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科本科生弃保、考研到清华的经验

我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届生,保研时的专业排名为:17/247。

初试成绩:总分384,政治70,英语66,数学134,专业课114,在网研院的一志愿中排名第六。

网研院复试完当天被刷,两天后补录,也就是说我应该是被刷同学中的第一个。

复试过程颇为曲折,具体详见复试部分吧。

01

复试的情况

其实相比于其他的经验贴,我更想专门写一下选择相关的问题。因为大多经验贴能描述的都只是上岸同学的一个很小的缩影而已,即便再详细,但考研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是绝对无法通过一个帖子描述出来的,所以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自己上自己也行的感觉。
但在考研中,正确的选择和你拼尽全力去努力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所以我觉得整个今年复试的分析还是蛮重要的,希望可以给今年考的学弟学妹一些参考。
计算机学硕分数线为375,今年计算机学硕上岸12人,听复试群主云龙兄说,这12个人中包括7个清本,两个北本,一个金牌,一个银牌,可谓是真的神仙打架。在学硕复试被刷来调剂网研院的人中,有两个410+,两个39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学硕的竞争有多惨烈。
网研院今年的一志愿分数线360,但调剂分数线要375,定点接受学硕难民,真正进调剂复试的最低分是381。
深研院一志愿315的线,过线46人,录取24个,等到第二批调剂的时候,虽然分数的要求是350,但进复试的都365+。
单从调剂情况来看,调剂时大概只看你的初试分数,按初试分数高低择优录取。
深研院的一志愿保护越来越明显,在一志愿录取完毕之后才会接受调剂,但一志愿也是严格按照2:1刷人,并不容易(有一志愿390+大佬被刷)。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今年一志愿过线人数有70人的话,那深研院估计就不接收调剂了。
网研院还是一如既往的操作,一志愿只让过线十多人,然后收调剂给计算机学硕难民兜底。

有几条信息比较重要,单独列一下:

  • 网研院复试时间最晚,网研院面试完,基本没什么调剂的机会了(今年只有精仪系和伯克利的调剂面试在网研院之后)。

  • 深研院只要报考计算机学硕的难民,不要一志愿网研院的考生。(不知道为啥,明明考的一样)

  • 今年如果你通过了深研院的调剂面试(26号),仍然允许你继续参加27号的网研院面试,如果你同时被两边录取,可以自己选择其中一方。(深研院这操作蛮奇怪,一般录取后都会要求你很快决定去不去,不去名额就给别人了)

但同样的,网研院明面上不保护一志愿,但实际上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相比于调剂考生,这个保护可能在1000分的初复试总分中为你带来10-20分的优势,这个优势看着有点鸡肋,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处于录取的边缘,这点看上去鸡肋的保护就是救命的东西。
计算机学硕仍然是食物链的顶端,今年如果学硕过线,基本上可以说是有三次机会,网研院与深研院都愿意给学硕兜底。但机会多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吧,因为今年肯定有380+的学硕难民被刷了三次(估计整个人都有阴影了),而这个分数如果是一志愿专硕,只要本科经历还可以,基本上是能录取的。
但是,正所谓承担风险,获得收益,今年深研院也有很多高分大佬,机试第一也是深研院的一志愿,他们在稳稳上岸一志愿的同时,也错过了上岸学硕的机会。考研报考本来就是一场博弈,踏上不同赛道的同时也就不存在竞争了,求稳还是冒险都各有好处,具体如何选择,希望大家三思而后行。
同时,大家也可以把我做为一个要不要考本部的标杆,毕竟今年毫无疑问我是本部上岸的22人里最弱的一个了。但即便是我,也是华科王牌专业机械,本科成绩比较好,放弃保研去考研,拿过美赛M,机器人比赛国三(比较水),几个省奖以及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我认识的一个稳稳上岸网研院的同学,她的背景是浙大数学计算机双学位(我感觉她去学硕估计也能录取),在我一个计算机项目都么得的时候,人家足足有5个,我烦恼没项目,她烦恼项目复习不完。(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位已经上岸的学长作为标杆,合理评估一下自己的学科背景,复试时候的优劣势,再做选择。我当初选择的标杆就是写(二)的那位学长,我当时想的是本科成绩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跨考的劣势,只要初试成绩高,机试不拉跨,上岸的概率还蛮大。但我初试成绩排名比他差很多,所以差点没学上,但总归结果是好的。
我希望大家可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多下一些功夫,否则有时候选择错了,即便再努力也可能会有一种无力感。计算机学硕、网研院、深研院、软院、大数据、TBSI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向,大家可以合理评估自己的学科背景和考试能力,争取一次上岸。
同时,当你做出选择后,也请坚持下去,并拼尽全力,因为认输从来没有输一半的道理,一旦放弃,就是满盘皆输,千万不要抱着一战打基础,二战再上岸的想法。不论多么艰难,请你一定要坚持,共勉!
关于我当初为啥选网研院
北京,学硕(这个自然不必说);感觉计算机学硕肯定考不上(对自己合理评价);我不是很喜欢人工智能,相比之下,还是觉得网安更有意思。另一方面,如果做AI的话,保研时有个本校自动化图像所的老师要我,那我不如当时直接保研去做CV了;最后就是对标了学长的情况,觉得网研院比较够得上。
关于调剂
报考本部的一大优势是调剂机会多,但是今年是分数爆炸的一年,外加很多专业不收调剂了,调剂的难度也直线上升(今年大多数调剂基本都和机械沾边,或许机械背景的同学有一定优势)。一般而言,学院收调剂往往是根据考生初试分数从高到低择优进入调剂名单,考912的话分数上真的不占优势。一方面调剂并不好找,需要考虑是否与一志愿的安排有冲突,而且热门专业基本是不收调剂的。另一方面调剂同样也是差额录取,今年高分扎堆,没个380调剂都不好找(我本以为精仪系调剂是个软柿子,结果名单一出人均380+,还有个421的自动化的同学,当场自闭)。并且如果调剂面试在一志愿面试之前,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有的专业会明面上问你是否参加一志愿面试,如果被录取,更是会让你在两小时内给出答复,如果不去则名额顺延(毕竟谁也不愿意当备胎不是= =)。深研院的话调剂基本只有能源、海洋、生医等专业收调剂,选择面比较窄。总的来说调剂机会感觉上很多,但实际上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而且会有很大的心里落差(但深研院今年有的专业是愿意当备胎的,允许你先拿一个保底,再冲一下一志愿)。

