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之三:大唐“诗骨”陈子昂,骑马负剑只为行侠报国,壮志未酬独留千年孤独

古往今来,大多数的文人志士都想着用自己的一世才华报效祖国。

然而,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他们的文人风骨,根本就不会为官场所容。

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千年孤独和怅惘。

1300多年前,一个人慢慢地走向一座楼台。

他知道这不是一般的楼台。这是战国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造的“黄金台”,也就是“幽州台”。在这里,曾迎接过统率五国联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乐毅,还有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创始人邹衍和善于变法的兵家剧辛。

这些他都知道。

他顺着台阶一步一步登了上去。他伫立在楼台之上,远望四周,俯仰苍穹,回想昔日此地曾经的繁盛,又忆起多年的漂泊奋斗,孤独感、凄凉感不禁涌出,他慨然仰叹,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唱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多少人读了这首诗,知道了初唐间除了“王杨卢骆”四杰外,还有一位诗人叫陈子昂。又有多少人曾经被这首诗所震撼,反复吟咏,撩拨内心的“孤独”而心情激荡。

01、江湖不是打打杀杀,好男儿要治国平天下

陈子昂,字伯玉,生在四川射洪县一个名门之后的土豪家里。

其父陈元敬乃名门之后、蜀中大隐之一,家境殷实,为人慷慨仗义,饥荒之年,还拿出粮食,救济乡邻。

少年时陈子昂就以父为榜样,想仗剑走天涯,做个侠客,于是,他背上行囊,拿起宝剑,踏上江湖之路,开启游侠模式。

正如他诗里所写:

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

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

——《赠严仓曹乞推命录》节选

唐代诗人卢藏用在《陈子昂别传》中这样写道:嗣子子昂,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年少时的陈子昂用自己的言行很好地诠释了那句: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走马斗鸡,也常常凭着一腔热血去打抱不平,和其他子弟一心读书准备科考不一样的是,陈子昂有万贯家财要去继承。

但在古代“士农工商”的严格等级之下,富甲一方的陈家还是希望培养出一位可以入仕的读书人,而此时一路顺风顺水的陈子昂也面临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在一次跟别人比剑切磋时,年轻气盛的他三招之内把一名自称高手的剑客给刺伤了。这下给家人添了大麻烦,家里又赔钱又道歉。他自己也很后悔。

也正是这一事件,让陈子昂第一次得以静下心来,思考过往近二十年的人生。彼时的大唐已经初现盛唐气象,出生在如此辽阔帝国下的子民们无一不想着为国建功,渴望在这段伟大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身边人都跟打了鸡血般苦读圣贤书,只为长安赶考一朝高中的时候,向来对读书科举毫无兴趣的陈子昂明白了一个道理,江湖不是打打杀杀,好男儿志在四方。

他忽然想到了父亲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他弃剑勒马,收起了那颗想做游侠的心,和绝大多数的大唐年轻人一样,结束了他任侠尚气的生活,开启了奋斗的人生。

很快,人们就发现那个日日在射洪县的街头巷尾饮酒作乐,牵黄擒苍的陈少爷不见了。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陈子昂就像是老僧入定般在书山文海中畅游。

旁人穷经皓首才能通读的诗文典籍,陈子昂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也正是这短短的3年时间,他从一个目不识书的莽夫蜕变成了满腹经纶的书生。就像是突然被打通任督二脉一样,陈子昂笔下的文章隽永悠长,不少读过他文章的人都纷纷感慨,字里行间有杨雄和司马相如的风骨。

此后,陈子昂离开父母,一路走向繁华的京城,一路走向了长安的庙堂,以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和实实在在的才华,点燃了唐诗革新的火苗,书写了大唐盛世的新篇章,成为傲然挺立在巴山蜀水的文坛巨匠。

02、都城求学,科举路上首受挫

在陈子昂眼中,大唐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说干就干。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去了首都长安。

路线他选择出三峡,北上长安。蜀地的路很难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进川不好走,出川同样不好走,何况北上长安需要绕道先到楚地再向北走。路途遥远十分艰辛,陆路要走,水路也要走,每天破晓就出发,天黑才找旅店休息,甚至有时风餐露宿。

