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塘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龙塘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如何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扎实掌握有关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方面在不断探索和提升之中。

     2023年3月23日,龙塘镇中学陈方标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生物课堂教学,主讲课堂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本节课陈老师运用了希沃白板的图片、动画及视频,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呼吸道的组成结构及作用。在讲授纤毛的作用时,通过动漫图片的展示,学生能清晰的观察到纤毛向上扇动,将呼入到气管的灰尘、病菌粘住,扫出体外。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痰的形成并懂得痰的组成,从而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接着陈老师阐述了呼吸道的局限性,PM2.5可以入侵到肺泡,使人得各种各样的肺部疾病,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宣传,减小空气污染,使祖国山更青,天更蓝,人们更健康。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讨交流,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基本成型,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运用新型教学模式:

(1)强调学生主体。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普遍联系起来。使课堂成为一系列学生主题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2)培养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模式中,注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安全感。培养学生观察的独创性,探究的自主性,留给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学习过程中,注意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和合作意识的渗透。

(3) 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有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把声音、色彩、图像、文字、动画有机结合,有效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图文:王小志 谭志能

 初审:谭志能

 终审:邓凤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研课| 潜心教研,专家引领
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及其培养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98
山东省莒南县坊前镇初级中学孙重梅《德育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6年6月30日第201614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和“学”初探》
2019年9月号 | 课堂转型:走向深度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