02

并不怎么重要的初试经验

在我看来,初试经验可能是本贴中最不重要的部分了(但还是水水字数)。
相信来考清华的你在拿到资料后有能力靠自己进行学习的规划,任何经验贴都仅供参考,万万不可迷信。
因为912已经考了这么多年,学长们为我们探路,并且积极分享,留下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只要你好好利用这些资料,912拿到100+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至于拿到更高的成绩,只能看个人的努力了。现在的912已经度过了资料匮乏的时期,甚至有种资料太多的感觉,912的难度不变甚至略有下降,考生却越来越强,分数逐渐爆炸也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你想来考912,这里有你想要的资料,而且有学长在动态更新:912_project
同时你也可以在b站关注张威老师,这位上岸学长出了912历年真题的讲解,值得一看。
以及遇神的公众号:CSer乐园;上面也有一些相当不错的经验贴值得参考。
还有清华的考研群里也有很多实用的资料和热爱分享的群友,但切记别沉迷水群,那样只会徒增焦虑。
当然我本人也想整理一些自己用过的专业课资料来着(以后再说吧,可能太懒就不弄了)
这部分剩下的内容就是流水账般的经验,不大重要,直接跳过也可。
因为疫情,只能在家准备考研,但是在家学习的效率确实是蛮低的,所以感觉虽然开始的比较早,但直到九月回学校以后才正式进入状态,开始高效学习。我的初试准备条理性不强,大家看个乐呵就好。
截至至八月底到学校,在家已经取得的进度有:张宇基础30讲,天勤数据结构一本,跟完华科计组的慕课,哈工大计算机网络接近完成。王道一本没做,912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更别说了,进度统统是0(我也好奇自己的时间都干嘛了)。可能是因为大三下课设,考试自己又跑去刷加权啥的(贪一手奖学金= =)。

总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九月份我开始了自己在学校的初试准备(只讲一下九月份以后的吧,前面太拉跨了)。