途中,他走到乐乡县,也就是今湖北荆门,他想家了。看着太阳一点点从西方落下,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在外,他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于是挥笔写下一首诗《晚次乐乡县》,来表达思乡之情。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山一程,水一程,一路向北,风尘仆仆来到了长安,成为一名“北漂”。这也是他第一次来首都长安城闯荡。在长安,他先是进入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学习一年。之后参加了科举考试,但遗憾的是,他没考上。

无奈的他结束了北漂生活,回老家准备再战。

回到四川,陈子昂更加努力研读书本。《陈子昂别传》中记载,“尝从搏从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03、再入京城豪掷百万金,当众摔琴终成网红

唐高宗李治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满怀信心再次来到长安城,再战科举,结果出人意料,他又没考上。

两次落第,让他郁闷至极,孤独至极。

唐朝的科举考试,虽然较隋朝大为完备,但人为的因素比较大。考生需要在考前为自己打造一个舆论场,先让自己获得朝廷郡望、文坛领袖或是主考官的青睐,一旦名声打出去,金榜题名的可能性陡增。所以唐朝科举考试的考生们,都会提前将自己的诗文送给高官们看,一旦入了法眼,则考试一片坦途矣。这个做法叫“行卷”。送了一次要是没啥消息,还要送第二次,这叫做“温卷”。陈子昂偏偏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大概嫌这个过程太漫长,于是就盘算着如何在长安策划一次新闻大事件。

一天,他为排解愁绪上长安街闲逛,走着走着,看到了一群人围着一个摊子,好像在看着什么东西。他用力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胡人在卖胡琴。价码标的挺高,要价百万,还不还价。一时只有人看,没人敢买。陈子昂心想,越是得不到手的东西大家越是感兴趣,不如把这把胡琴买下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这可是一百万钱。按照当时的物价一百万钱可以买20000石粮食,一个一品官员一年的俸禄是700石粮食,这把胡琴等于一个官员30年的工资。洛阳虽然是个名城,非富即贵的人也不少,但是能一下子拿出100万钱的也不多。

就这样,陈子昂豪掷百万,把这把胡琴给买了下来。同时,还放出口风,明天他会在长安的“天上人间”宣阳里宴会豪贵,为大家抚琴,请务必赏光。

第二天很快到了,就在人们都在等待琴声响起的时刻,他手捧昨天新买来的琴说:“我陈某虽无二谢(谢脁、谢灵运)、渊明之才,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至京,携诗文百轴,奔走长安,到处呈献,竟不为人知。弹琴,我虽擅长,恐污尊耳。”说罢举琴就摔,“哗啦”一声,把琴摔得粉碎,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他才把自己的诗文遍赠宾客。众人愈以为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摔千金,此人必是豪贵、奇人,奇人所作,必为奇诗奇文,不观也知其妙。”于是争相传诵。一日之内,子昂诗名满京华。其中“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之句,使人赞不绝口。当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大呼:“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

就这样,陈子昂通过一场新闻大事件,一次极为高明的公关策划,顿时名扬京城。

04、永不言败再战科考终中举,忠心报国直言进谏遭冷落

趁着名气,陈子昂下决心再应试一次。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陈子昂第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这次他考中了进士。

然而他性格率直,直言敢谏,关心民生,多次上书“历抵群公”,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一直没得到重用。孤独的他曾写下《感遇》几组诗来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愁苦。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其二)

直到患疾多年的唐高宗不幸驾崩,武则天准备将他西归长安,埋葬乾陵。陈子昂上书《谏灵驾入京书》,武则天看过,顿时被其中恣意汪洋的文风、引经据典的功底所吸引,陈子昂这三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她的口中。

那时的陈子昂不过是个徒有功名却无官职的进士而已,当他听到武则天要亲自召见自己的时候,那些苦读数年藏于内心的文韬武略都在一瞬间得到了释放。面对帝国最高掌权人的提问,身形羸弱的陈子昂从立国之本、裂土开疆,讲到了君臣和谐,为君之道,言语之间的慷慨气魄让杀伐决断的武则天都动容不已。武则天感叹他的才华,开始重用他,授以麟台正字,升至右拾遗。

