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行漫记:马踏飞燕出土处的官方解释是错的


1969年初秋,那时候还叫武威县,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地区挖防空洞时,意外地挖到了墓室的外墙。
由于缺乏文物常识,农民们继续挖开外墙,进入墓室,在见到墓道摆放整齐的铜车马后,出于好奇抚摸搬动了车马,破坏了考古现场,为以后仪仗队的复原造成了困难。
农民们还想把铜车马卖到废品收购站,为生产队添置牲畜,暂时把里面的铜车马放到了库房里。
当时在武威关文物的干部党寿山在听说雷台被挖出宝物的消息后,找到生产队询问情况,生产队长坚决不承认。
党寿山从农民挖开的地方进入墓室,从墓室的规模和大量的铺地钱判断墓主人应该是十分富有,墓室内的东西可能已经被转移。
他就找到新鲜公社领导说明情况,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说服教育,生产的队长才同意带他们到库房看看挖出来的东西。
 
这就是雷台汉墓被发现的过程,这里出土了国际闻名的“马踏飞燕”,名字是郭沫若起的。
虽然后来有考古学家认为那只鸟其实应该是猎隼,更符合鸟的形体,也符合当时西北势力骑马狩猎的社会形态,但是“马踏飞燕”这个名字还是流传了下来。

雷台汉墓,闻名世界的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也是我重点要去的地方。
去之前查一下,可见的官方都是这样解释的:
墓是汉代的墓,上面的土台是晋代的台,是灵钧台,台上的道观是明朝祭奠雷神的建筑。
真是奇了,后来才发现,用百度真能把人用傻。
我觉得真太不负责任了,明知道绝大多数人了解事情都是通过百度百科,为什么不严谨一点呢?
我看到太多基于百度百科这个错误解释而做出的文章和研究了,以讹传讹,遗害千里。
 
先说那天的经历,再说我查阅到的资料吧。 

那天,到雷台汉墓时,正是下午一点多,这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园地,有修剪的整齐的草坪,种植很整齐的树木,树木下的小路旁还有供游人休息的椅子。
园林里居然空无一人,炎热的中午,只有树叶和偶尔飞过的鸟带过的风声。
在一片树木和草地中,我还没发现墓葬在哪里。
我突然有些恐惧,这几年可能因为身体不好,尤其到一些墓葬地区总是心生恐惧。
心里想,没事,现在是正午时分,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一个广场,以及广场上气势恢宏的铜马仪仗队,以及雷台的建筑雕塑。

我正在犹豫,要不这个墓葬我不去了吧,忽然听到稍微远处,在树林的外面,传来了声音,像是一个导游带着一队旅游团在讲解。
她的声音突然出现,在空旷的园林里格外突出,带着回音。
我赶紧过去,准备跟着他们一起去看看,人多壮胆。
果然,刚才还空无一人的院墙下面,突然出现一个导游和七八个人,都向一个院子走去。
 
跟着进了园林中小院之后,发现眼前是一座几人高的方形黄土台,黄土台上建有一座道观。上道观的石阶一看就年代久远了,建造台阶的石块都被雨水和风沙侵蚀的棱角模糊了。
台阶前立着一个牌子:因维修,暂停开放。
我望了一下台上的道观,台上杂草丛生,台阶的尽头有一棵长的很不规整的古树,古树的后面隐约露出道观的殿门,看不到维修的迹象,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让参观了。
 

从正前方绕到一侧,发现土台的侧壁出现了一个圆形的拱门,写着雷台汉墓一号墓,门开着。

这边依然是一大块空地,但树底下的长椅上坐着三个老头,在那聊天。
他们看见我们过来了,也站起身来跟着大家一起进墓,我想:莫非他们也是需要人多壮胆么? 
导游站在墓道入口处,给大家介绍了雷台汉墓的由来,基本就是百度百科的那一套。
介绍完之后,对大家说:你们进去吧,我不进去了,里面氧气稀少,进去参观一圈要马上原路返回。
导游站在门口没往里走,几个人就继续在狭窄的甬道里往前走,最前面的人已经弯腰进入里面的小门,往下走了。
我跟在后面,突然觉得前面冷气森森,发现前面的黑暗处还要往下走。
突然有个念头,为什么墓道入口处的右侧有口井?为什么在古墓的上方要盖个道观?是为了镇压什么邪祟之气么?
回头一看导游,站在阳光里,面无表情望着人们,有点瘆人。我就没进,出来了。
一般古墓里的文物都已经搬到博物馆了,下墓只能看一下古墓的建制,而这方面我也不懂,也不是我关心的。
顶着恐惧去,不值得。
出了墓道后,发现空旷的院子里,没有一个人,我就自己离开了。 

