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佛仙人年入千万,博士毕业200万年薪,你月薪5000:月入10万的人有什么秘密?

怎么赚很多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据网上的数据显示,即便是按最高的6000万算,月入过万也只占8亿就业人口的7.5%。

也就是说,月入过万人数还不到10%。

2020年初,李克强公布,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

然而,互联网却让我们觉得赚钱很容易,月入10万的新闻天天可见,还有许许多多闷声发大财的人从未浮出水面。

那些月入10万的人,到底有什么秘密?

月入过万,真的很难吗?

难不难,主要取决于你的人生商业模式。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企业才有商业模式,个人也有商业模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定位自己,经营自己,因此要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自己的人生,你希望自己过成什么样,就要把自己经营成什么样。

人生商业模式并不神秘,一句话就够了:

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掏钱给你

为什么首先是你要“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才是有人“掏钱给你”?

有人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看书,运动,写文章,和有意思的人聊天,也有价值吧?也是自我投资吧?为什么我没办法赚到钱?为什么微信公众号2000万,能赚到钱的只有区区几十万号主?

答案是,因为没有满足别人的需求,你做的事情对别人没有好处,就不会有人为你看书、写文章和运动买单。

那么,怎么理解“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掏钱给你”这句话?

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

1 找到别人的需求

2 怎么满足别人的需求

3 怎么让别人掏钱

01 找到别人的需求

经济学告诉我们,什么是需求?满足两个条件就是需求,一个是人们有需要,一个是有付费能力。长肥肉没人想要,这不是需求。一个人想要房子但没钱买,这也成不了需求。一个人能赚多少钱,和他选择的行业,满足什么样的需求,高度相关。有句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怎么看各种需求的不同呢?

1 不同行业需求有什么不一样?

虽然各行各业千差万别,但是我观察近几年赚得盆满钵满的人,大致可以得出4个结论。

a 当新需求爆发,遍地都是财富机会。

雷军在创办小米手机时,说了一句影响很多人的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为什么踩在风口上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风口来了,新需求爆发,就是钱来了,你比别人先准备好篮子就能捡到很多钱。

2013年淘宝兴起,第一批淘宝店主开一家店就赚一家店。

2014-2016年公众号遍地蓝海,罗辑思维、十点读书、新世相、有书快速壮大,创始人赚的盆满钵满。

2018-2019年抖音爆发,李佳琦薇娅爆红,年入千万。所以,想赚大钱必须看趋势,看行业,跟方向。

b 周边行业需求,另辟蹊径抓风口行业。

当一个新兴产业崛起,连带着产业上下游也跟着蓬勃发展起来了。

2012-2016年间,当智能手机行业如日中天时,街上到处都有做手机贴膜的地摊。有的人能做到月入10万,不少人靠手机贴膜项目赚到第一桶金。不到2年,智能手机行业增长放缓,手机贴膜的客源和利润大不如前,有的转做手机维修,有的干脆转行了。

不过,这种机会大部分都需要有产业链背景,也只有少数人能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并及时调整方向。

c 进入快速发展的行业和公司,同样的奋斗取得更大收获。我非常羡慕我的一个同学,她2015年刚毕业就进入飞博共创公司,那时公众号还在红利期,公司快速发展,她也快速成长为内容产品经理,所负责的公众号用户数增长惊人。2019年她又到北京成功入职字节跳动公司的直播产品负责人,今年,罗永浩抖音直播一炮打响,借着抖音直播的崛起,她的年收入恐怕又要翻番了。如果她进入的是一家正没落的杂志社,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投资圈有一个著名的段子,说“有3个人乘电梯到18楼,然后有人问这3个乘电梯的人怎么这么快到18楼?一个说,因为我做运动,一个说,因为我勤奋读书,一个说,因为我吃得健康。而真正的原因,他们都没说。”处在不同阶段行业的人,就像爬楼梯和乘电梯一样。

d 细分行业需求,看谁更专业,更懂用户。

什么是细分行业需求?