一、数学
强烈推荐武忠祥、李永乐、王式安三位老师的强化辅导讲义。这三本讲义的质量相当之高,涵盖了考研的各种题型,再搭配着相应的网课,让我有一种学数学也是一种享受的感觉。打基础的话推荐直接用 660就好了,感觉我花了特别长时间做了张宇基础30讲,效果十分鸡肋。因为被专业课压榨了太多的时间,九月和十月每天给数学的时间也就三个半小时的样子,后面才逐渐加到四个半小时。一本高数讲义就做了两个月= =。日期到了十一月,我才刚刚开始线代辅导讲义,而在这之前我做30讲线代部分的时候好像已经是5月份的事了。数学强化阶段完成已经是接近12月了,因为给自己模考的时候大多都是130+,140+,也就心安理得的把时间多匀给了专业课,结果导致数学近15年真题都没做完,还有欧拉方程根本就没学(白扔5分呜呜呜,一生之敌)。数学还是得查漏补缺,多多模考练习,只有扎实的基础和做题的熟练度才能让你在考场上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二、专业课
当初考912也是因为从一位上岸学长那里得到了专业课的资料,有了资料也就有了底气,再根据王道上的各种经验贴,规划了学习路线。如果你和我一样基本零基础的跨考,那我的经验值得借鉴一下,否则直接根据资料自己规划就行。
我个人认为对于初学者而言,上来直接看王道的四本书效果并不好,最好还是跟完一门慕课,对这门课有了基本的把握以后,再去看王道打打基础,这样不仅学的更快,而且理解也更深刻。
三、慕课方面
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就是学堂在线的那两门课,计组推荐华科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912的考试内容比较契合(这里并不推荐刘卫东老师的录播课,因为912的计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送分的,录播课里讲了很多实验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初试中并不会出现),网络的话选哈工大的计算机网络和王道的课都可以。
关于王道的四本书:数据结构简单看看(或者不看也行),计组重点看一下机器数、存储器和后面的IO部分,其余部分可以大致看一下,操作系统和网络都要好好做,可以为你打下一个很不错的基础。
再然后就是数据结构邓老师的两本书一定好好看,912有70分的题都是从里面出,如果你习题解析看的足够认真,甚至可以发现很多912和清华期末考试的题目就是习题解析中的原话或者变体,所以这两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后就是912的历年真题以及清本各科目的历年题,可以自己做一下,然后对着912_project上的讲解进行订正,多思考,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一定要都弄懂(因为没准明年就会碰到原题)。老师们估计不大重视考研这个事,有不少题目都可以从历年题和PPT上找到原题或者原题的变形,好好利用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诞生开始,912的题型就没固定过,今年数据结构只有大题,看到准备了半天的判断题没了,我当时感觉人都傻了。所以大家还是得全面准备,确保自己学会的是知识点,而不是题目本身,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的来讲912还是要立足于教材和清本PPT,弄懂清本历年期末题和912真题,基本上可以拿到一个过得去的成绩。
四、政治和英语
这两门课我一门70,一门66。十一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就靠自己的无产阶级修养,英语就吃高中老本。。。政治1000题只做了马原和思修部分,肖四背了前两套,跟了徐涛老师的网课。英语更是20年真题都没做完,就不误人子弟了 = =
我九月十月每天大概学习10小时,十一月可能加到了11,以及最后一个月的12到13个小时,时间并不代表收获,但最后阶段一定要冲刺而不是懈怠,一旦最后阶段懈怠了,可能整个考研也会因此而失败。实际上因为在华科卷了三年,我倒没觉得准备初试的时候有多累,只是这次要准备的时间更长,也更难熬而已。
送给大家一句我的座右铭,道德经中的: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03

曲折的复试

我的复试经历在今年可以称得上是很魔幻了。
从查到成绩时的大喜,到直到一志愿排名的大悲,再到发现深研院给学硕难民引流时候的大喜,再到被刷的大悲,再到被补录的大喜(我哀悼词都写好了居然还带复活的)。
关于复试方面,我其实参加了两次复试,一次网研院的一志愿复试(当天被刷,两天后补录),一次精仪系的调剂复试(当晚被录取),说来也巧,两个录取消息基本是同时收到的(再次感慨人生)。
就我个人感觉的话,大清的复试可以说很难,也可以说很简单。
因为这两年都是线上复试,所以没有线下复试那种紧张感,专业面和综合面加起来才20分钟,能问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大概也就是讲一下PPT,老师提几个问题,问啥答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复试难就难在,它足足占了500分,这500分是对你过去三年,而不是考研这一年的考核,很多过去的东西都已经无法弥补。高分被刷和低分逆袭在清华的复试里实在是太常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1000分确实是独立统计然后取总分最高的那些人,所以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把握好初试和机试的600分,并在面试时放平心态,向老师展现最好的自己而已。