是的,那天,刚进墓道,看到入口处的右侧有一口已经干枯的古井。
那口古井非常奇怪,据说井底有放大功能,一元钱掉进去,人从井口望下去,看着有一百元那么大,我去井口看了看,发现井底铺满了纸币。
导游说,人们都会扔钱,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发财的好兆头。
 
真是服了。
我们的人们有一个本事,能把任何事情都娱乐化、巫术化。
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矿石展区,有一块巨大的原始紫水晶矿石,因为中间是凹的,居然也被游客们扔满了零钱。
是祈祷紫水晶神保佑发财么?
 
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口井,没想到搜索结果全都是,这是一口见钱眼开的古井,非常好玩。
没有一条资料解释这个古墓为什么会建造一口古井。
和朋友讨论,有人说,这是墓里的排水系统,可此地自古以来就干旱少雨,连古井后来都干枯了。古井四周也没有任何排水设施,需要排水吗?如何排水?
或者,难道是为了保证古墓里的空气湿度,所以建造了古井?可很明显,古墓里越干燥,对器物的保存越有利,更何况古墓中摆放着众多易生锈的铜质物品。
另外,如果只是一个水利工程,古井为何要建成很特殊的腰鼓型?中间细两头粗,形成连光折射后的“放大”效果?
后来,我终于看到有一条解释是,专家说,墓道里的古井是为了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的尊荣。
一看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从没有这样的风俗,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
其他同时代的墓葬里,埋葬的身份高贵的墓主很多,从没见过这种做法。
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从风水,或者神鬼论的角度解释,
当然,专家们是不会这么说的。
 
另外,为什么明代时期,要在古墓的土台上方建造一个道观?现在的唯一解释是,这个观是当地老百姓祭奠雷神的。
但,在道观建设之前,当地老百姓为什么要在古墓上建一土台,没人解释。后来,为什么又在土台上建一观?形成了三代历史叠加的建筑物,人们跨越近千年一直琢磨着这个地方?
在中国风风俗中,一般后人不会在坟墓上再建造建筑物的。
此地空地那么多?哪里不能建?莫非这里是个龙穴?非要争这一块宝地?
 
是的,我越来越“迷信”了。
没上学时,听大人们讲鬼故事,总是很害怕。
上学后,在学校里学了各种唯物主义理论,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怕了,敢下五洋捉鳖,敢上九天揽月,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
但到了后来,读的书多了,见的事情多了,我推翻了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对世界逐渐敬畏起来,这个世界,不可能不存在我们未认识的事物。
和书本不一样的东西,未必就是错的。
尤其被全世界大范围接受的理念,自有他的道理。
被古人上千年传承的认识,也一定有其深奥的道理。
 
先来看一下对雷台汉墓,各种最能查到的官方解释:
百度百科:
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为前凉(301年─375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因在10米高的夯土堆上建有明代天顺年间的雷祖观而得名。
雷台汉墓约建于东汉晚期,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此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186—219年之间。
 
其他多处的解释,也都沿用了这个说法。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时,也是这个说辞。
但如果再深入一点了解,就发现这个说法漏洞百出。
第一、什么是灵钧台?为什么要在汉墓上建造灵钧台?结论是这里不是灵钧台。
据了解, 高台建筑,是我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之一,其兴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当时“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建筑,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10多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殿堂屋宇”。
到魏晋时期,高台建筑仍在盛行。加上砖石的大量运用,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牢固,这时木构架建筑也很普遍,产生了像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那样宏伟的建筑。
而作为丝绸之路重镇、五凉故都的武威,其“台”文化建设也较为显赫。比较有名的有尹夫人台、东岳台、凤凰台、雷台等。其中,尤以前凉时张茂所筑的灵钧台最为著名。
灵钧台始建于大兴四年(321年),后又于太宁初年(323年)复筑,最终此台筑成。作为前凉达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它的规模堪称河西高台之最。
这么一个社会意义重要的高台建筑怎么可能建在一个墓葬上面,不符合中国的风俗,这是其一。