就像陈子昂在作品《谏政理书》中的自我独白那样:臣每在山谷,有愿朝廷,常恐没代而不得见也。从收起心性,决定读书入仕的那一刻起,陈子昂便已经做好了“既孤且直”的准备,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效国家,唯恐自己泯然众人。

对陈子昂来说,做官不为求富贵,若只为富贵何必出川?他想做的是魏征,是一个能不畏死去规谏君王过错的直臣。而当为官者内心装下苍生的时候,在当时大唐官场蝇营狗苟,尸位素餐的人看来,他就是一个破坏游戏规则的异类。

当陈子昂决定去做第二个魏征的时候,他就已经亲手为自己惨淡的官途、悲剧的人生埋下伏笔了。

陈子昂所期待的,是李世民魏征式的君臣和谐,但他忘了这千秋万代、四海列国只有一个李世民,他所效忠的君王是武则天。

对于武则天来说,庙堂就像是一锅乱炖,她是掌勺烹饪的大厨,她既需要来俊臣这样的酷吏佞臣来巩固统治,也需要狄仁杰这样的治国贤臣来辅佐自己,而像陈子昂这样的孤直纯臣只是一个象征而已,一个象征着武则天从谏如流,有容人雅量的政治棋子而已。

陈子昂最大的悲哀也在这里,当他发现自己的慷慨陈词得不到君王的任何回应时,当他发现自己的满腔抱负只能随岁月蹉跎时,陈子昂感受到了入仕后的第一次挫败感。

一心为国的陈子昂奉劝武则天广施仁政,废除严刑峻法,严惩酷吏佞臣,停止迫害李唐宗室,废除人人自危的告密制度,这桩桩件件的进言就像是一记记耳光,狠狠抽在了武则天的脸上。

渐渐的,陈子昂的奏折不再得到回复,他就像是一个被遗忘在庙堂角落里的可怜虫,纵然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回应他的也只是死一般的沉寂。这数年间,身边好友们一个个都顺风顺水的高升,而陈子昂则艰难地从正九品下的麟台正字,升任为从八品的右拾遗。

对于陈子昂来说,不被升迁事小,但被君王无视却让他难掩悲伤,他一遍又一遍在自己的诗中诉说,却又始终不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

之后,他和乔知之曾不满武三思、武承嗣等外戚专横,得罪了武氏外戚遭到排挤。

05、请缨从军依然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终成人间弃儿

在庙堂之上没办法报效国家的话,那就随军出战,为国家平定叛乱。陈子昂不愿向朝中权贵屈服,在几番报国无门后,他主动请缨从军,以羸弱之躯先后从征西北,讨伐契丹。

有唐一代,表达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渴望从军出征的诗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抵达前线,亲历战场厮杀的寥寥无几。一直以身体羸弱的形象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陈子昂,却先后两次从军,支撑他克服边关艰难的,无他耳,唯有一腔热血矣。

但天真的陈子昂还是错了,他忘了一句话“九州人事皆如此”,此时的李唐江山已经变成了武周天下,武则天的侄子们牢牢掌握着国家军政大权,如陈子昂这样的清流直臣和武家子弟这样的纨绔公子,注定是天然的敌人。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陈子昂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考察防务,抵御突厥,有一定军事作战经验。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镇守东北的松漠总督李尽忠、孙万荣叛变。东北边的契丹人趁机边境作乱,攻陷了冀州、幽州和营州。

于是,武则天派侄子武攸宜统军北上讨伐,但武攸宜是个公子哥,带兵打仗完全不懂,与契丹人一交兵就败了。

眼看战争形势更加严峻,陈子昂当即以书面形式指出了武攸宜带兵不严、军法不立,如同儿戏的做法错误,还提出了治军的合理方略。

“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契丹小丑,指日可擒”,他信心满满,直接向武攸宜请示,干脆让我带精兵一万去干吧,一定会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公子哥武攸宜都没抬眼看他,只一句,你一个写诗的书生懂什么,少跟我纸上谈兵,带什么兵打什么仗。建议非但没有被采纳,还被狠狠地奚落了一顿。

