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态心电图报告不会看?掌握这些要点就够了!

由于动态心电图记录方式、导联系统、病人所处的状态等方面与普通心电图不同,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对其报告内容的含义不一定十分清楚,因此介绍如下。


24h心搏总数和各种心率数


1、24h心搏总数 


24h心搏总数包括主导心律和异位心律心搏总数,正常人特别是青年人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10万次左右,老年人约8万次,儿童12~14万次。

2、平均心率 


平均心率由心搏总数除去异位心搏总数和干扰造成的伪差而得出,一般24h心搏总数10万次左右,平均心率70~90 bpm。

3、最快、最慢心率(HR、HR) 


HR是指主导心律的频率,一般是窦性心律的最高频率。动态心电图确定的HR是依据4~8个以上最短或最长RR间的平均值计算的,有的是以8S内最短或最长RR间期计算的,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情绪激动、精神刺激时,儿童、青年最高达180 bpm,极少数超过190 bpm。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一般不超过130bpm,可能与自主神经反应性降低有关。


HR多发生在夜间入睡时,尤其多见于凌晨3~5时之间,大部分人发生在睡前1小时内,与此期间迷走神经张力最高以及皮质醇等激素水平较低有关。正常人HR很少低于40 bpm,健康青年人夜间HR很少低于33 bpm。


一般认为,随年龄增长,每日HR和运动HR及基础心率下降,但平均心率和HR无影响,这可能与衰老伴随着窦房结起搏组织改变、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度下降、窦房结对儿茶酚胺反应降低有关。


国内文献统计,新生儿心率在85~250 bpm,生后1~3天平均最高心率为173±19 bpm,最低心率93±12 bpm,第4~10天与1~3天相似;10~13岁儿童最高心率醒时100~200 bpm,睡眠时60~110 bpm,最低心率醒时45~80 bpm,睡眠时30~70 bpm。


健康人心律失常的判断

1、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邻近心动周期长度相差10%以上,正常人中较常见。中度窦性心律不齐是指邻近心动周期长度相差>50%,重度窦性心律不齐是指邻近心动周期长度相差>100%,在儿童中多见,老年人中窦性心律不齐占14%左右。绝对规则的窦性节律是心脏调节过程异常的一种迹象,目前认为降低窦性节律的变异性是一种严重的警告性体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2、窦性停搏和窦房传导阻滞


RR>1500 ms的间歇一般偶见于正常人熟睡时,95%在晚上10时至早上8时之间,RR>1750 ms仅占(40~70岁)5%,所有年龄组>2000 ms的极为罕见(运动员除外)。在病理学上窦性停搏如无其他因素存在,至少持续4s才会引起意识障碍,因而可将窦性暂停<2000 ms视为为可能正常,>20000 ms者视为可能异常。

3、房室阻滞 


2%~8%正常人有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是多为一过性;不典型或变异型文氏周期型,部分伴心动过缓。夜间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所致。

4、室上性心律失常 


正常成人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0%~75%,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多。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室上性早搏者占90%,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占20%,正常成人24h房早或交界性早搏不应超过100次。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1)频发房早是指24h超过100次;

(2)偶发房早24h少于100次;

(3)罕见房早指24h少于10次,房颤在正常人较少见,发生率为0.5%。

5、室性心律失常 


正常人连续监测24h,50%可见室性早搏,48h可达75%,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多数人平均1h在5次以下或24h在100次以下。室早多为单发、单源性,偶见二联律或R on T现象,极少数正常人在睡眠中偶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1)频发室早是指24h>100次;

(2)偶发室早是指24h<100次;

(3)罕见室早指24h<10次。

6、正常儿童心律失常 


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81.3%,且常突然出现,与突然的深呼吸、呃逆、肠蠕动及呕吐有关。在心率缓慢时有11%发生短暂交界性逸搏,半数有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逸搏间期最长可达1.8s。


7~11岁儿童可出现短暂交界性逸搏及窦房传导阻滞或者窦性停搏,10~13岁者出现II度窦房传导阻滞者约1.5%,均伴有交界性逸搏,常在睡眠中发生。早搏为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2.2%健康学龄前儿童及4.3%心脏病儿童发生早搏。


经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5%健康小儿发生早搏,按异位起搏点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早搏,以室性早搏最多见,房性早搏次之,交界性早搏最少见。新生儿室上性早搏最多见,极少数可为短暂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儿童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率为8.4%,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者10.7%,较成人多见。


ST段、T波改变的判断

动态心电图报告者在描述ST段、T波改变时,均注明形态、程度和频度、开始与终止时间以及有无症状等,了解这些内涵有利于鉴别病理性ST-T改变。

1、形态和程度 


ST段压低远较抬高多见,以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为缺血型ST段改变。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型ST段压低的条件:缺血型ST段下降程度≥0.1mv,持续时间≥1min,与另一次缺血发作间隔≥1min,ST段抬高程度≥0.2mv。

2、持续性ST-T改变和一过性ST-T改变 


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呈现自始至终的ST-T改变,普通心电图原有ST-T异常,多见于冠心病、心室肥大、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心脏病患者,可因活动、体位影响而使其加剧。在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动态心电图检出一过性缺血型ST-T改变的价值:


(1)由于记录及分析仪器的改进,动态心电图对ST段及T波改变的检出及判断毋庸置疑;


(2)在诊断冠心病时,平板运动试验比动态心电图监测更具有特异性,但对于变异型心绞痛、体力衰弱不能做运动试验者,以及拟观察某些体力活动是否产生缺血性变化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更为适宜;


(3)对ST段及T波变化作出判断时,必须慎重,要排除多种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如因体位改变而产生的ST段改变和由于剧烈运动及心动过速而继发的上斜型ST段下移,有的年轻人可在心动过缓时出现伴有T波直立、高尖及ST段抬高可持续数小时等。

来源:谷苟心电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读动态心电图报告
每日一图 | 卢喜烈教授经典心电图谱解析1007
读懂动态心电图报告​其实很简单(上)
【识图断案】从心室预激波看旁路定位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及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