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坐标曲线类解题模板练


“浙江生物和你只差一个指尖的距离”

解题模板概述

坐标曲线中,多以时间、位置、温度等易测量的因素为横坐标,以事物的某种性质为纵坐标,以曲线表示事物变化及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常用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代谢、生命活动及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坐标曲线图的类型很多,有单一曲线型、多重曲线型等。无论怎么复杂,关键是数和形。数就是曲线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的动态。解题思维模板如下:(点击图片放大)

模板强化训练

1.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它们的pH调节到3、5、7、9,取等量新鲜萝卜的提取液分别加入四个烧杯中,都有气体产生;将加入四个烧杯中的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30 ℃和相同的时间内,分别测量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曲线B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

B.这两次实验的差异是由pH不同造成的

C.曲线A和B反映出提取液的量不同,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不同

D.用点燃的卫生香检验气体产生情况时,pH为7的一组中更容易熄灭

答案 A

解析 曲线A和B的差异是在pH相同的条件下,因提取液的量不同造成的,其中曲线A反映的是提取液的量减半的结果,B错,A对;由图中信息可知,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是相同的,C错;pH为7的一组过氧化氢分解的最多,产生的氧气最多,因此点燃的卫生香燃烧最剧烈,D错。

规律总结 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有以下种类:

(1)升曲线

(2)降曲线

(3)先升后降

(4)先降后升

(5)升降不断变化

2.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1可得出初步结论:两种激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甲促进、乙抑制

B.由图1的结果不能准确判断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

C.欲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制备四种培养基

D.若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在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可以判断三种浓度关系是X>Y、X>Z、Y>Z

答案 D

解析 由图1可知,浓度为0的一组属于空白对照组,激素类似物甲、乙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促进、抑制。0.5 μmol/L这一浓度介于0~1 μmol/L之间,二者生根数比较接近,因此不能准确判断激素类似物乙在此浓度下会不会对生根有影响。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需要设置四组培养基,分别是只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只添加激素类似物乙、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混合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都不添加(空白对照)。图2的四条曲线中,以“空白对照”组的生长量作为参照,与之相比,X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处理结果,生长量较低,起抑制作用。由题意可知激素类似物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因此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特点也具有“两重性”,图中Y浓度、Z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均起促进作用,且Z的作用大于Y,联系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特点可判断:X一定大于Y和Z,而Y和Z之间的大小不能确定。

规律总结 双曲线与多曲线图例

图例

相关变量

图例

相关变量

种群数量——时间(共生)

果实发育、果实不发育——是否受粉

种群数量——时间(捕食)

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耗氧量——温度;厌氧生物、好氧生物的呼吸强度——氧气浓度

种群数量——时间(寄生)

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合强度——光强度;

C3植物、C4植物光合强度——CO2浓度

种群数量——时间(竞争)

根、芽、茎的生长状况——生长素浓度

3. 下图表示不同条件下,人体内某些物质含量变化的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D

解析 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A错;正常人空腹状态下口服一定量葡萄糖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仍应维持在100 mg/dL左右,B错;进食后随血糖浓度的变化,人体内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相互拮抗,共同实现对糖代谢的调节,C错;D项正确。

4. 科学家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和两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强度对黄瓜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较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B.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或光强度的降低都能降低光合速率

C.从图中曲线变化情况看,无法确定黄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D.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从20 ℃升高到30 ℃比二氧化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温度较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变化比较显著。从单一变量角度分析,降低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或光强度中的任一因素都会降低光合速率。图中只涉及两个温度,无法确定黄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比温度从20 ℃升高到30 ℃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5. 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多选) (  )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答案 AB

解析 本题注重对图形信息的提取。分解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土埋、水泡、堆放,故A、B正确,D错误;实验若提前30天进行,则实验的主体时间内平均气温是升高的,三组曲线不会上移,反而可能下降,C错误。

6. 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①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图①中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图②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图②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答案 D

解析 图①中乙酶经蛋白酶处理,分子结构改变,活性下降,A正确;图①中甲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说明甲酶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B正确;图②的酶活性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其可以是恒温动物体内的酶,C正确,D错误。

