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伦小学《双减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新建学校潜能生的转化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蔡伦小学《双减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新建学校潜能生的转化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2022年上期,我校成功申报了课题双减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新建学校潜能生的转化研究》2022年4月开题以来,我校就潜能生的转化做了大量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深入调查分析潜能生的形成原因

2022年上期,蔡伦小学共有在校生460人。我们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各不一样,460名学生中有155人属于特殊群体学生占比33.7%,其中单亲学生35人占7.6%,父母有犯罪史的3人,孤儿2人,留守学生86人占18.7%,贫困学生23人占5%,情绪或心理问题学生12人占2.2%。

学生的父母70%出生在八十年代,53.5%的家长不足40岁,家长群体相对年轻化。学生家长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900多名父母的中,大学及以上学历23占2.5%,高中或中专120人占15.6%,初中579人占63%,小学185人占20.1%,文盲12人占1.31%。家长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学校培训和引导,加之90%左右的家长都奔波在维持生计的边缘,不能静下心长期陪伴教育孩子,孩子们经常回家沉溺手机游戏、电视等现象也十分突出,学生有厌学情绪、心理偏激、欺凌弱小等多种问题,故孩子的家庭教育堪忧。

其次,学生都来自于城乡结合部或乡村,学校在教育均衡发展上离中心城区学校的高质量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学生行为习惯有待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家庭教育水平低,使孩子成长的起跑线相差甚远,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业。学校在面对复杂的教学对象时,推进教育教学困难重重,久而久之思想行为、学业成绩落后的双潜能生就出现了。

二、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活动

推进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需要调动家长、教师、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工作,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推进教研教改工作,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学生关爱工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推进学生德育工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

(一)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工作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会,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指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加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

2、我们积极建立特殊学生家庭情况台账,定期对特殊学生开展家访活动活动,家校联手共同加强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习惯、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二)积极推进教研教改工作

 学校建立常态化的教研活动制度,每周星期三和星期四固定为语数教研日,每学期开展“新进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以教学研讨活动为载体,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1、我校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为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我们扎实开展青蓝工程,以老教师带新老师的方式,通过师徒间互相听课、评课,有力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2、我们积极承办耒阳市城区部分小学联合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升。2022年9月23日,我校教师精心打磨的10堂优质课,赢得与会教师和领导的赞许,极大地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建立常态化的校本培训机制,经常利用每周的教师例会、每周的语数教研日、寒暑假教师培训班等时间开展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把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小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常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最新理念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让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运用到“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中,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

(三)积极推进学生关爱工程

1、我们建立了谈心谈话制度,班主任经常和特殊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加强对留守儿童、单亲学子、心理障碍学生、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

2、我们积极开展学困生的课业辅导工作。科任教师的知识教学,做到“日日清”“周周结”,老师对每天的学生作业会当天及时批阅,认真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本,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潜能生”的转化效果。

(四)积极推进学生德育工作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习惯是行为的催化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1、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月活动、“学守则用守则,做合格学生”活动,充分利用周会国旗下讲话、班会、集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安全习惯、礼仪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营造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优化校园育人的软环境。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年“5.25”心理健康日和“10.10”世界精神健康日,学校都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拓展活动,培养学生阳光、积极、健康的心态,塑造学生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学校还会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心理障碍、青春期的孩子等群体,开展团体辅导或专题讲座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事情,教育孩子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作,它需要家长、学生、教师、学校同频共振,互相配合才能形强大的教育合力。潜能生的转化程度关系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继续付出百倍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发挥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情怀才能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学校将一如既往,加强教学研究,努力实践探索,不断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供稿:蔡伦小学课题组  

终审:周小笔

注:应注明撰稿人姓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浅析学困生成因及其应对方法
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文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