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晓风寒 || 石滩蛟塘东岗湾:莱芜遗风传忠孝
夏至已过,进入溽暑,来到石滩蛟塘村东岗湾,但见阡陌交通,绿野明净。人家屋旁晒着几坛艾草,阳光下艾香隐隐飘散。
村子曾姓,有六百多年历史,迁居祖为曾涓,是丰城始祖曾忄奭 的十一世孙,从张巷邹坊迁来。曾忄奭 1105-?)本为南丰曾肇之孙,曾肇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为政清明,经英宗到徽宗四朝,历任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谥号文昭,世称文昭公。忄奭 出身名门世家,授迪公郎,迁荆州湖北复州司户参军,告老归家,途经丰城故县桥边上塔时,因病而故。其时金兵侵犯京师,各路兵马奉召援京,难以回归,于是就地安葬在上塔。次子曾守辙筑室守墓侧,与其余四兄弟居住下来。后来逐渐分枝,像上塔、雁塘、东冈等处相距大约十里左右,曾氏环绕聚族于此。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曾守辙性爱山水,闲时耽于田园之美,向东约十六里处发现石麓清溪,泉水甘冽,民风美淳,于是独自携家迁居,隐身在此,不复有归南丰念。孙子曾光,别号淡庵,举明经,丁丑登王十朋榜进士,授朝奉郎,知饶州乐平县,善于治政,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最后迁京西路房州太守,利州路提点刑狱。因为御寇有功,累获奖赠银两赐紫金鱼袋,封豫章开国男。后在石坑建符第,培塘上建望乡亭、下马碑,最终息身谢家巷,花园建在陆家坑,后葬同造,可算丰城曾氏杰出人物。
东岗湾村子依然看出原来院墙护卫格局,西边一座古色牌楼,中书“密国遗芳”,上额枋荣归图,下额枋双凤朝阳图,乃是康亁时代石雕作品。穿身进小巷,一晚清民居外墙依势退让转折,匾书“莱芜遗风”,岁月尘埃掩不住其风釆。此民居系曾晋三(1897-1973)所承传,晋三总角就学,异于他人,弱冠时诗书贯通,德行兼备。时逢清朝未年社会动荡,于是跟着堂叔学中医,堂叔医尽其传,晋三学成于世,医术精湛。一时门庭若市,若有行动不便者上门诊治,家境窘迫者义诊免费,悬壶济世名重地方。稍作移步,但见巷中一古井,当中麻石一架,成“日”字形,侧壁刻字朴拙,妙哉妙哉。
 
一路逡巡,老屋门额阙漏惨淡,见一匾刻“养志家风”。“莱芜”出处来自曾点,“养志”则源于曾参,父子俱是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非常孝敬父母,成为后世效仿典范。东岗湾代代诗书传礼、不忘前贤遗风,清朝进入鼎盛时期。村人多外出湘楚尤其是贵州铜仁一带,为人谋事尽职尽忠,成为美谈。
有曾圣竹(1835-1905),号凤轩,少年时家中仅只温饱水平。父亲曾勋在铜仁做生意,他与弟妹属于留守儿童。太平天国动乱时,家中房子被烧得一干二净,只好寄居在亲戚家。正好有去铜仁的,便扶老携幼投奔到那学经商,深得父兄喜爱,乱平后才随父归家。
 
曾圣竹至情至性,孝友敬兄,慷慨好义。遇上修桥建庙一应慈善事体出手大方,对亲友贫病,孤寡门户难立者更是解囊周济。不过他廉谨不苟言笑,一向正直自持。三十岁时张家聘请他为镇江、汉口、湖南庄事及总号经理,几十年不遗余力打理,为张家父子信任倚重,事无巨细,都言听计从。张氏拥有百万资产,皆缘于曾圣竹经营筹谋,湘楚称其为“商界圣手”,人们都想以一睹风采为快事。但曾圣竹深居简出,崇尚素朴,为人低调,偶尔应酬还是寻常布衣装束,所以很多人只闻其名未见其容。六十岁时因病请归,张家父子再三挽留不住。曾圣竹在老家享受天伦之乐,含怡弄孙娱桑榆,更重要的是教化儿孙。年纪大点的,便跟随在他身边耳提面命,习句读明大义。所以曾家子弟出入乡间,皆文质彬彬,少年老成,得益于他亲力践行的家教。
曾圣竹一生娶了三位夫人,最有贤德名的是第三位黄氏。宣统年间,石滩乡决堤水患,田园荒芜,谷价奇昂,为富不仁者都藏头不露。一时间哀鸿遍野,老弱填沟壑,壮者散奔四方。黄夫人满怀悲悯,尽出家中粮食一百多石,分给乡亲们度过难关。后来又为长久之计,捐出巨款于族中,成立积谷会,为凶年未雨绸缪,年年春放秋收以纾贫困,令人称羡。
 
曾圣竹次子曾君寿(1872-1903)少有异志,天赋聪敏,过目成诵,学而不厌,垫师称奇。曾圣竹从镇江归来想带他出去就商,塾师苦苦阻拦无果。曾君寿到镇江不到三年,商业精通。正好张氏从镇到湖北,便聘他理武汉庄事,同样少年老成,忠职贤劳。儿子曾文蔚心远中学毕业后,就读江西私立豫章法政专门学校,最后从国立北京内务部高等警官学校毕业,正当大有可为之时,却和父亲曾君寿一样英年早逝。曾君寿妻子涂氏含辛茹苦带幼子侍翁姑,不到三十鬓发苍苍容颜憔悴。人们都去安慰劝勉她,叹其作富家女无骄容,为贫家妇无怨尤,堪称女中君子。
国有国魂,家有家风,曾氏一门无不彰显莱芜遗风。曾圣竹排行老四,其弟曾圣梅(1836-1892),同样喜读训世应世书,闲谈不论人是非,静坐辄思己之过。初时随父客寓于楚黔间,自律性很强,淡泊自如,勤恳有节。后来亦应聘张家铜仁庄号,号人见他如见官,肃然不敢轻言,妥妥的又一笃实君子。铜市庄号货物物价,常常由武汉这边先定,有人以为奇货可居,利用地区差异谋利,曾圣梅却严循行规。当时市面流行花票抵钱,本钱越大花票越盛行,花票一多又容易导致破产。曾圣梅深入了解,绝不趁人之危,很多无法周转的则陈情禀请张总,诚信厚道深得当地人敬重。
 
张家为大户,每日施舍乞丐一钱,于是乞丐相携而来,门人不堪其扰,曾圣梅则一一布施,毫不愠怒作色,只说为东家做善事怎能惧烦?秋夏之交送救时症丸,常叮嘱门人要送到位,不可私吞。后来张家儿子考中进士,宴请宾客,曾圣梅却忙着修城东北码头。门县卖洋灯,有故意找岔的上门滋事,他笑着一一弥补好,态度至诚,令来人抱惭而去。士为知己者死,忠人一事忠人一世,曾圣梅在张家八年不归,等到病故时,众人收捡,只有一件半新旧茧袍,其余都是粗衣,见者无不动容。
行走村庄,由西向东顺势而上,从青石巷到新居矗然。远望平畴沃野,极目景象养眼怡心。面前便是丰抚公路,后与赤湖、杨公嘴村相邻,出行交通便利。门前池塘气象开阔,谷场老人恬然自适,日子如水一样,平静中蕴含无穷生机。

参考资料《曾氏重修族谱》

感谢曾新成老师提供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治九年四月丰城县关于侯墓岗告示
原创视频:鹿岗桥遗风
古砚遗风
确有虞世南遗风
遗风
徽派遗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