之后,率直的陈子昂再次表达了抗击敌人的意见,武攸宜直接怒了,把他贬为军曹,同时,彻底得罪了外戚武氏集团。

几次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还被降职。军旅生涯让他的风骨更加挺立,怀才不遇让他的诗歌有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概。

06、幽州台上孤独呐喊,壮志未酬含冤而死

黄沙漫卷,马革裹尸,武攸宜的刚愎自用换来的是一败涂地,悲愤交加的陈子昂故地重游,登上幽州台,看着遮天蔽日的黄沙,叹出了只属于他陈子昂的千古孤独,吟唱出了《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幽州古台上,眼前的苍茫大漠化为深邃的历史云烟,陈子昂想起了古代贤君与贤臣琴瑟相和的美好。但眼下自己什么也没有。前不见古人,说的是君臣和鸣的古人已经随着历史远去;贤臣遇见明主的事情,未来想必会有。但自己肯定是看不见了,眼前有什么呢?是怀才不遇的冷漠的现实。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岁月空流而人生抱负远未实现,怎么让人泫然涕下慷慨悲歌?

这种穿透时空的孤独凄凉感,彻底让他放下了一切。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心灰意冷的陈子昂以父老多病为由,辞官归乡,得到了武则天保留官职和俸禄的优待。

就像是他在出川前写的那首《答洛阳客人》一样: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倘若胸中抱负难以施展,那还不如拂袖而去,做个海上孤鸥,自在逍遥。

和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时,刚刚出川的19岁陈子昂一样,十九年的宦海浮沉,多少尔虞我诈之后,已经39岁的陈子昂从未改变初心,这一次他践行了20年前的誓言。

归乡的陈子昂为自己剩余的人生做了设想,他决定放下所有的牵绊,在故乡射洪县的山林中筑屋,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著书立说,既然自己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那就让薪火传承,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交由后人。

可陈子昂忘了一件事,政治迫害向来都是不死不休的,在陈子昂选择离去的时候,长安城里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

陈子昂归乡后第三年,在权臣武三思的授意下,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将其打入大牢,身体羸弱的陈子昂在狱中百般受辱,虽有家人多方营救,却最终还是不堪受辱,冤死狱中,时年41岁。

陈子昂就这么孤独地走着,从庙堂到远塞,从远塞到江湖。让我们无限唏嘘的是,他那无处可诉的孤独:

  少年骑马负剑,豪情万里行侠仗义,却江湖滔滔无处容身。

  后来勤而上学,胸怀大才满腹经纶,却无人可知连举不第。

  终于官拜拾遗,直言上谏济世治国,却位微言轻无人愿闻。

  最后弃文从武,雄心如铁快意戎马,可不遇良将壮志不酬。

陈子昂的一生是率直的一生,奋斗一的生,孤独的一生,他用诗歌把他的高贵的孤独和奋斗的力量投进了历史的长河,即使流传了千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率直的呐喊和触及心灵的震撼。

陈子昂去世的时候,盛唐的乐章即将敲响前奏,大唐诗坛的辉煌时刻也已经逐渐显露轮廓,此时的初唐四杰已经全部故去,如李杜等人还没来得及登上历史的舞台,陈子昂就像是初唐与盛唐之间的桥梁,用一己之力推动了诗文革新,完成了后世唐诗从迷恋齐梁颓靡之风,到追求风雅的转变。

连《新唐书·陈子昂传》中都不吝溢美之词: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尚祖,子昂始变雅正。但逝者已矣,这一切与陈子昂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子昂:22字写出千古孤独,41岁冤死狱中,他是诗坛最孤傲的风骨
陈子昂:富豪的烦恼谁知道
陈子昂,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低调
陈子昂——我丑,我可以千古,你帅,不过是具骷髅。
陈子昂:率直一生,奋斗一生,孤独一生,一声呐喊穿透千年
“诗骨”陈子昂:永不屈服的孤独斗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