如果你喜欢和平精英,你可能会关注吃鸡游戏主播,比如不求人。

如果你喜欢古风歌曲,你就会关注银临。

如果你喜欢汉服,你就会知道小豆蔻儿。

这些人,一开始只是小众领域的达人,但喜欢他们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成就他们的事业。也就是说,只要你在特定的行业够专业、获得一群人的喜欢,持续满足他们的期待,就容易赚大钱。当然,细分行业的分类,也不仅仅是领域,还有地区、人群等。

2 你在满足谁的需求?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别人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往往你自己,就知道和你一样的人有什么需求,只是需要你去观察,去思考。这里给个简单的分类方法,方便你探索方向: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

企业需求往往必须高度定制化、专业化。进入门槛越高、价格越贵,比如优秀CEO、技术专家、营销专家。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喜欢优秀的专业人才、因为他们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大部分上班族,都是在一家公司上班,满足一家公司的需求。

在职场上三种人很难生存。当企业裁员,首先会被淘汰:1.专业水平低、工作态度差的人2.工作成绩一般,随时可替代的人。3.公司待3年以上却没有成长的老员工。

为什么普通的上班族最辛苦却赚钱最少?

第一,你的劳动,只满足一家企业的需求。你的总薪资早就固定,入职之前就谈好了。

第二,同样的劳动时间,你只能卖一次。卖给这家公司,就无法卖给另一家公司。

第三,有大量和你做相同工作的人,你能卖多少薪水,早就在求职市场标好了价格,很难加薪。

也有人说,华为不就给博士毕业生开出200万年薪吗?是的,稀缺优秀人才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我一个朋友,毕业后在美的工作三年,工作表现极为出色,现在被挖去家居行业,担任华东某个大区的总负责人,年薪60万。这种事情,永远不会落到工作成绩一般,每月只拿5000的你身上。

给企业打工,越往上走,被淘汰的人越多,如果你不能大幅提高自身的思维认知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是无法跃迁的。

个人需求比较多样,而且表现得个人化、碎片化、随意化,但是也容易形成规模。你满足需求的边际成本越低,越有指数型增长,快速爆发的可能。

什么是边际成本呢?就是你每多服务一个人,所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等。

面向个人的市场,竞争程度比面向企业的市场更激烈,成功的人很多,不成功的人更多。

开奶茶店很赚钱吗?

奶茶确实很火,已经是女生的续命饮品。那为什么许多加盟奶茶店的人都亏惨了?

第一,只要开业,你的需求人群数量就固定了——周边的居民、游客,当你的营业收入达到稳定值,就不再增长。如果营业收入不能覆盖成本,一定死。

第二,你的劳动边际成本高。每卖出一杯奶茶,就要多花做一杯奶茶的时间,做一杯奶茶的材料钱,没法实现指数型增长,利润都要平摊在成本上。

第三,你还没盈利,就要交出几十万的品牌加盟费,还有每个月的房租,你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大部分人都撑不到那个时候就倒下了。

许多做自媒体的人,利用网络写文章、发短视频,网友看到优质内容会自发传播,被1万人看到和被100万人看到,被1万人打赏和100万人打赏,作者都不再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金钱。收益越来越高,边际成本却几乎为0。许多网红、主播、自媒体,就是靠这种指数型增长一夜暴富的。当然,竞争也非常激烈。

02 怎么满足别人需求

别人的需求是找到了,得怎么满足呢?归根结底,就是卖。你能卖什么,决定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

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卖信息、卖钱、卖注意力、卖劳动时间

1 卖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赚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我圈子的一位人士,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景区包了一场100万的活动,自己不做,20万外包给活动公司,活扔给别人干,自己轻松净赚80万。而外包活动公司因为处在信息链下游,累死累活,只能喝口汤。

许多做得好干得久的销售,就是靠老客户带新客户躺赚的。

这种方式,普通的上班族要到高级打工者才有可能实现,因为最初没本金,只能从底层打工干起,但一旦做到高阶,掌握大量信息资源之后,几乎都会从做业务切换到卖信息利差。

2 卖钱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项目投资、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

为什么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为什么过去十年,买房成了普通人财富增长的主要载体?为什么富二代可以什么都不干,就日进斗金?为什么有钱人最喜欢投资项目,赚的钱比操作项目的负责人还多?

