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寅|五言古近体诗选读·炼字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按:“独”、“一”,入声字。
 
[诗意]
       从踏上秦蜀之旅起,杜甫对仕途的理想即已幻灭,对文学的不朽价值则还心存疑虑,而此去的前景更是不可预料,这种种念头交织成本诗的多重主题和复杂的情绪基调。
 
 [诗法]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为途中泊舟时所作。

      诗的结构很清楚,前四句旅夜,后四句书怀。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却绝非一般的羁愁旅恨,而是大诗人杜甫意识到生命旅程接近终点而对人生和文学所作的深刻反思。其思想内容固然空前地深刻广袤,包含了丰富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思索,但作品惊心动魄的力量不能不说是源于诗人提炼诗意、锤炼字句的功力。这也是我们读这首诗印象最深刻之处。

      诗从晚间行舟写起,“细草微风岸”说明舟是傍岸而行,否则哪能看得见岸上的细草?“危樯独夜舟”说明时间已是深夜,江上空寥不见其他船只。两句写即目所见,看起来并无深意,但仍让人感觉不同寻常,为什么呢?就因为两句的语法很特别,中心词是岸和舟,前面分别用两个并列词组细草·微风和危樯·独夜来修饰,构成了意义延宕的名词句。岸边被微风梳沐的矮小细草,衬托了夜色中舟桅的孤高。夜中的孤舟不是简缩为“夜独舟”而写作“独夜舟”,无形中使诗意转变为“孤独的夜晚之舟”,从而突出了人的孤独感。这是利用语法的变更来突出字词意蕴的成功例子,可以说也是一种炼字之法。
       不只是首联,颔联继续运用改变语法的方式来强化字词的表现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上句远眺天地空间,用“垂”字将本来不相关的天空和原野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仿佛是星空悬垂的压力使平野的宽度得到了延展似的效果。这仍属于一般的炼字,即赋予静态的动词“垂”以能量感,强化了星空与平野之间的张力关系。下句句式虽对,但月涌与大江流的逻辑关系与上句完全不同。因为江流与月涌的因果关系被颠倒,同时涌月又写成月涌,这就使月由被动位置换到主动位置,赋予“涌”字以强烈的能量感,使它变成一个能与“垂”相对应的有力度的字眼。类似这两句所描绘的宏阔景象,唐诗中多有其例。或以取境胜,如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荊门送别》)之苍茫辽阔,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之隐约缥渺;或以炼字胜,如刘长卿“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之脱胎换骨,杨凝《夜泊渭津》“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之点铁成金。但就用字的浑成有力,还是要推杜甫两句擅场。

       颈联转入身世之感,开启下半首的意脉。“名岂文章著”不是说“名声不是靠文章得来”,而是说“名声岂是文章可赢得?”是对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的传统观念的怀疑乃至否定。相对文章不朽价值的不确定,仕途以老病终结则是可以肯定的事。文学、政治的前途双重落空,人生的空虚和绝望就无法避免、难以摆脱了。杜甫感觉自己就像是天地间翻飞的一只鸥鸟,面对寥阔江天,不知将归依何处?这只鸥鸟早在诗人壮年时代就出现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当时杜甫是用“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来挥洒它的英姿,以寄托自己不羁的志节,抒发胸中豪迈的气概。曾几何时,他已丧失了那股意气,作为自身形象托喻的白鸥意象也褪去了往昔的神采,成了潦倒落魄的人生写照。那飘泊的沙鸥形象,映衬着苍茫无际的远空,说不出的孤独、迷茫和无助,这正是老诗人流落异乡、前途未卜的凄惶心态的象征。
       但话又说回来,尽管结联的沙鸥意象寄托了浓重的落魄情调,全诗整体上给人的印象还是雄浑饱满、气力充沛的。这主要得力于前四句写景的笔力,尤其是用字的精到。如果没有次句的“独”和颔联的“垂”、“涌”,绝不能营造出这么充满内在张力的诗句。而后四句,虽然由回顾身世引出悲慨失意之情,但笔力毫不颓唐衰弱,“岂”、“应”两个虚字全无犹豫之意,显示出自我认识的清醒和果决。古代诗论将这种极富表现力、能使全篇生色的字词成为“诗眼”。前人称赞杜诗的炼字,说不仅善于炼实字,尤其善于炼虚字,像“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滕王亭子》)的“犹”和“自”,“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的“自”和“空”,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前人讲此诗,多着眼于颔联写景之工和颈联包含的身世之感,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只有落实到字词的锤炼之工,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诗课]
   一、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传说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满意,将“到”改为“过”。读了几遍,还嫌不好,又改为“入”,再改为“满”。就这样换了十多个字,最后确定用“绿”字。你觉得从炼字的角度说, “绿”字比其他的字好在哪里呢?

   二、宋祁《木栏花》词:“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句,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从炼字的角度说,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三、以下这些诗句中,哪些字可视为炼字,它们对于诗的艺术表现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朓)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萧悫)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绿荫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
秋日翻荷影,晴光脆柳丝(钱起)
猎声云外响,战血雨中腥(卢纶)
隙光斜斗帐,香字冷薰笼(黄庭坚)
溪添半篙绿,山可一窗青(陆游)
窗洒侵灯雨,庭翻走叶风(高启)
   四、自己到古典诗歌中去找出10个炼字的例子,并说明理由。

原载《语文月刊》2019年第7期  


 危樯:高耸的桅杆。沙鸥:一种水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名篇《旅夜书怀》?
杜甫五律《旅夜书怀》读记
律诗的起承转合
旅夜书怀·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75首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渐入化境的诗圣,随手即是五律模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