不再,但龙头山丰富的传说和厚重的文化,却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站在先贤故地,崇儒重教之训犹在,怀古思贤之情顿生。
 
参考资料:龙头山《熊氏族谱》、同治《丰城县志》等
感谢吴天平先生支持协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江形胜天地人
丰城的名胜古迹
深柳书院
行旅 | 彭丹俊:曲江池与南门
漫谈槠山旅游资源
舌华录·俊语第十一·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