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洲太阳庙:民国书痴熊罗宿

现代社会发展太快,那些渐行渐远的历史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已经淹没在都市的繁华和浮躁中。不过,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只要稍加留意,还是能够从尘封的岁月里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小心梳理一番,岁月的脉络便暴露无遗,形成一幅历史长卷,让人流连,让人沉思。

太阳庙熊家航拍图(图片来源于江陵豫章丰城熊氏通谱)

这一次走近的是河洲街道新城社区太阳庙熊家。太阳庙熊家始祖为赘居井冈的熊建(建公),被尊为一世祖。熊建十八世孙熊用宾为南宋末年儒士,本居于丰城县城南巷熊家湾,因性格好静,隐居于西庄,世称“西隐先生”。熊用宾有三个儿子,长子贤豪(号诚庵)分居于塘头,次子贤俊(号明庵)分居于潭埠,三子贤孚(号实庵)居于西庄。熊贤孚也被尊为西庄(太阳庙)熊家开基之祖。

西庄又叫赵家塘,本是赵姓人的祖业。其时,赵家塘左有流水右有垅田,前有弓案山后有玉龙河,可谓胜地。不过,当时这里还是赣江的泄洪区,一旦洪水泛滥,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熊姓迁入之后,在门前挖塘,村后筑堤,慢慢形成宜居之地。之后,又在塘边掘井,在村后建兴龙庵,以为长久之计。不久,元兵南下,兴龙庵被烧毁,村民又在庵址后侧建了一座庙,叫“大王庙”。明初时,因大王庙的名字犯了朝廷的忌讳,便将大王庙改名为“太阳庙”。后来几经兴废,但太阳庙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初年,熊贤孚之孙熊楚材(字用之)出任为富州刺史,揭开太阳庙熊姓跻身仕宦的序幕。此后,虽无达官显宦,却也是人才辈出,相继有熊云宪作太湖县丞,熊时宪任蜀府右长史,熊匡之任江夏县丞,熊匡垓任贵州察院中军,熊廷埏任开封府教授,熊赓飏任抚州府教谕,熊联璧授广昌县教谕,熊贵茂任镇标营都司。还有不少捐授官衔的,如熊作宾捐授州同加二级,熊开泰捐授千户,熊尚杰捐授即用府经历……

在太阳庙熊姓族裔中,外出贸迁(经商)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在省内,有的则远赴四川、湖北、贵州等省份。有一些人为了维持生意往来,便在当地落籍,成为外迁族裔。这其中便有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的熊罗宿家族。

熊罗宿先生像(图片来自族谱)

熊罗宿(1866-1930),字浩基,号译元。其曾祖熊际华为清代嘉庆年间贡生,祖父熊笏堂为道光年间举人,父亲熊霞举为国学生,可谓书香门第。但是,熊际华因为屡试不第,于是听从父亲之命,改弦易辙,在南昌弃儒从商。此后,熊际华子孙便在南昌安家,世代从商。到咸丰年间,“洪杨变起”(太平天国运动),家族产业毁于战乱,自此元气大伤,跌入低谷,一家人生活开始变得困顿。

熊罗宿生于同治五年(1866)四月七日,这个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已经结束,但家族产业仍无起色。到光绪丁丑年(1877),全家人不得不从南昌迁回丰城。由于熊罗宿天资聪颖,且又异常刻苦,家人便安排他拜在何硕儒、蒋新舆等大儒名下。光绪乙酉年(1885)考取秀才后,熊罗宿入省城友教、豫章、经训三书院深造。在经训书院,受到正经学名家、内阁中书皮锡瑞(字鹿门,湖南善化人)赏识,引为入室弟子。

熊氏派衍于江陵

熊罗宿一生醉心朴学(儒学经学),非常崇拜顾亭林、顾千里二人,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顾顾斋”。还通晓制造建筑,有一回在沈阳正巧遇到拆城,“谛视半日,因悟城制”。又精于岐黄之术(医学),经常给一些好友看病号脉,治好了不少人的病。在明堂制度方面也很有见地,曾著《明堂图说》一书,试图纠正先儒在明堂制度上的误读。在此期间,熊罗宿认识了同乡先辈欧阳熙(阮斋)先生。欧阳熙是西江名士,也是收藏大家,熊罗宿跟随他系统地学习版本目录学知识,自此专注于收藏学和目录学。