一、关于机试

我的机试准备基本全程在ACwing上刷题,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刷完了基础课和一半的提高课,最终机试成绩186分,不大理想,但应该也达到了今年的平均分(吐槽一下大清的OJ,卡的让我以为华科校园网又暴毙了,白白浪费半小时)。ACwing的视频课确实是质量相当高的课程了,而且相比于其他课动辄上千,基础课和提高课基本都是白菜价,所以在这里给y总打个广告。
当然ACwing也有缺点,就是你可能会太依赖y总的讲解而忽略了自己去思考(像我就是面向yxc编程),还有就是题解大多都是对y总代码的解读,缺乏多样性。不过瑕不掩瑜,对于初学者来讲,选择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基础,准备清华的机试可以只跟基础课,然后再用别的题库去训练一下自己的实战能力。如果你已经有很不错的基础,那推荐全套下来刷完进阶课。因为就清华机试的难度而言,学完基础课再玩好暴力混分,今年机试可以拿到210分,超过平均水平。如果没学进阶课,即便学完了提高课大概率也还是这个水平,所以提高课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可以把准备机试的时间适当分出一些,用来准备个项目,给自己的复试增添筹码。

二、关于面试

1、网研院综合面

看你的成绩应该是有推研资格的,为什么要来选择这个hard模式呢?
你对清华大学有什么了解吗?
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1分钟)。(后三个问题是英文回答)
你了解过TCP/IP吗?
说一下TCP和UDP的区别。
(英文问答部分我直接阿巴阿巴,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我个人感觉综合面试的问题大多都是重复的,可能也是综合面确实没专业面重要的缘故吧,如果你细心统计一下经验贴里的英文问答题目,都准备一下,是很有可能遇到原题的。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下。

2、网研院专业面

5分钟PPT自我介绍。
问了一些成绩和项目相关的问题,能回忆起来的大致有: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竞赛的?
我看你的c++成绩很不错,解释一下指针变量和引用变量的区别。
你机试成绩怎么样?
我看你的数学成绩都很好,你觉得你初试的数学考的怎么样?
你本科期间还学过哪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你做的那个实验为什么用xp系统和2003系统?(我做的一个中间人攻击的实验,水了两页PPT,为了凑够5分钟煞费苦心)
你是怎么平衡成绩和竞赛的,这两方面的占比是多少?
除了学习委员你还担任过别的学生工作吗?
(大概就这些,没有压力面试的感觉,可能确实是也没啥好怼我的= =)

3、精仪系面试

8分钟中英文介绍自己。(又当了一回念PPT的reader)
然后给了一个图片,上面四道题。第一题问显微镜的聚焦原理(不会,但瞎逼逼),第二题让设计一个测量震动的方案(不会),第三题是材料力学,问在载荷不变的前提下,横截面积和长度对梁扰度的影响(回答了但不知道对不对),第四题是一个电路的题目(压根看不懂是啥)
四道题混过去之后就开始面试问答,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本来就是抱着和老师唠嗑的心态去的),只是记得老师问了我好几次,你除了精仪系还报了其他调剂吗?我说就报了这一个,当时就感觉应该会要我,果然晚上收到了拟录取的短信。
线上面试确实比线下舒服得多,不容易紧张还省钱。不知道线上复试以后会不会成为常态,但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放平心态,好好表现自己,才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你如果和我一样是机械专业背景的话,考虑一下本部也未尝不可,就比如说今年的航空航天学院招的调剂,要求考软院或者电子信息的本科是机械的学生(很迷惑)。有不少本部的传统工科招收调剂,本科是机械的话基本都有机会去试一试,也算是机械专业在调剂中的一个优势了(虽然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至此,可能本贴中有价值的部分已经结束了,剩下的不过是一些感悟,感谢和祝福,以此来记录一下我考研的这一年

