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本看似写法随意,出版于1774年的薄薄小书,竟引发了一定规模的自杀潮,这本充满魔力的小书便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是德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和诗人,《少年维特之烦恼》完成于他24岁的时候,一面世即让歌德在欧洲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据称,拿破仑将这本书读了七遍,在远征埃及的途中都带着它。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究竟在哪?显然与主人公维特在书中呈现的形象有直接的关系。

说到维特,必然得先提歌德,因为书中的维特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中的歌德。

歌德有什么特点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愁善感而多情,他一辈子爱上过很多个女人。

从翩翩少年到老态龙钟,心目中的情人一直没有断过。

他火一般的激情让自己备受争议,也饱经痛苦。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爱上了一个已婚少妇,关键是这个少妇(叫绿蒂)的丈夫还是维特熟悉的朋友(叫阿尔伯特)。

于是之,整个一本书便围绕着三人之间的关系展开,当然,阿尔伯特更多的时候仅是配角。

全书以书信的方式逐步深入,维特一天天神叨叨地不断给他的好友威廉写信,倾诉情感,发泄哀愁痛苦。

维特对绿蒂似乎是一见钟情,一天不见她便心烦意乱,魂不守舍。若只如此还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可偏偏绿蒂对维特也有特别的好感,她欣赏对方的坦诚、无私及学识。

她觉得与维特相处会很轻松愉快,会给自己打开另一个世界,呼吸到不一样的新鲜空气(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固执死板假正经,对她很冷淡)。

绿蒂的丈夫阿尔伯特日常工作繁忙,这无疑给维特和绿蒂提供了可乘之机。

他们频频约会,谈天说地,互诉衷肠。

在男女二人交往不断深入的情节发展中,作者引用了很多性暗示浓重的诗句,这无疑让人猜测:维特与绿蒂是不是已经因为爱情而闯入了禁区。又或者说,这仅是维特内心的欲求,相应事实并未发生?

不管真相如何,维特、绿蒂以及阿尔伯特之间的三角关系终会一天天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

阿尔伯特开始变得对他的朋友不那么客气,他先是劝维特干点正事,不要每天胡思乱想,进而开始警告他的妻子远离维特,再往后,他与维特几近决裂,至少态度上已经无法回到从前。

苦闷而敏感的维特无法控制自己对绿蒂的思念,但他又害怕给心上人添麻烦,他在无法再见绿蒂的情况下将自己的绝望处境全寄托在给威廉的信里。

威廉也不断地劝维特,请他正视现实,求得解脱。可是,维特这样的痴情者是任何人能劝得动的吗?——绝无可能。

他将自己一点点逼入“生无可恋”的绝境,选择借来阿尔伯特的手枪亲自结束自己的生命。

比较值得琢磨的是,歌德在书中提到了伯爵,提到了公使,也提到了农民,其要表达的深意可就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歌德的个人特质来说了。

歌德反对强权、反对等级差距、反对腐败;他同情真诚善良的普通劳动者;他爱好自由,渴望回归大自然。

歌德最恨的估计是道貌岸然、衣冠楚楚的阿尔伯特之流,他们在社会上有点地位,一个个冷静、自私,一本正经(也有人评价阿尔伯特优秀、忠诚、大度)。

我个人倒是觉得阿尔伯特有点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中的霍尔顿的启蒙老师,满嘴都是四平八稳的大道理。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一定有更深层、更丰富的意境与内涵,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首自传体长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传记|《少年维特的烦恼》
读书|「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狂飙突进运动的一颗硕果
阅读爱情之“苦恋”:《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
读者投稿:《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困住我们的,只能是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