光绪丁酉年(1897),熊罗宿考取举人。次年,新任南昌知府沈曾植(子培)听说熊罗宿学问甚深,延至幕下,熊罗宿则执弟子礼以待。沈曾植喜搜罗古籍,又喜刊刻,请熊罗宿负责校勘赏鉴,熊罗宿于此受益甚多。进入二十世纪,西风东渐,朝廷倡行新学,熊罗宿受新任南昌知府徐嘉禾之荐,获得保送日本留学的机会。两年后归国,被沈曾植召至安徽提学使任幕僚。一年后,熊罗宿参加宣统庚戌年(1910)廷试,被派分广东即用知县。熊罗宿以父母年迈、发妻新亡、孩子幼小为由,推辞不就,转而接受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校长)刘廷琛之聘,进入京师大学堂主讲历史。

有着700多年的古樟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熊罗宿南归江西,自此不问政事,一心收藏著书。1912年,熊罗宿的好友宜丰人胡思敬(退庐)在东湖之滨建图书馆,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图书典籍存放于此,请熊罗宿负责研究点校。熊罗宿在这里与名公巨儒谈道论学,又利用闲暇时间指导学生,提携后学。在此之前,熊罗宿发妻陆氏、父亲熊霞举相继去世,1922年母亲又病故,熊罗宿悲痛欲绝,自此了无牵挂。1923年冬,熊罗宿正式在东湖畔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名曰“补史堂”,藏书达二万余卷。

在补史堂,熊罗宿一边翻刻旧籍以宏扬国学,一边引进西方“写真(照相)制版”技术,并筹款奔赴上海,利用“写真制版”技术大量影印古籍,以方便学者研究。后来因资金短缺,不得不停止印刷,为此闷闷不乐。1929年冬,熊罗宿应朋友之邀,远赴东北辽宁,大约是想促成一笔生意,以补贴出版之费。但辽宁之行并无斩获,于是离开辽宁回到北平,继续修订他此前编撰的《明堂图说》书稿,并付诸出版。到《明堂图说》正式出版的时候,他感慨地说:“图成矣,吾死无恨矣!”1930年5月12日傍晚,一代藏书家、目录学家熊罗宿病逝于北平丰城会馆(南馆),享年65岁。

熊罗宿一生穷困,为了收藏和影印古籍颠沛游离,穷尽毕生之心血,被学界称为“书痴”。先后影印内抄《旧五代史》、岳刻《五经》、顾刻《元丰类稿》、许刻《笠泽丛书》、李注《王荆公诗集》、成注《伤寒论》,校刻有《切韵指掌图》、《音学辨微》、《虚字说》、《历代世系纪年》,编纂《历代史论》、《崇祯国变录》、《光宣签载》,独立撰著有《明堂图说》、《通鉴校字记》、《四库全书考证校字记》等。因醉心研究与藏书关联不大的明堂制度,耗费太多精力,伦明(民国藏书家)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中,这样点评熊罗宿:“毕生绝学考明堂,是否平方误立方。学就屠龙时已晚,众书端为一书亡。”颇有惜其顾此失彼的意味。但熊罗宿在收藏及传播古籍方面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

沧海桑田,当初的城郊西隐之地,现已成为丰城市新老城区的结合部。而历经了七百多年的西庄太阳庙,亦已“遁迹”于楼房林立的都市之中。不过,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故土,在错综复杂的世系关系中,寻找情感的归宿。

参考资料:太阳庙《熊氏十四修族谱》、同治《丰城县志》、毛静《熊罗宿:旧补史堂》等
感谢熊智荣、熊辉民等提供协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鉴藏 | 熊罗宿:旧补史堂
丰城曲江罗都督庙敕命
流传上百年的风水口诀,准的吓人!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罗星与神坛庙宇
《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禮記注疏》漢-鄭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