古代的高台,是以御敌存身为主要目的的建筑。张茂筑灵钧台,也应是看重高台所具有的良好防御作用。
另外,张茂筑灵钧台,从两次曾遭到部众阻挠来看,此台的修筑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所看到的高台外层是夯土,里面是石头砌的墓顶,很明显是墓葬高处地面的顶部,并不是某个建造复杂的高台建筑的地基。这是其二。

从古书的记载,没有任何证据表示,灵钧台建造在武威市的这个位置。
《大明一统志》:“灵钧台,在凉州卫治北,晋明帝太宁初张茂立姑臧时所筑,遗址尚存。”从中可知该台至明代以来在武威当地一直沿称“灵钧台”,多年来矗立于武威城北。
另一说是位于武威城西北的海藏寺内高台。清初沈翔的《凉州怀古十首》诗后,沈翔曾自注:“海藏寺,即灵钧台,凉王张茂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海藏寺台下挖出一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安肃兵备使者摄甘凉道事延栋立的《晋筑灵钧台》碑碣,上书“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之古台”。
此碑现还立于海藏寺内台上大殿前西侧,以示海藏寺内高台即前凉张茂所筑“灵钧台”。  
 
自上世纪后期以来,陆续出版的部分书籍,如《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任继愈主编)、《武威金石录》、《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等书籍中突然又出现了以出土铜奔马的武威雷台为灵钧台之说。
如果说武威海藏寺内高台与东岳台为前凉张茂所筑灵钧台还有依据可查,后期出版的书籍以出土铜奔马的雷台为灵钧台,却不见于任何史籍记载,不知其从何说起。
 
第二、这个墓葬是汉墓吗?这不是汉墓。
大多数官方解释都说这个墓是建于东汉时期,因为发现他的建造规制是汉制。我现在已经不相信任何官方的说法了,要么就是他们根本没搞清楚,随便说个解释来糊弄游客的。
普通的将军墓葬为什么要有口形状奇怪的井?为什么后人经历近千年,不停的在墓葬的顶部盖道观?盖神庙?官方的解释,无法解释这两个问题。
我不断的查资料,又发现了一些线索。
 
吴荣曾在《“五朱”和汉晋墓葬断代》(《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墓中出有小型的五朱,直径为1.6厘米。五朱出现于三国早期。如直径在1.5厘米左右的,其年代似更晚一些。”
西安田王晋墓、敦煌祁家湾321号墓出小五朱,“同样出小五朱的雷台墓,其年代也应靠近西晋为合适”。吴文推断雷台1号墓下葬的具体时间在290年左右。
 

何双全《武威雷台汉墓年代商榷》(来源:北朝考古)中说:

此墓规模、结构、形制都与上述晋墓一脉相承。
甚至那些细微处也不例外,如仿木建筑照墙、藻井图案墓顶、用砖、筑墓法、室内装饰,随葬品中的陶器、铜叉、铜削、琥珀珠等与敦煌辛店台晋墓出土者基本相同。又如铜俑、铜马、铜独角兽、木牛与武威旱滩坡19号前凉初期墓中的木俑、木马、木牛、木独角兽,不论是造型,还是着彩都基本一致。又如所出钱币与嘉峪关、酒泉晋墓出土者亦相同。所有这些共性,明确告诉我们雷台墓非汉墓,其相对年代应在晋末前凉初,即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以后。

第三、这是守张掖长将军的墓吗?不是
有关墓主人的确定更加迷雾重重。
早在1985年,学者辛敏就在《武威雷台墓主人再探》(《兰州学刊》1985年第6期)一文中大胆假设:
从东汉末直至西晋永宁初,在凉州州郡任过职的要员中,没有地位非常显赫的“张姓高级官吏”,没有人能配得上这座“王者之墓”,故应跳出这个范围另外寻找墓主人。
 
