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打卡之十|人的道德品质受认知能力和人生经历影响

7月21日晚,孙老师的社会学课程内容是关于“道德的社会化”。说起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从小,我们就被要求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在我看来,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排在第一位的,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论划分,在不同阶段,个体的道德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孩童时期,个体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判断一件事好坏只依据是否会受到惩罚。

我们从小被教育偷东西是不对的,会受到惩罚。所以,如果问孩子们海茨因偷药救妻子对不对,他们会认为这不对,因为偷药导致的结果是海茨因被抓进警察局,由此判断,他做得不对,而不考虑事情的动机。

在这个阶段,个体对权威也会绝对服从,爸爸妈妈、老师、长辈,就是权威,他们的要求,理应绝对服从。

再长大一些,孩子们判断一件事好坏是根据别人给的反馈,别人赞许的就是好的,会迎合别人的要求。

随着个体发展,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加入了个人色彩,明白了规则的设立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是合理的,但并非不可更改。

面临一些选择时,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而非外界的约束。可见,这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高水平阶段。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不会因年龄增长就一直向高级发展,而是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而提升,也受到自身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很多人终其一生,其道德水平可能只停留在第一或第二水平。

世上的人形形色色,人的道德品质有高尚和低劣之分,但是却很少有人承认自己的道德素质低,在我们眼里,我们是最好的。

即使有时候内心的私欲与自己的道德观念有冲突,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也会宽慰自己道:只是偶尔这样做,无伤大雅;或者,我是迫于无奈才这么做的。为自己找理由开脱,不影响我们对自身本质的评价。

但是如果别人做出出格的事情,我们就会归结于这个人人品有问题,素质有缺陷,自然而然地上升到这个人的本质方面。

可是,如果深究一下事情产生的原因,便能理解此刻呈现的结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的确是一句温柔又有力量的话。

放下傲慢之心,随时随地内观自己,保持清醒自持,很难,也很可贵。

以下是一位课程学员的打卡内容,很有价值,分享给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
幼儿挫折产生的原因
非认知能力:培养面向21世纪的核心胜任力
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
谁动了我们的“思维”?——寻找影响人类行为的根本因素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实务(1):从“自动思维”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