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人物的几个出场方式

人物出场的艺术手法,是描写人物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长篇,短篇,开头的人物出场都很难,而任何作家都要遇到小说开头人物出场的难关。

人物出场之所以难,就是作者在开头不仅要给主要人物一个神似的速写,而且要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物出场艺术手法。

所以,许多著名作家都要在人物出场上苦心经营,施展本领。
 
下面再具体谈谈人物出场的几种手法。
 
一,形出:人物一出场就展现神态、动作和外貌,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

短篇小说中的孔乙已、祥林嫂、康大叔、老通宝、高洛沃伊,长篇小说中的林黛玉、夏倍上校、葛朗台、库图佐夫等都是形出的手法。

有时作者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也分别采取唱着出场,笑着出场,哭着出场和吵闹中出场。

有的为了突出人物的特征,在特定的场合下,也采用手先出,足先出,先出头或衣服先出的手法。
 
二、声出: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人物出场法。

往往通过其他人物的耳朵,或闻其出场前的笑声,或闻其出场前的哭声,或闻其出场前的话语声,

或闻其出场的吟诗声,或闻其出场的脚步声,然后见其形,使人物一出场就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例如《聊斋志异》“婴宁”中主人公就是先从王生的耳中听见笑声然后出场,因为主人公就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

《故乡》杨二嫂出场前,“我”就听见一种尖利的怪声大叫起来:“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从这话语中就可知道来者是个倚老卖老,油滑而又泼辣的人物。

王熙凤出场前,贾母、黛玉等人就听见外面传来的毫无拘束的谈话: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个人敢在贾母所在的地方大声讲话,说明了来者在贾府的特殊地位,同时,也看出这是一个善于辞令的人物。

蒲松龄在《阿霞》中写“陈生暮过荒落之墟,闻女子啼松柏间。”这是声先出,然后见人。

贾宝玉出场前,人们先听见脚步声;只听院内一阵脚步响,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如果写王夫人或袭人的一阵脚步响就很不适合。

有时人物是在打闹中出场:只听得屋内咭溜咕噜的乱响,不知是何物撒了一地。随后晴雯赶来骂道:“我看你这小蹄子往那里去!”

在古典小说中,经常是人物出场前先传出吟诗声,从诗意透露出人物的身份,素养和精神面貌。
 
三,神出:既未见其人,又未闻其声,而人物的精神面貌却蒸腾扑面,熏陶读者,犹如日未出而霞已满天。

神出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烘云托月法:《三国演义》三顾草庐一节,作者先后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虚写了他的才能,初步烘托出人物的形象。

刘备头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只遇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

这些独立的形象烘托了诸葛亮性格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实际上是描绘了卧龙的风貌。

初顾和二顾表面上看主角是刘备,然而人物的焦点却是诸葛亮。这就是说,诸葛亮本人虽然还没有出场,但实际上早已“神出”了。

鲁迅在《药》中对夏瑜的描写,实际上也是一种“神出”的艺术手法。
 
神出的第二种手法是借物引发法:蒲松龄在《细候》中写一个姓满的书生,从大街上的楼阁经过,忽然被荔枝壳打了肩头,向上一看,

原来是一个少女正凭栏俯视,作者借掉下来的荔枝壳引出了细候,“用荔杖坠肩头”,写尽了“妞态要妙”的神情。
 
神出的第三种手法是气氛渲染法:蒲松龄在<山魈》中写大鬼出场之前,极力渲染山寺内外的恐怖气氛。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忽然风声隆隆,山门作响,俄而风声渐近居庐,接着屋门自开,声音进入室内,随着就是一阵通通的靴子的巨响,最后大鬼出场了。
 
四、引出: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出场。

以《水浒》为例,林冲、杨志、鲁达三个人物,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引出的。

鲁达的出场是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由史进引出鲁达。林冲的出场是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由鲁达引出林冲。

杨志的出场是在林冲寻觅投名状的时候,由林冲引出了杨志。
 
人物怎样出场,要综合考虑人物性格所处的环境和故事展开的进程,出场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化博览
2016年中考名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逸远斋论道集:总评·阅读与写作
琵琶亭上诉衷情 4
谈写作|如何写好小说,必须从鉴赏名家经典开始
2011中考考前必做题:名著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