目前在学术界流传的可能墓主人的猜测有以下几位:
但是我觉得这其中,只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为墓主人,能解释墓道里为什么建造古井,和后人在墓葬之上建造道观的行为。
张猛,张奂的小儿子,建安年间任武威太守。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
张贡,汉阳(今甘肃天水)太守,于145-155年间任护羌校尉。
张骏(307年-346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在位二十二年,先后任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凉王。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江苏丰县人。先拜巴郡江州令,不久弃官隐于洛阳北邙山,后入蜀在鹤鸣山修道。
 
雷台汉墓出土器物231件,其中三件马俑胸前有“守张掖长张君”字样的铭文,有关专家由此认为墓主的身份当为“守张掖长张君”。
其实有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其一,马俑司驾乘、护佑之职,有其具体的功用,上面的铭文不能作为墓志使用;
其二,从墓葬的规模、器物看,该墓为一座王墓,不能以一偏远地区的守官“ 守张掖长张君 ”作解,有可能张君只是捐赠者。
 
“马踏飞燕”,人马升天这是道家老庄的思想,表明墓主谙熟老学,其为政当以老学为基础,游离于东汉政权之外;
“成组车马俑”和出土“将军”银印表明,墓主拥有自主的军队和武装力量。可见,墓主生前在政治上、军事上是独立的,是一个武装割据政权的核心人物。
如果雷台之下是张道陵的墓葬,那么一切就能解释的通。
其实自从汉天师庙故址的发现,使武威雷台观在道教中的地位超过了青城山天师洞和龙虎山天师府。武威雷台观因此跻身于中国道教最重要的宫观之列。
 
雷台汉墓中有一座汉代的古井,结构上窄下宽,外形呈一篆书的“玄”字,这种井在道教中被称为玄井,陵井,天师井,伏鬼井。
玄井的原形为盐井,目的是井中取盐。沈括《梦溪笔谈》说:“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在此明确记载了陵井的结构,和我看到的古井是一样的。
 
《仙鉴》卷十八引《成都记》云:“广都县(今属成都华阳县)天师观坛下有井,名曰伏鬼井,妖怪藏其中。汉中微,人鬼交混,邛蜀之间,人被其害。方天师被汉家之诏,而居蜀之渠亭石室,因命神人运青城玄石以镇其井,鬼妖遂乃绝。”
此处指出了天师观的坛下有伏鬼井,情形与雷台观下的玄井相同,应是仿造雷台规制,可知雷台古井名伏鬼井,台上道观为天师观
杨羲:“玄井三仞际,我马无津梁”,雷台玄井底部据说也有一根横梁,应为津梁,同时也表明了雷台古井的玄井之名。

根据有关材料,张道陵死日一说在公元156年农历正月初九,武威雷台汉墓的下葬年代或许不早于此。
按照发掘报告的说法,该墓应是一座夫妇合葬墓,因而墓葬此后至少还被打开过一次,所以年代看上去比实际略晚,出现了少量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造的“四出五铢”钱。
武威市周围的磨嘴子、旱滩坡、王景寨诸汉墓群同为道家墓葬,兴建于道教繁盛之际。魏晋之后,佛教渐兴,以道教为核心的雷台汉文化逐渐衰微。
 
然而,中国文化并未由此停止西进的步伐。
新生的佛徒从道徒的陵墟上踏足而过,继续向西,从而开凿兴建了敦煌莫高窟——另一座瑰丽宏伟的文化工程。
想到这里,是否有种时空的错乱感,历史的车轮,带着千年的人马,风尘滚滚的奔涌而来,又旗帜猎猎的呼啸而去。
唯留你我,站在历史的遗迹前,感受着巨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周一墓——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全览
中国旅游标志,武威铜奔马出土古墓中,一口神秘汉井千年不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 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中有一口古井,可以将钱币放大,专家推测应是这两个理由
甘肃有座“三世同堂”的汉墓,出土了国宝马踏飞燕,墓主人身份成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