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

现在只有极个别的行业(如互联网),其劳动回报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于资本回报率的增速,所以这其实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的标尺。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其实特别形象——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只要你能跳上这辆车,你就是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的快。

靠钱生钱,已经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公开的秘密。

3 卖他人的注意力

在古代,他人的注意力有一个名词很贴切,叫“名望”。只要你有名望,有声望,就有很多人追随你,给你钱财,给你官做。但古代人有“名望”的目的是为了当官。

现在社会,他人的注意力就是流量,可以直接转变为钱,成为一切商业的基础,因为圈到了属于自己的流量,站在整个营销链条的最前端。

如今的技术手段可以让一个在边远县城的人在一秒钟之内把钱支付给上海写字楼里的某个人,如知识付费/直播打赏;也可以直接将注意力打包出售,卖给有需要的企业,既恰广告钱;也可以直接将流量转化为购买力,如直播卖货。

在你专注而持续地创作内容过程中,往往只需要一篇爆款内容,便能引来粉丝数的爆炸性增长,大幅提高议价能力,边际劳动成本极低,性价比极高。

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公众号造富了一大群人,2019年短视频又造富了一大群人,半佛仙人年入千万,李佳琦能直接从化妆品柜员变为“口红一哥”,凭直播卖货短短2年就买下1.3亿豪宅。2020年,抖音的扩张和B站的出圈,又会造富一大群抖音博主、B站up主。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4 卖劳动时间

卖自己的劳动时间可以分2种模式。

第一种,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比如你是作家,花一年时间写了一本优秀小说,卖了10年,你就赚了10年的版税,如果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赚的就更多了。这就相当于,你把自己写书的那一年时间重复出售了10年,且出售给成千上万的人或者你是PPT达人,花了6个月开发一门有用的PPT课程,放在网上卖,卖给了10万人,也是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一次付出,重复出售,持续赚钱,人们常说这叫“睡后收入”。这种方式,劳动边际成本也是较低的。

第二种,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大部分人要么没有文学天赋,要么达不到专业以上的水准,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

我是文案人出身,也处在这样的赚钱模式中。

我们从小刻苦读书,每天去上班,月月领工资,相当于每周周一到周五的8小时打包出售给老板,老板每个月结算一次。这个过程中,我们每天的8个小时,只出售一次,也只能收益一次,并且在入职之前标好了价格。

这种卖单次时间的钱赚的最辛苦,是所有人生商业模式的最底层。因为同质化竞争者以十亿计,卖时间的人面对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在食物链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普通人“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有好前途”的梦想,就这样被现实撕得粉碎。

有些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而大部分智力无法支持提升劳动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

凌晨4点就起来摆摊的沙县小吃夫妻,和加班到天亮的职场精英并没有质的分别——他们的收入和自己的劳动时间长短挂钩。

想要跳出单纯卖劳动时间的泥潭,关键的关键,是降低劳动边际成本,或者寻找降低劳动边际成本的领域。

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意味着靠卖时间来赚钱,是有产能上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时间卖一次赚不了大钱的关键。

03 怎么让别人掏钱

当你找对了需求人群,又跳出劳动时间卖一次的底层模式,离钱就很近了。不过还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让大家知道要掏钱给你,而不是给别人。这就是个人品牌的作用了。如果你是家长,想送小孩参加围棋兴趣班,你会选择市级围棋大师,还是隔壁的业余围棋手?不用想也知道。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想要在别人的选择中,首先考虑到你,你就得比90%的同行做得更好。当你做到了,自然就是别人的钱找上你,而不是找别人了。

第二,让大家愿意掏钱给你,过程还很开心。这就是用户体验和服务了。在中国,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竞争都很激烈。很多想开网店赚钱的人,客户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客户体验差,失去了客户的耐心和信任,而消失的。许多小店铺,在一开始就因为没有知名度,用户的选择和信任成本又高,一直处于底层状态。

当你彻底理解了“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掏钱给你”这句话,对于那些“跳出舒适圈”“奋斗带来美好生活”“996是福报”说法的真实含义,就有更理性的思考。

很多文章说在一家公司上班赚死工资是最底层的赚钱模式,但又说不出原因。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有所收获。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

作者简介:和衿,90后,6年品牌策划人,与你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公众号:和衿(hejin9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觉得挣钱越来越难的人,肯定不是知道的太多的人
如果不是美院文凭,3D建模能不能挣到钱?
“00后月入过万”:为什么有人赚钱比别人多?因为他们更愿意付出
那些月入十万以上的人, 都在靠什么赚钱?
为什么有人月入几十万?而有人月入几千甚至几百,他们差在哪里?
行业盘点:金融行业里年薪百万的职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