7. 图一中曲线1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时间与生成物量的关系,图二中曲线2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一曲线1中,a点后,限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酶的数量不足

B.图二曲线,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6表示

C.分别在图二中取b、c点的速率值,对应图一中的曲线3和4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图二曲线2应变成曲线6,增大pH,应变成曲线5

答案 B

解析 图一曲线1中,a点后,限制因素为底物的浓度,A错误;图二曲线中当底物浓度一定时,减少酶量,反应速率降低,B正确;图二b、c点的速率值是一个定值,无法用曲线3和4表示,C错误;图二曲线2是在最适pH下测定的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无论pH增大还是减小,曲线2都应变成曲线6,D错误。

8.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  )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图中a阶段、b阶段、LM阶段、MQ阶段分别对应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MN段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和中期,间期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OP段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GH段染色体数目的2倍;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9.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散热量较少,产热量较多,体温会上升

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t1到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

C.t2开始阶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体温会升高

D.t3以后,散热量比t1时多,体温下降

答案 B

解析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这样才能维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为25 ℃时,散热量、产热量相等,体温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t1到t2,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散热量、产热量均增大,B正确;t2开始阶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t3以后,人体的散热量比t1时的多,相应产热量也多,体温仍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10.某油料作物种子中油脂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油脂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油脂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油脂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油脂,常用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油脂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橙黄(或红) (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解析 回顾教材中油脂的检测实验作答(1);种子干重增加主要是种子吸水所致,再结合空后说明作答(2);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也就是有机物增加,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C、H、O以外的元素还需要萌发种子(幼苗)从溶液中吸收。

11.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转运方式为_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答案 (1)简单扩散 (2)赤霉素(或GA) 生长素(或IAA) 抑制 (3)6∶1 (4)增加(或升高) 增加(或升高) 增加CO2浓度

解析 (1)水分子的跨膜转运方式是简单扩散。(2)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激素是赤霉素;根的向地性产生的原因是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因素的影响,在根水平放置时,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而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但生长受到抑制长得慢,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但生长得快,表现为根的向地性。

(3)根据题意假设氧气的吸收量为1 mol,则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3 mol,则:

有氧条件下

C6H12O6+6O2+6H2O6CO2+12H2O

 1    6       6

1/6 mol 1 mol     1mol

无氧条件下

C6H12O62C2H5OH+2CO2

  1          2

  1 mol        2mol

所以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6∶1。

(4)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以后,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减弱,所以消耗的RuBP减少,而由于光反应不变,短时间内C3的还原不受影响,生成RuBP,所以RuBP的含量增加;同时由于生成的C3减少,消耗光反应中[H]和ATP的量减少,所以ATP的含量增加;“正其行,通其风”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

12.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 d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____,在__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

则支持上述推测。

答案 (1)[H] 叶绿体基质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含量 输出量 (4)抑制 (5)未遮光的 光合产物(淀粉、蔗糖)含量降低,光合速率(CO2固定速率相对值)增大

解析 (1)光合作用光反应可为碳反应(暗反应)提供[H]和ATP,并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2)由图1信息知,随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固定CO2能力明显降低;对照组(未摘除棉铃)植株CO2固定速率的相对值应为“去除棉铃百分率为0”时的CO2固定值即“28”。(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增加;由题干信息知叶片光合产物“被运到棉铃中并被利用”,故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相应产物在叶片中积累。(4)综合图1、图2相关信息可知,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将明显降低CO2固定速率,即抑制光合作用。(5)该验证实验中,去除植株上的棉铃,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则未遮光叶片光合作用产物会不断转运至遮光叶片中,从而导致未遮光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下降,进而解除产物积累对光合速率的抑制,因此,通过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倘若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检测结果为CO2固定速率相对值增大,则可支持相关推测。


据说99%的人     因为关注我们
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希望有更多干货的朋友,请点“在看”给我们一些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012高考试题与模拟新题 . I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五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教师版整理完)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专题总结
【微专题】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回归教材重难点07 图像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