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忙碌的一天

若世间有一种药物,吃了可以取消睡眠,我一定买来吃并且常常吃,哪怕因此折寿几年也不在乎。走出校门以来,我越来越近于一个“时间控”,不管工作日还是周末,时间安排皆以“分钟”为计量单位(有应酬时略放松)。跟我共事过的同事应该都知道,我几乎每天都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那一个,工作十几年,我一次迟到都没有过——哪怕头一天喝到不省人事。

年龄大了之后,我越发觉得时间的不够用,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工作及家庭琐事的不断增加;第二,精力之日益衰减,——此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做事情的效率。

最近一个多月,我天天在家待着,越发觉得每天要做的事情怎么都做不完,做完之后又似乎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我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完毕之后,要么煮早餐要么出去买早餐,折腾完到了差不多七点十分。接着,我可以看上二十到三十分钟的书,随后叫儿子起床,一家人吃早餐。小孩子吃饭尤其慢,伺候他吃完得到差不多八点十分,接着,我骑自行车送他去幼儿园,顺道买菜回来,到家约八点四十分。回来之后我继续看书,有时候搞搞卫生,到十点五十分,我得开始摘菜切菜下厨,三道菜做完,一看已经到了中午快十二点。午饭之后,要洗碗擦桌子,若神经比较放松,可以午睡二十来分钟,——但大多时候睡不着,躺几分钟就起来。这一起来,时间已经要到十三点,我得开始写公众号。好在我写东西比较快,一篇文章写下来从不停顿,要不一千多字不知道得折腾多久(没有好的主题我不动笔,不动笔的时间用来看书)。脑子里想法比较多的时候,我一口气写三篇小文,加起来五千来字。按大多时候一天写一篇的情况来看,用时怎么也得四十来分钟。写完东西之后,我继续看书,每一个小时站起来休息一下,喝口水继续看,一直到十六点二十分,——这个时候该骑车去接儿子放学了。他放学之后,一周有三天是课外班,我得骑车送他过去。如是画画班(一个半小时),我就蹲在教室门口看书;如是英语班(用时近两个半小时),我就去深圳湾跑步。如什么班也没有,那就伺候他吃晚饭,一吃起码半个小时。做完这些,我得洗碗搞卫生,迎来一天的下半场:带娃。带娃之时,除了打电话,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好在小区公共面积大,同龄的孩子数以百计,我儿子又是天生的交际高手,我这才稍稍可以放松一下神经。带娃的时候打电话,一定得开着免提,以免通话过分投入而忽视了小孩的安全。反正我每次打电话一打就是个把小时,将该说的全部说干净。微信使用上,我也逐步有了一些变化:无关紧要的微信,看了也不回,以免兜兜转转浪费时间。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陌生人(做贷款、卖保险、卖房子的居多),动不动就给我发在线通话,对待这样的人,我只有一个招:直接拉黑删除!最近一周,我删了不下二十个人。此外还有无穷无尽的陌生电话,只能一概挂掉,他们要么问你要不要买卖房子,要么问你要不要存钱或者借钱。——我一穷二白,都不需要。

刚才说到带娃,还没完呢。伺候完他吃完晚饭之后得去小区或者出去别的地方玩,玩到快二十二点回来洗澡,接着是讲故事,哄睡,一切完毕之后最起码要到晚上二十三点。深更半夜我再看书是不明智的,看完之后要么睡不着,要么做连续剧般的长梦。我早几年在地铁上读《毛选》之时,连着几个晚上都梦到了毛主席,跟着他一块打日本鬼子呢。梦中的景象,跟湖南老家的风貌没有丁点区别。

一天当中要尽可能的省时间,有两点是必须的:第一,做了没啥用的事情坚决不做。——比如看电视,刷短视频,打游戏,真是比自杀还可怕。第二,需要做的事情,该做的时候就要做,绝不延迟半分半秒,并且在做的时候要将华罗庚老先生所写的“统筹方法”用起来。需要做的事情,一旦延迟,后边的事情也会跟着延迟,忙到半夜可能都完不成当天的任务。需要做的事情,有些可以同一时间一并进行,而且互不影响,这方面我倒是颇有心得。比如,孩子上课外班的时候,我跑个步再去接他,过程中有时还能找人聊点事,同时还将自己当天要写的文章主题在脑子里框出来。——回去动起笔来,速度自然更快。做家务涉及到的零碎事情很多,但多数都不太费神,华罗庚老先生的“煮茶”理论完全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际,可以让人省出很多时间。

工作及生活事务的有效安排能让我们节约时间,但人之精力衰减影响到办事效率又让我们“浪费”时间,且后者几乎是不可逆的。故所以,三十岁以上的群体,如何永远保持精力之充沛乃一大难题。我想,精力的基础是扎实的身体,其次是乐观的心态,如以上二者皆有,人一定会有好的状态。好的身体离不开锻炼及睡眠,好的心态离不开读好书及高质量的人际交流。

朱自清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他无时不刻不被干扰而不能专心读书做学问,以至于心生抱怨:“人呀,要干出一番事业,非得独身不可!”他在某篇文章当中写几个孩子一天到晚的闹腾,真是活灵活现,令人哭笑不得。——一方面是痛苦不堪,另一方面是满满的父爱。

人终究难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不能实现物质及精神的平衡,接近平衡的状态非得不懈去抢时间才行。古往今来,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多半牺牲了自己可贵的身体,他们过分投入于自己的事业,以至于听不见墙上钟表的滴答声,分不清屋外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舅没有治好我的精神内耗,但这个做法可以。
高效能与平衡,时间管理的终极要义
最后一篇周记?——笨蛋周记2021/08/22
人人可复制的精力管理
4件事帮助你完成一年读100本书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安排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