04

为何弃保去考研

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看的话,为什么不保研去考研,我也记不太清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了。只能说2020年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疫情把所有人都困在家里,让每个人都能更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我在家中想了很多很多,而这些思绪如果在学校的话,可能随着和室友在峡谷征战就消散了,但在家中,它们却时不时的冒出来,逼着我去做出一个回应,可能人在孤独的时候就是容易胡思乱想吧。
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自负了,当初选择专业时就一意孤行,没有听取任何人的意见,再加上自己调研的失误,就选择了机械专业(以当时的成绩华科的专业都能选)。开始以为机械专业是做机器人的,后来进来后发现是车铣刨磨,再后来机器人学老师给了88分,就感觉对机器人的兴趣也么得了。
总之,站在大四的视角来看的话,我其实并不觉得机械专业哪里错了,它只是干不过计算机而已,但问题是所有工科都干不过计算机。而且学计算机也没有比学机械更难,但待遇更好,能转为什么不转呢,或许这种心理是我来考研的一个缘由吧。
华科很好,机械学院也很好,至少别的学院有同学去吐槽自己学院多么不干人事的时候,机械学院总是很体谅学生。只能说是中国机械行业的不景气加上高房价,让太多学子不得不去转计算机,没面包哪来的未来呢,嗐。
总归我只是个俗人而已,家里穷,我又是长子。所以在大一知道机械不赚钱的时候,本来有兴趣也变得没兴趣了。
作为出身河北省的小镇做题家,可能最擅长的事就是去卷绩点了,所以就随波逐流的卷,刷加权,拿奖学金,保研,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估计我肯定不会去考研的,估计在华科续费三年,然后毕业转行?华科机械学院被戏称为计算机二院,但说实话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伤,但总体来讲相比于其他学校传统机械的方向,华科机械的出路已经好太多了。
由于实在不想继续读机械专业(建模和画图对我来说真的有点折磨),所以我后来想试试能不能保到本校自动化,所以就联系了一个本校图像所的老师。本校机械跨保自动化的话并不难(计算机没试,难度应该大很多),老师也说我还不错,就说给我留个名额,但后来我觉得我也不咋喜欢CV,就最终还是决定去考研了(十推的时候还给老师写了个道歉小作文)。毕竟,我并不确定我会不会喜欢机器学习,喜欢CV,但我敢肯定我一定喜欢清华大学。
我所面临的困境就是,局势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管到底因为什么导致了我的困境,我所面临的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因为不管是本院选个好导师,还是去图像所做CV,似乎看上去都不错,但又感觉差了点什么。要么就是选择放弃,重开一局,踏上另外一个赛道,你会失去现有的一切,去换一个可能性,一个获得满意结果的可能性。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怎么选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对当初的高考成绩不满意的话,你会去复读吗?我当时的答案是:一定会。得出这个答案后,似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因为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会做出的选择。很多时候人并不会后悔做错,错过才是最让人懊恼的。我很难去面对这样一种折磨:在我每每不顺心时,都会想起,假如当初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切是否会不一样。但一切以如果开头的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你只有去试一次,才能知道答案。
所以我当时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功夫,就选择了重开一局(我必须考虑这是不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可能还是因为自负,我在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自己会失败,而只要成功了,那我损失的,只不过是一段保研后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罢了。很多人可能觉得放弃保研是一件很有魄力的事情,但实际上我当时倒是很无感,乐呵呵的准备考研。要不要放弃保研去考研,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考上的信心,而不是说放弃保研失去了什么。
其实以我的性格,可能在我开始买考研材料,做了第一道题的时候,考研这件事就不会停止了。既然开始了,那我便绝不会轻易放弃。我知道这就是一场赌博,只有ALL IN,才不会后悔。

之后的故事就很简单了,提交放弃保研承诺书,然后去考研,再然后被刷,再然后被补录,最后写这篇经验贴来为自己的考研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05

特别鸣谢小吴同学

站在2021的视角,我在2020做了两个正确的选择。第一个是选择放弃保研去考研,第二个就是在六一那天发了一个征研友的帖子。然后呢,收获了一个研友,一起相互鼓励,每天晚上相互报告进度,共同进步。截至收到补录电话的那天,她已经陪伴了我足足三百天,期间呢,研友也成了女朋友。
或许没有她的支持,我可能早就因为进度拉跨而放弃,但生活嘛,没有如果。所以我总感觉自己挺幸运的。
300天看上去很长,但实际上两个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在从关山口到五道口(三)中就不写了。
特别鸣谢小吴同学,以此纪念那段艰辛的日子(嘻嘻)。

06

写在最后

从关山口到五道口(三)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洋洋洒洒八千余字,感觉自己废话还蛮多,很多地方可能有点混乱,还请见谅。
一方面,这是一个经验贴,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带来帮助。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写给自己的记录与感想,以此来纪念自己这人生中有意义的一年。
至此,对我而言,考研彻底成为了过去式,接下来,要迎接新的挑战了,Fight!
发布于 04-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研调剂:以前的我,你爱搭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现阶段考研复试如何准备更高效,这5点一定要考虑
我国最公正的40所大学,不歧视学历,不乱压分,遇到就考了吧
44所不歧视本科,特别保护一志愿院校!
这39所院校不歧视本科,特别保护一志愿!(含复试调剂经验))
二本英专 | 考研一战211复试被刷,调剂上岸经验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