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考化学命题趋势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本文在《新课程研究》2005第6期发表,人大《中学化学教与学》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从中考化学命题趋势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出发,提出了在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几条建议:即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适时走出课堂,深入社区,联系生产生活,感受化学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中考  化学命题  初中  化学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引起中考化学命题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对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本文从新课程下的中考化学命题趋势,谈谈对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粗浅认识。

1.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然而,从我市新课程试验的实践来看,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少教师认为科学探究费时,会影响中考成绩,从而将科学探究拒之门外。

本人认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这既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适应新中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需要。

例1.给你若干盒生长健康的天竺葵、若干个同等大小的密封透明的薄膜棚、适量的复合肥养料、二氧化碳、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适量二氧化碳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能够加快植物的生长”。

(1)你提出的实验假设是                                     

                                                               

(2)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3)你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果是                                                     

例2.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农村常用的一种净水剂,它在水中离解出K+、Al3+和SO42-。甲同学为了探究明矾中每种粒子是否有净水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现象结论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少量KCl,静置

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

K+和Cl都没有净水作用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少量Al2(SO4)3静置

烧杯中的水变澄清


乙同学看到甲的方案后,认为该方案不完善,他对甲同学的方案进行了补充完善。请你把乙同学补充方案中要达到的目的填入下表。

实验目的

使用的试剂


AlCl3


K2SO4

这两道题,均是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我市学生作答的统计来看,任课教师对科学探究给予了足够重视的班级,学生作答的情况普遍较好;任课教师对科学探究不够重视的班级,学生往往对“实验假设”、“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描述不清,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往往不会设计对比实验。

2.适时走出课堂,深入社区,联系生产生活,感受化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要落实以上课程目标,光靠在课堂内学习书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近几年实验区的中考试题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例3.19、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             B.用工业食盐腌制的泡菜

C.霉变的大米、花生                 D.牛奶经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例4.以下叙述违背科学事实的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合金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以上2个试题均涉及了当前化学与生活的有关问题,如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品、用工业食盐腌制的泡菜、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碳酸钙能否用作人体补钙剂等。教材是不可能把这些知识一一穷尽的,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利用学科校本课程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等途径,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联系生产生活,感受化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如组织学生对超市里的食品成分进行调查,对附近工厂“三废”的排放情况进行调查,等等。

3.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考核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有进行测试,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这一理念在近年实验区的中考命题上有较好的体现,主要有:

3.1  联系最新科技成果命制高起点、低落点试题。

例5.我国“神舟”5号飞船已成功实现载人飞行,其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2个碳原子、4个氢气分子、1个氮气分子组成

B.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组成

D.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例6.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其化学式为                            

A.BN            B.N2B2         C.B3N2      D.B2N3

例5涉及了“神舟”5号飞船,但考查点是对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组成的认识,例6涉及了“高温超导材料”,但考查点是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比,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起点很高,往往涉及科技、医药等领域最新成果;落脚点低,考查的往往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试题的考查点。

3.2  系生产、生活实际,但考查的是化学基本知识。

例7.我国著名化学家徐辉碧教授根据众多实验事实提出硒(Se)与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硒的一种化合物K2SeO4中,硒的化合价为( )价

A.+3     B.+4     C.+5     D.+6

例8.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   B.SO3   C.SO2    D.CO2

例7涉及了人类健康与元素的关系,但考查点是判断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例8涉及了日常生活中的煤气中毒现象,考查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解答这类题的关键,也是要善于抓住考查点。

3.3  抓重大社会事件中的化学问题命题。

例9  2003年湖南衡阳市“11·3”火灾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因火灾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房屋中钢筋熔化       B. 房屋中可燃物燃烧

C. 房屋倒塌             D. 窗户玻璃破碎

例9涉及了当时震惊全国的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事件,但考查点是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与判断。

从以上几例不难看出,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繁琐的文字叙述中,抽提出简单的化学问题,亦即快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下化学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

此外,客观性试题所占分值减少,而主观题、开放性试题所占比率增加,这也是新课程下中考化学试题的一个趋势,这就昭示着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化学中考 陈谭飞(3)化学计算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例7-例12
2011上海中考卷评析20110627
想要拿下中考化学60分,这些点是重中之重
初中化学精讲视频教学初三课程
初中化学教学回归学科素养
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